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四合院:准备出国,捡到沈默 > 第二章 一大爷介绍工作
换源:


       一大爷易忠海皱眉。

“铭成还没起来?”

刘海中:“他要能起,那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易忠海沉思。

“这孩子...大学是没读完,可上了两年半,怎么说也算半个大学生。”

说着,易忠海叹了口气:“老刘啊,你还是去劝劝铭成,现在高中毕业外面可是都抢着要呢。

整天呆在家不要紧,可脑子这东西,成天不用,时间长就会废了。

再聪明的人都能给躺傻,他才二十岁啊,多可惜!”

易忠海一副惋惜模样,仿佛在说自家孩子一般。

刘海中闻言不屑:“我看他八成就是脑子不好使,才给大学开除的,上大学又怎么样?

现在大学生算个屁啊!”

“就我手底下,没十个也有八个,来了个个都是学徒工,没一个脑子灵光的!”

易忠海心道,你手底下的大学生是什么野路子,你自己不知道?

李铭成再怎么说也是南锣鼓巷第一个考上清北大学的人。

在当初高考中榜时,引起了不小轰动,甚至连街道主任亲自过来探望嘉奖。

虽说是没念完,但哪怕念了一半,也要比普通的大专生强的多!

“你去叫叫铭成,其他的先不说,先去把粮食给买了,省的过冬没有饭吃。”

刘海中:“我不去!”

二大爷果断拒绝,言辞激厉。

“那小子能听我的才怪!

按理说我也是这个院的二大爷,他可倒好,见了我,连个招呼都不打,他眼里还有我这个二大爷嘛?还有,我给你说...”

“行行行了,甭给这扯没用的了。”

易忠海不耐烦摆了摆手。

“你不去我去,我去行吧。”

一大爷不想再废话,从一大妈手里拿过一小袋粮食,走进大院。

李家和刘家都住在后院,难免有摩擦。

老一辈之间结过不小梁子,自那以后刘海中一直对李铭成有成见。

不过,都过去这么多年了,老李家现在就剩一个独苗。

刘海中还能因为当年一点事揪着人家孙子不放。

其心胸可见一般!

易忠海没走两步,骤然间停下,想起什么似的回头。

“他二大爷,我说你这肚子也该收一收了,就这两袋粮食,你还叫弟妹带回来...不像话!”

说罢,他哼了一声扭头就走。

刘海中在后头急了:“嘿!什么叫我肚子收一收?我可是从供销社背到巷子口,这是刚歇一会,就被你逮到说!

诶老易,你别走,把话说清楚喽!”

易忠海自顾自走,没有再理刘海中。

二大妈拉住刘海中的胳膊安抚:“行了,人都走了,你还说个啥。”

刘海中气得直摆手:“这个老易,以前李老太在的时候,怎么没见他这么关心,现在成孤儿了,隔三差五的送米送面...”

二大妈也泛起嘀咕。

街里街坊的,大家都是明白人。

易忠海无儿无女的。

他心里在打什么算盘,明眼人都能猜到。

...

后院李家。

此时。

李铭成正在系统空间中,进行电路实验。

目前,他已经可以初步模拟集成电路。

而彼时的种花家,还在苦苦挣扎于二极管的研究。

哪怕做成的二极管,也只能适用于收音机这种简单的电器。

集成电路这项技术,在种花家十五年之后才有所成就。

至于鹰酱列强国,已经彻底掌握。

甚至已经可以慢慢应用到电子产品上面。

六七十年代的种花家,可以说半导体领域,全面落后世界列强。

...

‘咚咚咚’

听到门外传来敲门声,李铭成手中停止实验,旋即便从系统空间出来,去开门。

“别敲了,来了来了。”

开门后,只见易忠海那不耐烦神色骤然消失,脸上倏然出现一副和蔼可亲的模样。

“铭成啊,怎么才起,一大爷过来给你来送粮食来了。”

李铭成看了看他手中拎着的一小包玉米面,心里嘀咕了一句,也没多问,打了个哈切。

“是一大爷啊,我以为谁呢,这会刚睡醒,进来坐吧一大爷。”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

粮食虽然不会收,但李铭成不会让对方觉得没礼数,省的日后,在对方口中落下个不尊老爱幼的骂名。

胎穿二十年,李铭成太了解这四合院这群人的秉性了。

就拿院里三大爷来说。

一大爷明面上道德榜样,其实只是以自己的利益为主。

二大爷纯官迷,只为了得到权利的尊重。

三大爷精打细算,虽说不做缺德事,但处处算计,多少有些势力眼。

可以说院里这几个大爷,李铭成没一个有好感的。

易忠海听闻这话,倍感亲切,而见到对方蓬头垢面,一副颓废样子,心里更是乐开了花。

“铭成啊,不是一大爷说你,你这作息是该改改了,都这个点了还在睡觉,太不像话了。”

李铭成无奈点头,没有解释,给对方倒了一杯水。

易忠海喝着茶,嘴里还在不停用教育的口吻说着。

这种感觉,放佛在教育自家孩子一般。

他心里既满足,又期冀。

李铭成高大帅气,脑瓜还聪明。

如果他易忠海真能有个这种儿子,哪怕现在废物点。

可带出去也是倍有面子啊!

“话说回来,一大爷今天来也不光是给你送粮食。”

易忠海喝着茶,眼中露出精光,“铭成啊,你这从学校退学了,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李铭成眨了眨眼。

被这话问的有点莫名其妙。

他这三个月来为了模拟集成电路,天天闭门不出,完全不知道院外的事情。

殊不知,在院里这群人眼中,他李铭成已经是认定,被清北大学给退学了。

易忠海看着对方茫然的眼神,心里暗暗点头。

“没事,不知道干什么也正常,一大爷也是从这个年纪走过来的。”

“这样吧,你要想不到干什么,一大爷倒是能给你出个主意。”

易忠海笑着说:“咱们红星轧钢厂知道吧,往年多少人挤破脑袋都进不来,但今年可不一样!

厂子扩招了,还有一些普通岗位名额,这机会可不是年年有。”

“铭成啊,一大爷在厂子干了这么多年,认识不少人,你要想进来,到时候一大爷也能帮你说道说道。”

话说完,易忠海饱含深意的看向李铭成。

他这么做显然是有着自己的目的。

如果李铭成承了这个人情,那依照易忠海对他的了解。

李铭成知恩图报,日后必然会对他百般顺从。

到时候进了厂子,再随便找个理由把对方框到自己身边,那样就彻底捆绑住俩人的关系。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这落到最后,还不等于白捡个大儿子?

想到这,多年老绝户易忠海,心里说不出的激动。

......

当然。

事往往不与人愿。

李铭成看着他这副神情,又听完这番话,内心却是十分无语。

他也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原来。

一大爷是好心给他介绍工作来了?

可他压根就没有被学校退学啊!

反而,李铭成是要作为清北大学和麻省理工的优秀交换生,要前往鹰酱去交换学习。

这段时间在家休学,也是在等托福考试和为了出国做准备。

而且,就算李铭成真被退学要找工作,也不会进轧钢厂办公。

李铭成的祖上是中医世家,爷爷奶奶都是部队军医。

父母和哥哥姐姐都牺牲在战场上。

战争结束后,家人都被追认了烈士,同仁堂还给爷爷奶奶安排了职位就岗。

而随着李铭成的慢慢长大,这对七十多岁的老夫妻也相继病逝。

李铭成就此成了孤儿。

街道和医院考虑到他的情况,特意给李铭成保留了同仁堂医师的岗位。

只要他想,随时可以去四九城的百年字号医院上班!

有这样的条件。

还用的着他易忠海好心帮忙?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