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
五年光阴眨眼而过。
北平燕王府里,几位年轻人正随着一个五岁孩童,不断摆出各种的奇怪动作。
如此奇怪的异常举措,在这燕王府里早已成为了习惯。
年轻人更是满脸的宠溺。
待动作缓缓停止,几人纷纷擦去脸上的汗水。
“高爔。”
“你捣鼓的这些玩意还真的不错!”
“虽然是累了些许,但这些日子里的确是让我瘦了不少。”
其中一位身材臃胖、满脸福相的男子,拍了拍自己那柔软的肚子说道。
自从一同与朱高燨学了这些玩意。
身体的确是好上了不少,虽然一开始累得他上气不接下气的,不过随着时间长久以后倒也习惯了这些。
“大哥。”
“你真得注意饮食了。”
“人生在世能吃是福气,但也得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才行。”
朱高燨看着大兄朱高炽的雍胖肚子,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
他这兄长啥都好。
无论是对人待事也罢,永远是那副仁和亲近的模样,可唯独诟病的那就是贪吃多嘴。
家里其他人,一个个都精壮的很。
唯独就朱高炽不同。
过高的体重不仅影响到他的日常起居,更是容易引发三高。
想要活得久。
体重上必须要好好控制。
原本朱高炽是不愿随着他一同学习的,奈何当今燕王府里最受宠的,是他这个庶出的老四朱高燨。
无论是朱棣还是大娘徐妙云,乃至长女朱玉英对他都是宠爱有加。
而且他也没有辜负他人对自己的宠爱。
一岁学语、二岁识字。
更是随着道衍和尚学习三教,如今不过六岁出头的他,就已经习得儒释道三教过半的知识。
就道衍和尚的话来说。
朱高燨乃是天赐的天才,未来成就更是常人难以衡量。
虽嫡庶有别。
但备受宠爱的他,更是让他在燕王府里横着走。
如若不是当下年纪尚小,估计另外两位兄长就要带着他一同习武。
朱高炽作为嫡子,也不好落了父母的面。
乖乖随着朱高燨一同“玩闹”。
只不过这一番玩闹下来,反倒是让朱高炽喜爱上此番运动,身体状况亦是肉眼可见的好转。
每日清晨。
只要有空余的时间,家中其他人便随着一同进行锻炼。
“一定!一定!”
只不过听到要忌口忌食,朱高炽就连忙敷衍而过。
“唉。”
“现在家里倒是冷静的很。”
看着空荡荡的燕王府,兄弟两人无奈的叹息。
如今时期尤为特殊,父亲朱棣身为燕王,也不得不给应天府的那位表明自己的心意。
随着年纪的增长,那位也变得多虑起来。
再者是老迈的身体逐渐不支。
用不了多长时间,整个大明皇朝将会迎来新的风波。
而如今。
皇太孙朱允炆呼声高涨。
方孝孺、黄子澄、齐泰等诸多朝臣,亦是已经起了别样的心思。
虽不说。
但每个人心中都明白,那位震铄古今的洪武大帝,也来到了自己人生当中的最后时限。
尤其是在这个时候。
各地藩王的一举一动,无疑会被人彻底放大。
更何况秦王朱樉已在洪武二十八年薨逝,就连晋王朱棡的身体每况愈下,唯独就剩下兵强马壮的燕王朱棣。
用不了多久。
朱棣将会成为了诸王中最年长者。
可如今已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元璋自然不想让他人动摇其根本。
这样的道理,朱棣心中自然清楚的很,所以才会带着其他两位兄长外出领兵戍边。
同样。
这也是为了保住燕王府的根基。
如今整个燕王府里除了他们两兄弟以外,其他剩下的都是家中女眷,让整个燕王府看起来显得十分的冷清。
兄弟两人相视一眼后,便摇了摇头互相转身离去。
有些东西。
他们兄弟两人很是清楚,不该说的终究得是闭上自己的嘴巴。
现在的燕王府,也并非是什么安全之地。
来自应天的耳目众多,早已是把整个燕王府团团围住,甚至可能上一秒刚说的话,下一刻就出现在洪武帝的奏折上了。
不多言。
在朱高燨离开后,身边紧随着一位面容皎白男子。
看样貌似乎已经来到而立之年,脸上却是没有一丁点的胡渣,反倒多了一丝丝的阴柔。
两人刚进入书房。
男子便从衣袖中给朱高燨递过一张信封。
待仔细看过信件上的内容,朱高燨极为满意的点了点头。
“马和。”
“接下来的事情,就要麻烦你了。”
“江南地界富饶无比,自古是那富商梦寐以求的天堂。”
“如今大乱将起。”
“你虽是我父王身边最忠心的属臣,但既然父王让你跟了我,希望有些事情尽量不要多言。”
“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事关着整个燕王府的未来。”
“也关乎着你我的生死。”
朱高燨稚嫩的脸庞上,却露出一丝难以寻常的深沉。
让人看起来。
更不像是一个五六岁儿童该有的风范。
自打他三岁学文开始,马和就已经跟随在自己的身边,也可以说是亲眼见证自己一点点长大的。
“马和明白!”
“如若不是王爷赏识,凭我这般阉人又在怎会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更何况是随了四爷这般绝世英才!”
“只要关乎燕王府的事情,马和必效犬马之劳!”
马和抱拳躬身作揖。
言语中尽是他对燕王府的恩情。
如若是其他人说道这番,他朱高燨还未必会全然相信,可眼前这位是鼎鼎大名的马和、马三保!
“记住。”
“任何交易只收银两,宝钞什么的就算了吧。”
“那玩意...”
“可不是什么好东西。”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