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芸眼里,连载的射雕已经是写到郭靖初识黄蓉那一折。
短短千多字。
郭靖的憨厚大度。
黄蓉的娇俏可爱。
真的是字字珠玑,人物跃然纸上。
这时代的文人小说,过雅。
民间话本,过俗。
射雕正处于两者之间,侠客的侠气,江湖儿女经历的丰富多彩,加上描述水准确实是文白相间,文字精采之至。
可以说在这个时代就是降维打击。
贾芸一眼看入迷了,一点也不奇怪。
等贾芸抬起头来,倪二早走了。
朱明义几个倒是等着,弄的贾芸老大不好意思。
“无妨无妨。”朱明义笑道:“倪二哥走时笑着说,看芸哥儿这样子,张记书局怕是真能做成报纸这事……我留下就是想和芸哥儿说一声,此后报纸也算你一份,每天给你送。”
“这个,在下……”
“芸哥儿放心,报纸一个月后才收钱。”
“到时候在下还是订不起,现在取,反是故意讨这个便宜,不合在下的家教。”
贾芸的家教是极好的。
此后哪怕一份报纸只收一文钱,贾芸自忖也订不起。
一个月几十文钱,够家里买好几斤米了,只为看个闲书,贾芸不会这么不懂事。
贾芸家也是真困难。
现在贾芸还没有差事,家里一切使费靠族里分的钱粮,还有母亲做手工赚的钱。
贾家兴造大观园,贾芸想弄个差事,要贿赂凤姐儿,银子还是找倪二借的。
可见是一点家底没有的。
贾芸是不会拿一个月几十文来订报纸。
虽然万分舍不得。
很想知道郭靖和黄蓉的下文如何。
“芸哥儿,”朱明义笑道:“我看你对报纸有兴趣,你不妨去西街找张记书局,张东主正在请识字的先生当什么编辑,你好歹是贾家族学里学了快十年了,这个编辑还不是手到擒来?”
朱明义一伙,看来是真被张煊收服了。
多日下来,每天给他们结算工钱。
一文不差。
这帮人做事也越来越上心。
谁都想这差事能做长久。
这年头在帮里混的,绝大多数就是生活无着的贫民。
能有正经收入,谁还想当泼皮无赖?
张煊招人,朱明义立刻推荐贾芸去应聘。
在朱明义看来,贾芸守礼懂事,一看也温文儒雅,肯定够格了。
而且还是贾家的人,就算是疏宗,店铺里有大家族的人多少有些好处。
总不是街头混混或官府衙役之流的小人物能随意欺负的。
倪二在水脚帮算堂主级别的人物了,对贾芸还不是客客气气的。
没贾家族人身份,光一个邻居哪有这么大脸面?
贾芸也是心动了,家境困难,有赚钱的门路当然是好事。
又不是做什么作奸犯科之事。
到书局谋事,传到族里也不丢人。
就是不知道薪俸多不多?
族长贾珍到年底会给族人发钱粮补贴。
平时也定期发粮。
若是族人有了事做,这笔补贴就停了。
书局的差事,要是不比族里发的多很多,那就不值得了。
不过,到正阳西街也不远,走一趟也不要本钱。
贾芸本人也是对写出射雕的张煊极为好奇,很想当面看看,这位是何模样的人物。
想来定是温文儒雅,类似大儒式的奇人了。
……
“奇人”张煊正咧着大嘴,乐不可支。
报纸免费派送二十天不到,射雕的销量已经直线上升。
“东主,今天的销量是四百零一册,正好是八百零二两银子。再去掉报纸雕版费和人工费,还有朱明义等人的工钱,尚余三百一十余两,整银已经替您兑成银票,碎银放在铺子的钱柜之中。这是账簿,您核对一下。”
新雇来的帐房老蔡蔡德让,算盘珠子拨弄了一通,帐目,存银,兑换银票,都是做的相当老练纯熟。
张煊查了一下,并无错误,便是笑着把账簿交给老蔡。
张煊用人,考察监督和制度必不可免。
不要去考验人性。
下一步还会专门雇个人管现银。
老蔡管帐,但不沾银钱。
有专人管银子,但不管帐。
另外,雇佣帐房只是第一步,下面张煊还要雇几个掌柜,有人负责店面,有人负责管理雕版抄书,还有人负责报纸发送等等。
到目前为止,两千册的射雕第一集和第二集基本上卖完。
去掉四百多两的成本,净赚是三千六百余两。
当然,还要去掉发行报纸用掉的近二百两。
就算这样,也是赚了三千四百两左右。
这一番折腾,买书局的钱都赚回来了。
四周的书局店铺的东主们无不眼红之至。
但射雕现在是连载。
注明了是张记书局独家发行。
还有报纸帮着宣传。
各家有心刻版跟着印,但又不知道第三集和第四集在哪。
要是张煊停一阵,只在报纸发行,他们就得亏到姥姥家了。
一开始张煊署名和标记地址,还有发行报纸,就是防着这一手。
冷子兴知道了,对张煊的心计和商业手段,也是敬服不已。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