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夏逍遥世子 > 第十六章 砖窑建成
换源:


       熔铁炉结构复杂,而且制作需要的材料要求也高。

以大夏目前的技术,想要做出沈锦知道的那种熔铁炉,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他只能对印象里的熔铁炉进行调整简化。

思考了两天,手上光是修改的图纸就画了几十张。

终于他还是画出了自己满意的图纸。

再次让沈四把高老三叫到了别院。

沈锦拿出手里画的简易熔铁炉示意图,递给了高老三。

“你看看这个,这是本世子画的简易熔铁炉,看看能不能做出来。”

高老三接过图纸,看到图上所画,脸上神色惊奇道:“殿下,这真是您画的?”

“当然,怎么了?”

“殿下真乃神人也,以殿下的图纸,真能做出来的话,熔炼铁水必定远超官府匠作司!”高老三惊叹道。

“比不比得过官府匠作司我不在乎,关键是能不能做出来。”沈锦摆手道。

“小人愿意试一试,不过需要时间。”高老三激动道。

“好,你要多久?”沈锦微微点头问道。

“一个月,一个月之内,小人定能做出来。”高老三想了一下,然后才说道。

一个月嘛?

沈锦在心中默算了一下时间。

砖窑那边第一个窑修起来,应该得几天,然后是烧砖。

第一批砖烧出来之后,还需要放置一段时间。

大批量的生产,怎么也要一个月以后。

那个时候马三出去找的第一批人应该也差不多到了。

这样算起来的话,熔铁炉一个月做出来,倒也不耽误什么。

当下他点头道:“行吧,本世子就给你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以后,带着熔铁炉来见我,模具做得如何了?”

“回殿下,小人试着做了几个,殿下要看看吗?”高老三问道。

“不用,你做出来就行,现在最主要的事情是这熔铁炉,一定要尽快完成。”

摆了摆手,沈锦继续道:“熔铁炉做好以后,立即来向本世子禀报。”

“是,小人一定竭尽全力。”高老三抱拳道。

“很好,本世子这两天又写了些东西,等熔铁炉做好后,一并给你,到时你按照这个开始炼铁。”

“是,谢殿下。”高老三神情激动道。

先前沈锦给他写的东西,他拿回去仔细研究以后,惊为天人。

其中关于模具制造、熔铁方法以及锻造技术等等,都是从未出现过的。

高老三虽然只是乡野铁匠,但年轻时也是在官府匠作司当差过,官府匠人名录里有名的人。

所以沈锦给他写的那些东西,虽然他没有实际操作过,但一看也知道用这些方法进行锻造,打造出来的铁器,必定远超当下大夏的所有器械。

甚至就连官军兵马所用的军械,都远远比不上。

如此神物,沈锦竟然直接就那么给了他,让他拿回家去看,甚至没有提任何的要求。

简直不可思议!

要知道。

当初高老三承袭铁匠匠人户籍,到官衙匠作司当差之时,光是学习敲打的技术,就足足跟着匠作司的师父身后伺候了一年多,对方才肯教他。

而沈锦所写的东西,可要比敲打技术高深太多太多了!

对于高老三的这些心理活动沈锦并不知晓,也不在意。

他关注的,只有他需要的东西什么时候才能做出来。

别说是高老三,等熔铁炉做出来了,想提高钢铁产量,沈锦还需要大批量培养专门的钢铁工人。

到时候还会教他们更加复杂远超这个时代的工艺。

眼下这些,最多算是起步阶段的小打小闹而已。

在沈锦的规划当中,他可是要把下泽乡打造成一个颠覆这个时代的地方!

打发走高老三后,沈锦又来到了砖窑。

不得不说,下泽乡的百姓十分的淳朴,只要让他们吃饱饭,那干起活来,真是一点折扣不打。

十几个人两天的时间,就把第一个砖窑给完完整整的修了出来。

沈锦检查过一遍,大致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

赵铁汉在一旁问道:“殿下,您看着砖窑,可以不?”

沈锦道:“差不多吧,至于能不能行,还要先试试才知道。让你们去山上挖的黏土,挖来了没有?”

“回殿下,挖来了,按照您的吩咐,已经做好了一些泥砖,随时可以开始进行烧制。”赵铁汉立马回道。

“很好,那今天就开窑,先把窑烧一下,明天正式烧第一批砖出来看看。”

沈锦点头说道。

“是。”赵铁汉激动应下。

接着便招呼人,将提前准备好的柴火取来,点燃后开始烧窑炉。

新造好的砖窑,需要先烧一遍,一是提高砖窑内部的温度,二则是通过烧窑的过程,让窑炉内部更加的紧密。

因为全都是用土修起来的窑炉,强度比不上砖块垒砌,这一步就更加必不可少。

烧窑的过程需要整整一天的时间。

沈锦跟赵铁汉和吴忠说了烧窑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当然。

他知道的也只是一些大概,具体的细节还需要两人自己把控。

这也是为什么沈锦要找两人的原因。

两人本身就是窑匠,对相关的事情多少有一些经验,细节上面发现了问题,就算没有指导,也能及时进行修改调整。

否则。

就沈锦这个门外汉,光靠着记忆里一些半桶水的知识,真要把一个砖窑弄出来,再烧出合格的砖,还不知道要费多少功夫。

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顺利发展。

第三天,经过一天的烧窑,砖窑终于可是开始试验烧制第一批砖。

沈锦起了个大早,来到砖窑这边看着砖胚送进窑床。

接下来,只需等待时间的验证了。

烧砖一般需要大半天的时间。

而受技术限制,赵铁汉他们修的砖窑,内部温度达到制砖的温度需要的时间会更久一些,烧制的时间自然也就更长。

看着砖胚进了窑床,封窑以后,沈锦便打道回府。

刚刚回到别院,沈四就急匆匆的来找他禀报。

下泽乡外来了一大群的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