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则是被马皇后带到坤宁宫去,到了坤宁宫后,马皇后对朱雄英说道“你自己去玩吧,奶奶去织布去。”
说完不待朱雄英回话,就走到偏殿去织布。马皇后跟着朱元璋,一生勤俭节约,再加上明朝刚立,宫里花销有大,因此她就在偏殿放了一台织布机,空闲了就去织布,朱元璋龙袍里面穿的衣服和平时的常服基本都是马皇后所做。
看着离去的马皇后,朱雄英脑子灵光一闪,快步走向一旁的书房,关上门后,吩咐跟着的太监守住门口,拿出纸和笔开始写写画画起来。
原来,看到马皇后要去织布,于是朱雄英准备剽窃英国珍妮纺纱机,珍妮纺纱机使手摇纺车从一人纺一、两个锭子,增加为一人同时纺织8到18个锭子。这主要是由于珍妮纺织机采用锭子牵伸的方法。与走锭细纱机不同之处,在于它的锭子不走动,而其粗纱的控制机构则往返移动,它使纺织工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这样的话,既可以告诉朱元璋是因为心疼马皇后而研发出来,也可以建厂并将纺出来的纱卖给普通百姓,因为效率的增加,势必导致成本的降低,成本的降低代表着大量普通的老百姓能够穿得起衣服。
要知道明初的时候,因为秩序刚刚建立,故百姓穷困不已,缺粮缺钱缺盐缺衣,什么都缺,有的孩子多百姓家中因为买不起衣服,白天是不得不让有的孩子躺在床上不下床。
终于,画了一下午,好不容易才将珍妮纺纱机画了个大概草图,当然主要也是因为朱雄英前世与今生都没有什么绘画的基础。
刚刚伸个懒腰,紧闭的书房门就被朱元璋从外打开,边走边喊道“臭小子,干啥呢?一下午不出来。”
原来是朱元璋处理完朝政后,过来找朱雄英来。结果一问,小太监说是朱雄英在书房待了一下午,立马赶了过来。
“爷爷,你来的正好,给你看个好东西。”边说着,朱雄英便拿着自己的画的图纸给朱元璋看。
结果图纸后,朱元璋是左看右看也看不明白,索性问道“大孙,这是啥玩意?咱咋就看不明白。”
“爷爷,这个是纺纱机,可厉害了,这个纺纱机纺纱的效率是原来纺纱机的十倍左右。你说我厉害不。”
朱雄英说完一脸骄傲的看着朱元璋,一副等待表扬的模样。朱雄英为了不让朱元璋怀疑自己已经不是历史上的朱雄英,不得不经常做出一些符合年龄的表现。
谁知等来的不是表扬,而是朱元璋的质问“谁让你研究这些东西的,士农工商,你研究一个工匠的东西干什么,一天天不好好读书,净是瞎研究,是不是想挨揍了。”
朱元璋很是生气,这要是换成自己的儿子,肯定少不了一顿鞋底炒屁股,不过对于朱雄英,虽然他不高兴,但是也不舍得动手打自己的大孙。
在朱元璋看来,朱雄英就应该好好的跟老师学习,学习如何做一个优秀的皇帝,而不是去做一个匠人,士农工商,四个阶层,其实朱元璋喜欢的只有农,因为他也是农民出身。
而对于士人,要不是因为要靠着他们来治理天下,不然朱元璋必然会把农放在首位,而工匠的地位仅比商人高上一点,因此也可以看出朱元璋对匠人的不重视,结果现在自己的大孙,将来的大明帝王竟然在研究工匠,这让朱元璋如何让不生气。
看着发怒的朱元璋,一般人早都吓得瑟瑟发抖,谁知朱雄英竟然伸手扯了扯朱元璋的嘴巴,看的旁边的太监是心惊肉跳的。
“生气啥呢,笑一个,生气了对身体不好。”朱雄英笑嘻嘻的说。
“别嬉皮笑脸的,小心咱揍你。”朱元璋也是对这个大孙无奈了,隔辈亲无论在哪里都是必杀技。
“爷爷,你看我奶奶身为一国皇后,动不动还要纺线制衣,你不觉得心疼吗?你要是不心疼,我还心疼呢。”朱雄英一脸正色的说。
“心疼啥呢?”外面突然传来声音,原来是马皇后也找了过来。
朱元璋赶紧准备开口,结果就发现,刚才还在他旁边的朱雄英已经往门口蹿去,到了门口,拉着刚进门的马皇后说“奶奶,刚才爷爷他不心疼你,我心疼你。”
朱元璋的血压是噌噌上涨,他就知道,朱雄英这臭小子会先告状的。
“奶奶你看,我看你平时纺线太累了,我就想着发明一个纺线快的,这样你就不会受累了,而且还能多陪陪爷爷,结果爷爷就开始训我,说我玩弄奇淫技巧。”
边说着,朱雄英拿过朱元璋手里的图纸,递给马皇后“奶奶,你看,有了这个,你防线的速度会增加10倍以上。”
马皇后常年防线制衣,看起图纸来明显比朱元璋强很多“大孙,这个真是你想出来的?”
“是啊,为了这个,还挨了爷爷的训。”朱雄英是时时不忘给朱元璋挖坑,他可是太喜欢看千古一帝在自家媳妇面前有苦难言的。
“大妹子,你看雄英的这个行不行?”朱元璋赶紧转移话题,他可不想被马皇后收拾。
马皇后白了朱元璋一眼道“我看啊,雄英的这个纺纱机确实不错,以前一次只能一、两个锭子,现在一次能纺十几个锭子。要我说啊,雄英这次立了大功了。”
“立了大功?不至于吧,不就是个纺织机么。”朱元璋撇了撇嘴。
朱元璋平时关心的主要是百姓能不能吃饱饭,很少注意到衣服上面,因此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马皇后立马向朱元璋解释起来“以这个纺织机的速度,就可以让大部分的人有衣服穿,冬天的时候也就不会那么冷了。你说是不是大功啊。”
朱雄英这时候又开口了“爷爷,我有一个想法,我们可以建一个纺织厂,这次胡惟庸案不是牵连不少人,既然准备让里面的士子去帮着父亲编著字典,这些人的家眷及其他人不如放到纺织厂里给咱免费干活。让他们来纺织出更多的纱来,我们再把这些纱便宜卖给老百姓,卖来的钱财你还可以用来养活军队,或者补贴宫里,岂不是一举数得。”
朱元璋听着前面是无动于衷,但是听到可以便宜卖给百姓,那是高兴不已,再听说可以养活军队,内心基本已是认可,毕竟朱元璋一想起来前段时间拖欠的军费来就是头疼不已。
大明朝开国以来经济一直不好,对于官员得俸禄不但定的极低,而且还经常拖欠俸禄,而朱元璋又是极为讨厌贪污之人,所以后世就有人说自古以来,在洪武朝得官员是最难的。
“好,不错,那这件事情就这样定了,说着拿着图纸就准备走。”朱元璋一锤定音的说。
“别急啊,爷爷,我想负责这个事情,也能给你和父亲分担。”朱雄英一脸正经的说。
“你?”朱元璋一脸难以置信的说。
“你才多大,不行不行。”
“古有甘罗12岁为使,成功后拜相。我都没做过,你咋就知道我不行了,而且这个纺纱机是我发明的,你就不怕别人搞不明白?再说了我做错了不还是有你和父亲在后面收拾烂摊子么。”朱雄英开始还算正经,说着说着就跑偏了。
“重八,我觉得大孙说的对,试试总没啥,成了最好,不成了不还是有你在后面兜着。”
马皇后也开口帮腔道。
“行吧,那就交给你了,不过你先想想准备咋做这个事情,到时候给咱先说下,咱参考过了再做好吧。”朱元璋也是无奈的开口同意,不过如果能借此机会锻炼下朱雄英也是不错的。
“谢陛下。”朱雄英顽皮的行了一礼。
“起来,你这个臭小子。”朱元璋笑着骂道。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