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雅宋 > 第四章 宋齐梁字青云
换源:


       夏风吹袭,吹拂池塘荷叶,南方的夏天温热,站在梧桐树下,一身青衫飘荡的宋齐梁似乎真的融入了这个时代。

送走庐州城的三位大师后,狭小的庭院也安静下来,宋齐梁也是松了口气,端坐在长椅上,细细思量着未来的日子该如何度过,虽然很多事用现代科学都基本上解释的通,但细想起来依旧觉得不可思议。

又或者冥冥之中自有安排,既然自己能够机缘巧合之下来到这个时代,说不定真的能够做些什么,回想起千年之后的自己,也是浑浑噩噩度日,身无功名的普通人。

在繁华盛世当个普通人是大多数人的心愿,安稳平淡度过一生看似简单,却是件锻炼人心境的苦差事,在不追求物质质量的情况下,精神上最是容易自我否定。

宋齐梁先前再和李若曦的交谈中,对宋府也算有了个初步的了解,宋齐梁的生父,也就是庐州知州宋衍也算是个饱读诗书的知识分子,后周年间世宗皇帝曾立下宏愿,“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以至于在世宗在位时,武将的地位要远高读书人。

宋衍作为一个读书人,一不懂带兵打仗,二不会出谋划策,导致很长一段时间只能出任偏远小县的县官,在第一个“三十年计划”如火如荼的进行时,显德六年,这位励志大一统的皇帝突发疾病离世了,紧接着就是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天下再次大变……

不过幸运的是,宋衍从籍籍无名之辈,一路升官做到了庐州知州的位置上。也受益于在偏远小县当县官的那几年,让一向自诩“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宋衍对这个世界有个新的认知。

所以他才会善待百姓,与人和善,才成为这个时代的宋齐梁口中“除了对家里人严厉,对谁都慈眉善目”的样子。

晚风吹袭,又是一阵花香。

身旁的李若曦捧着脑袋还再回味着那首词,年仅十五岁的少女抿着嘴偷笑,心中也是极为开心,那首词写的明明就是自己嘛,心中暗道:“齐梁哥哥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有才学了?”

宋齐梁站起身子,伸了个懒腰,这副身躯似乎比想象中的要好用一些,虽然现在伤痕累累,不过他也不在意了,经历过死亡的他突然觉得,活着可真好!

送走了空大师的明月此时也回到了小院内,身后站着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中年男人双手负后,不怒自威,眼睛直勾勾地朝着宋齐梁望去。

丫鬟明月微微施礼,站在一侧,低着头不敢言语。

此时还沉浸在回忆过往中的宋齐梁丝毫没有注意到身后的两人,倒是李若曦那丫头的一句“宋伯父”将他从回忆中拉回。

宋齐梁转身看向不远处的两人,丫鬟明月他是认识的,倒是身旁的中年男子却是有些陌生。

听着李若曦的口中的“宋伯父”,他大概也是猜到了,站在面前的不是别人,正是这个时代宋齐梁的父亲,宋衍。

宋衍面带笑意地向李若曦招了招手,笑容和蔼,俨然换了副面孔一般。

这个当年自己结拜兄弟的独女,已然是长大成人了,不过想想要嫁给自己不争气的儿子,心中就不免气愤,要不是这不争气的儿子在外面惹事生非,自己也不会狠下心将他禁足在这小院里,更不会从树上跌落下来摔坏了脑子。

回到府中后,先是听到了小相国寺了空大师对自己儿子一番褒奖,称他年少有为,将来定能成就一番事业,再到后来从正在拜佛诵经的大夫人王氏口中得知儿子失忆症的事,心中也是有些捉摸不定。

不过龙生龙,凤生凤,自己的儿子他这个做老子的心里还是有点数的,只要他老老实实的,不在庐州城里惹事,他就烧香拜佛了。

李若曦站起身,搀扶着宋齐梁向着院门前走去,宋衍见到他一瘸一拐的模样心里的火也是消了大半,这才让明月去帮着搀扶。

宋齐梁左拥右抱,十五岁的李若曦活泼可爱,身旁与她年纪差不多大的明月温柔体贴,宋齐梁老脸一红,心中暗道:“怪不得古人动不动就三妻四妾,原来是这种感觉啊!”

走到宋衍身前,宋齐梁弯腰施礼,轻声道:“见过父亲大人!”

话音刚落,他就明显感觉到身旁两位女子身子微微一颤,抬起头看向身前的中年男子。

那鬓角生有几缕白发的中年男子一脸惊愕表情,不解地看向一旁的明月,“这……这真的是我儿子?”

明月一脸地尴尬,双手挽在宋齐梁左手上,低头轻声道:“老爷,真的是少爷!”

李若曦似乎明白了宋衍的惊愕,一向顽劣的齐梁哥哥何时变的如此懂得礼数了,她捂嘴笑道:“伯父,真的是齐梁哥哥,他刚刚还作了一首词呢,齐梁哥哥真厉害!”

“作词?”

宋衍看向一身青衫的宋齐梁,揉了揉眼睛,两只带有皱纹的大手摁在他的肩膀上,大惊道:“真的是我的儿子啊,难道老天爷开眼了?”

此时的宋齐梁也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感情以前那小子是个连爹都不叫纨绔子弟。

自己虽然不想再认一个爹,但占用这副身躯,寄人屋檐下,哪能不低头?不得已而为之罢了,都是人情世故。

宋齐梁松开两人的手,弯腰拱手道:“父亲,正是不孝子宋齐梁,碌碌无为了二十载,也算是愧对父母的养育之恩了,孩儿在睡梦中游历西天极乐世界,得佛主点化,今日才幡然醒悟,只是往日之事已然记不清了!”

“青云,你真的在梦中游历了极乐世界?”

宋齐梁这才知道,原来宋齐梁字青云,宋青云听起来倒也不错,平步青云嘛。

“是,孩儿也与小相国寺的了空大师约好,待空闲之日,亲去小相国寺谈论佛法。”

宋衍难以平复喜悦之情,双手合十,向上天跪拜,激动道:老天有眼啊,想我宋衍这一辈子,就这么一个顽劣小儿,还能受佛主点化,真是佛祖显灵啊!”

站起身的宋衍双手搀在宋齐梁的肩膀下,对着身旁的明月说道:“明月,快去让后厨准备几道少爷爱吃的菜,老爷我今日要不醉不休!”

宋齐梁一阵苦笑,在名义上的亲爹宋衍的搀扶下出了院子。

第一次走出院子的宋齐梁有些惊讶宋府的院落之大,自己所在的那个幽静院落不过是冰山一角,走出数个院子后,才真正走进了前院。

一路上丫鬟仆人众多,见到他后,都恭恭敬敬地施礼,让他有些不自在,后来想想,自己现在是庐州知州的儿子,多多少少也是有些身份的人,这才没放在心上。

酉时末。

天色昏暗,东跨院的厅堂里却是灯火通明,高挂门房上面红灯笼烛光闪烁,光是看着就觉得喜庆。

厅堂里的圆桌上,宋衍坐在主位上,满面红光,菜还未上齐,自顾自地喝着酒,在府中一向严苛的宋大人今日心情也特别好,加上门外一排排的红灯笼,外人看到还以为是知州大人要纳第五房小妾。

反倒是宋齐梁的生母王氏却是满脸愁容,一手捻着佛珠,目光却是看向了宋齐梁,这个经历了十月怀胎生下的骨肉如今连自己的母亲都记不得了,别人或许不在意,但是她在意。

一旁的宋齐梁完全没注意到王氏的举动,从醒来到现在的几个时辰里滴水未进,此时已经饿得饥肠辘辘。

回想起李若曦之前的话,宋齐梁伸出右手扯了扯李若曦的衣袖,低声问道:“若曦妹子,不是说父亲有三房妾室吗?怎么如今家宴没有她们身影?”

李若曦身子稍稍向着宋齐梁身边靠了靠,衣衫中散发出的女子清香让宋齐梁有些想入非非,只听她轻声道:“齐梁哥哥,这个改日再和你说,她们和齐梁哥哥关系有些……”

李若曦的话还没说完,宋齐梁已经明白她的意思了,纨绔子弟在外面惹事生非,回到家也是一样,依照李若曦对宋齐梁以前种种描述,不难看出,这个不服管教,甚至有些离经叛道的少年在宋府平日里也是没少变着法的欺负那几位妾室。

晚宴结束的很快,饿着肚子的宋齐梁胡吃海塞地吃了不少,果然是大户人家,山珍海味倒是不少,尽是些没见过的稀罕玩意。

宋衍今日很高兴,多喝了两杯,此时已经醉醺醺的趴在桌子上了,而一向吃斋念佛的大夫人王氏自始至终没动过筷子,晚宴刚开始没多久便在丫鬟的搀扶下离去,只是离开时宋齐梁从她的眼神中觉察出一丝异样,让他浑身不自在。

晚宴结束,不胜酒力的宋齐梁也在明月和李若曦的搀扶下回到了小院,两个弱不禁风的女子废了好大力气才把喝的烂醉如泥的宋齐梁扶到床上。

听着宋齐梁的呼吸声,李若曦露出一丝笑意,对着身旁的明月说道:“真好,齐梁哥哥终于回来了!”

明月点了点头,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看了喝的醉醺醺的宋齐梁总觉得哪里不对,继而说道:“大夫人今日好像不太高兴!”

李若曦点了点头,宋伯母对她就像亲生女儿一般,宋齐梁的失忆也在所有人的预料之外,作为宋齐梁的生母,难过也属正常,她缓缓开口说道:“明月,往后府里不要提“失忆”二字,总之和这方面有关的都不要在大夫人面前提起,齐梁哥哥记不起她,她一定很难过吧。”

明月点了点头道:“明月记住了!”

李若曦露出笑脸,向往常一般天真烂漫,伸了个懒腰说道:“时候不早了,我先回去了,齐梁哥哥晚上就辛苦你了!”

明月脸色通红,低着头说道:“小姐,这都是明月该做的!”

……

待李若曦走后,宋齐梁这才一个人挣扎着起身,明月是他的贴身丫鬟,见他已经酒醒,自然为他宽衣解带,做为正人君子的宋齐梁慌忙摆了摆手道:“明月,我自己来就行!”

明月傻傻地站在旁边,像是受了委屈一般,略带哭腔问道:“少爷!明月是做错什么了吗?”

“啊?为什么会这么说?”

“以前少爷沐浴更衣都是明月侍候的,现在……”

明月欲言又止,宋齐梁也听懂了她的意思,在古代,贴身丫鬟不仅要服侍主子起居,有些时候还要在床榻间取悦主子。

宋齐梁知道这丫鬟在担心什么,慌忙解释道:“明月啊,不是你想的那样的,不是说了吗,本少爷游历西天极乐世界,受佛主点化,佛说我这辈子享福太多,让本少爷以后事情要亲力亲为,所以你知道了?”

站在身旁的明月点了点头,眼神中也有了光彩,正准备转身出门,宋齐梁好奇地问道:“那个明月啊,之前本少爷有没有让你侍过寝?”

明月摇了摇头,轻声道:“明月身份低微,少爷自然是看不上明月!”

宋齐梁揉了揉额头,轻声道:“明月,人人生来平等,并无贵贱之分,记住了,在这个小院里,你不是丫鬟,我也不是少爷。”

明月摇了摇头,她理解不了这个醉酒的少爷到底在说什么,自己生来就是一个丫鬟,以后也是一个丫鬟,哪有什么平等。

“去吧,我想自己静一静!”

待明月走后,躺下柔软床榻上的宋齐梁才认认真真地思考着以后要走的路。

在后世,那个被历史学家们粉饰的富丽堂皇的大宋,在经历三百一十九年,十八位帝王的统治下,早已是千疮百孔。

宋齐梁称宋朝是华夏历史上最倒霉的王朝,他们遇上了正值巅峰期的契丹人,大辽箫绰、耶律隆绪、耶律休哥、耶律斜轸、室昉、韩德让……

遇上了最强战斗民族女真,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以两万人于护步达岗击败天祚帝耶律延禧八十万大军,大辽太祖皇帝曾说“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此后完颜吴乞买、完颜宗翰、完颜宗望、谷神完颜希尹、完颜娄室、银可术、术列速、拔离速,这些人一手缔造了靖康之难,开封城下,白骨皑皑,浮尸遍地。

再到以征战为乐的蒙古人,以孛儿只斤铁木真为首的乞颜部,先后灭亡了西辽、西夏、花剌子模、金朝等政权后,蒙古人的铁骑踏过了黄河,跃过长江,将南宋彻底地踢出了历史的舞台!

而意外出现在建隆二年的宋齐梁却并不担心那未来即将发生的历史结局重现。

在赵匡胤登基的第二年里,号称“满万不可敌”的女真人将在六十年后出现,远在西北的蒙古人南下也是两百多年后的事了,而在燕云十六州以北的契丹人还在穆宗皇帝耶律璟的统治下。

在宋齐梁的印象里,辽国虽然强盛,但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战胜过宋朝。

醉意朦胧间,宋齐梁闭上了眼睛,嘴里嘟囔道:“去他那娘的契丹人,睡觉!”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