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在大明这个书生有点狠 > 第四章 发愤图强方公子
换源:


       方浩的意识体缓缓地从墓园之中走出,他的脸色虽然如常,但眼中的光芒却明显黯淡了许多。他默默地站在那里,感受着周围的世界,仿佛一切都变得模糊不清。

刚刚在墓园系统中的经历,对他来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震撼。文渊,那个一直陪伴着他、指导着他的存在,竟然为了让他写出优秀的八股文,拼尽了意识体残留的力量,将四书五经全部灌输到他的脑子里。方浩仿佛置身于知识的海洋中,无尽的经典文献如同潮水般涌来,让他应接不暇。

这一刻,方浩仿佛被一座巨大的山峰压得喘不过气来。他知道,自己拥有了前所未有的知识储备,但这也意味着他肩负了更加沉重的责任和期望。

“我能够辜负文渊的期望吗?”方浩在心中反复地问自己。他知道,文渊对他的期望非常高,希望他能够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为家族争光。但是,科举考试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储备,更需要灵活的思维和敏锐的洞察力。方浩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做到这一切,他害怕自己会让文渊失望。

同时,方浩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他知道,自己虽然拥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能够轻松地应对科举考试。

文渊的意识体在那一刻消散,他的声音、他的笑容、他的一切,都随着那股巨大的知识洪流消失在方浩的意识深处。方浩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悲伤。

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他知道,自己现在拥有了前所未有的知识储备,但这也意味着他肩负了更加沉重的责任和期望。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辜负文渊的期望,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方浩将自己关在书房里。他开始整理文渊留给他的知识财富,将四书五经中的内容逐一梳理、消化。他知道,这个过程会非常艰难和漫长,但他也明白这是自己成长的必经之路。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方浩的变化让所有人都为之惊讶。他仿佛脱胎换骨,成为了一个全新的人,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房间时,方浩已经坐在书桌前,开始了他的学习之旅。他不再像过去那样赖床,也不再拖延时间。他明白,时间对于他来说是非常宝贵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值得珍惜。

他开始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按照时间节点安排自己的学习内容。从早晨到深夜,他的时间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他阅读着四书五经,逐字逐句地品味其中的深意;他背诵着经典文章,一遍又一遍地锤炼自己的记忆力和表达能力;他思考着各种问题,试图用所学的知识来寻找答案。

方浩的学习态度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不再像以前那样浮躁和散漫,而是变得沉稳和专注。他能够连续几个小时坐在书桌前,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影响。他的思维变得更加敏锐和清晰,能够迅速地抓住问题的本质和要点。

然而,尽管方浩的生活变得单调,但他的心中却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他知道自己正在为未来的科举考试做着充分的准备,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就一定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他想象着自己站在科举考试的殿堂上,用自己的才华和智慧征服所有的考官和观众,为自己和家族争光。

方浩在投身于学习的日子里,并非一帆风顺。困难和挫折如同暗礁,不时地出现在他前进的道路上,试图阻止他继续前行。

有时,他会因为某个复杂的破题问题而彻夜难眠,即使反复研读、思考,也找不到答案的踪迹。那些原本清晰明了的文字,此刻却仿佛变得模糊起来,让人捉摸不透。每当这时,方浩都会感到一种深深的挫败感,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

更有时候,他会因为长时间的紧张学习而感到身心疲惫。每当夜幕降临,他躺在床上,却久久不能入眠。他的身体仿佛被抽干了所有的力气,连动弹一下都变得异常困难。那种无尽的疲惫感,让他几乎想要放弃。

但是,每当这个时候,方浩都会想起文渊对他的期望和信任。那个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他的存在,为了让他写出优秀的八股文,竟然拼尽了意识体残留的力量,将四书五经的全部内容灌输到他的脑海中。方浩知道,自己不能辜负文渊的期望,也不能让自己的努力付诸东流。

在方浩的学习旅程中,他逐渐认识到,闭门造车并非最佳的学习方式。相反,与他人的交流与探讨,往往能带来新的启发和思考。于是,他决定向身边的人寻求帮助和支持,这其中,他最亲近的伯父方清成为了他的首选。

方浩知道,伯父方清在八股文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他不仅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且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八股文的研究与传授。因此,方浩决定向伯父请教,希望能得到他的指点和建议。

在给伯父的信中,方浩详细描述了自己在学习八股文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他坦诚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同时也虚心地请教伯父的看法和建议。

在给伯父的信中,方浩的字迹工整而有力,每一个字都透露着他的认真与期待。他详细地描述了自己在学习八股文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仿佛想要将内心的所有疑惑都倾诉给伯父。

“伯父大人安好,侄儿方浩此信,是希望能得到您的指点。近日,侄儿在研习八股文时,深感其博大精深,但也遇到了不少难题。”方浩在信的开头,便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自己的来意。

接着,他详细地列举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在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时,他常常感到捉襟见肘,难以捉摸作者的真正意图。又如,在构建文章的框架和逻辑时,他时常感到力不从心,难以做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在描述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方浩并没有掩饰自己的困惑和迷茫。他坦诚地承认自己的不足,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学习的渴望和热情。“侄儿深知自己在八股文方面还有许多不足,但我相信只要用心去学、努力去做,就一定能够取得进步。”他在信中写道。

在信的末尾,方浩虚心地向伯父请教。“侄儿在此恳请伯父大人不吝赐教,给予侄儿一些宝贵的建议和指导。您的经验和智慧对侄儿来说是无价之宝,侄儿定将铭记在心、感激不尽。”他的言辞诚恳而谦卑

伯父方清在收到信后,非常认真地阅读了方浩的来信。他对方浩在八股文方面的才华表示了高度的赞赏,认为一个12岁的孩子能够达到如此水平,实属不易。同时,他也针对方浩提出的问题和困惑,给出了详细的解答和建议。

在回信中,伯父方清鼓励方浩继续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和努力,同时也提醒他不要过于追求表面的华丽和技巧,而忽略了文章的内在逻辑和思想深度。他建议方浩多读经典之作,深入理解古代先贤的思想和智慧,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八股文的精髓。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