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臂之后是右臂。
两条胳膊匀称了,他拿起铁耙开始翻土整田。
火焰把原本就干燥的秋日田土给烤得更干。
还好,枯草容易点燃,烧得很快,只是失了点水。
如果火焰太大,土会被烤得板结。
土地一旦板结,那就不适合再耕种了。
农田栽种一段时间后,由于植物根系的紧抓,和浇水导致的土质下沉,都会让在结束耕种后,土壤变得紧绷,且上层土壤营养匮乏。
松土的目的,一个是打松土壤,另一个是把下层营养翻上来。
植物根系能够深入程度有限,通常是一尺。
所以松土,也得下耕一尺左右。
实际上这却是不对的。
一尺三十三厘米,一铁耙或一锄头下去,也才十几公分。
同一地方扎两下,非常耗费力气。
苏煋一个人耕十亩田,如果扎两下,相当于耕二十亩。
这完全没必要。
再则,这样耕种,植物会很密集。
所以在松土完成后,要按照每半米四十公分左右,对左右松土往中间扒拉。
形成一条土堆,这样松土堆高,往下便有一尺深度。
苏煋以前没怎么种过田,可在村里为了吃百家饭,帮过人不少忙。
一些基础道理还是懂的。
苏煋提着铁耙走到耕地边上,只觉土地之上一片哄热。
站着,进入冥想状态。
精神力涌入天灵,再涌出,很快进入了真视状态。
目中所见,土地黄色斑驳,土地之上,弥散红色星星点点。
空气中还残留着大量火元素。
真视状态下能够看到多少元素,就是理论上可以调动元素总量。
调动多久,依靠精神储量。
调动多少,依靠精神强度。
虽然能够看到很多……
但以苏煋眼下精神强度,也就只能聚拢那么几团。
《术式基础》上说,土元素和水元素在耕种领域有突出表现。
书上建议用元素操控来帮助种田。
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
整个农田这么大,苏煋一次性能操控的土也就三斤。
一铁耙下去,锛出的土有两斤。
但是,松土是把底下的土往上翻。
用操控土的方法往上翻,松个三斤土,得花十秒。
十秒,什么概念?苏煋至少可以挥三、四次铁耙。
这不纯粹是耽误事么——起初,苏煋就是这么想的。
可他转念一想。
术校再怎么脑残,也不至于把初来乍到的少年,扔在这样的地方。
让他一次性耕完所有地,还只给两个馒头。
万一少年跑了,或者死了,以后名声坏了,谁还愿意?
时间长了,闹得多了,只怕术校招笼人才也会受影响。
全大陆,术校不止芦藜一家。
互相之间有竞争。
有竞争就有制衡。
上头还有帝国看着。
所以说一千道一万,有些信息可以从头整理下了。
首先,执行官把他扔这里时,只说耕田,没说耕多少。
既然说了每月都会有人来评分给物资。
就说明这里头是有标准的。
这个标准没说,但也能推测一二。
村里种的是水稻。
但不管如何,一个人通常每年消耗四百斤粮食。
这里生产力落后,麦田亩产通常在四百斤左右。
地力强的,可以到五六百斤,但毕竟那是少数。
学校派遣的执行官肯定是根据盈亏来算的。
一个人如果最终能够实现亩产四百斤,那么就是平账。
如果实现五百斤,甚至更多,学校给四百斤粮食,就是盈利。
但除了粮食之外,肯定还有别的生活用品。
这么来算,一个人平账价值应该在两亩地左右。
苏煋只要耕三亩地,就能实现高评分。
“一天耕完一亩地,在粮食充足情况下还是可以的。”
“村里一般农民,一天都能两亩地。”
“可现在术校只给两个馒头,为什么要这么做?”
“难道,这也是一种考验么?”
九月到十月,最晚十月中旬之前,一定要开垦好土地并且落种。
这样才能在来年四五月收获冬小麦。
现在九月初。
按照时间推算,十月中旬前耕完十亩地都完全可行。
问题有三个。
一个,缺少种子。
第二个,年少,力气小。
最后,没食物。
综合眼下这些条件,苏煋冷静了下来。
有一个猜测,他确信了。
“既然这样,那就得好好把这地给耕了。”
苏煋好像看到了某种希望。
他在田头扬起铁耙下挥扎下。
铿……
耙钉摩擦泥土,声音铿锵。
上翘耙杆,把土块崛起。
操控精神力,指向土块。
啪……
土块散开。
苏煋又扬起铁耙落下,再锛出块土。
再度用精神力操控土块打散。
如此往复七八遍后,苏煋慢慢对耕土有了一定了解。
他蹲下来,手按照地面。
直接与土元素接触,那种感受仿佛融为一体。
这就是亲和力所带来的体验。
当他微微把手往上抬起时,手下土地开始朝上隆起。
又往上抬一点,隆起部分裂开。
再往上抬一点,裂开变得越来越多,裂缝变得越来越密。
噗……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