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语出惊人,莫非便是卧龙先生当面?”
诧异之余,唯恐错失贤才,刘备连忙询问。
“将军谬矣!在下怎敢和家兄相提并论?”
诸葛济哭笑不得,后悔自己透露太多。
刘备再三思索片刻后,也察觉到哪里不对。
如果眼前之人便是卧龙,又怎么会说卧龙长于政事,短语军略,公然揭自己的短。
试问天下,谁会认为自己不行?
“备敢问先生,令兄孔明现在何处?”
“告诉将军无妨,不过在下远行,正缺一匹好马,不知将军是否舍得割爱?”
说着,诸葛济将目光看先刘备身后的坐骑的卢。
漫说是善于察言观色的刘备,便是七岁孩童,也能明白诸葛济的意图。
刹那间,刘备的神色变得复杂起来。
汉末乱世,宝马良驹不但是身份的象征,更是沙场战将必不可少的武器坐骑。
想当初,吕奉先藐视群雄,得益于赤兔。
想当年。关二爷诛颜良杀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千里护嫂寻兄,也正是得益于赤兔。
如今赤兔在关二爷的坐下,诸葛济不忍坑他,毕竟关二爷是沙场宿将。
日后建功立业,还得依仗赤兔。
但刘备作为人主,的卢对他来说不过是个衬托。
况且,诸葛济北上投曹,也是为匡扶汉室,帮助他刘家匡扶江山。
就算坑刘大耳的的卢,也算不得夺人之爱。
“先生既然喜欢此马,备自当奉送!”
面对大贤的去向,刘备仅仅只是眨眼的停顿,连眉头都没皱一下便笑盈盈的将缰递在诸葛济眼前。
“刘皇叔不愧是当世豪杰,如此礼贤下士,久后必成大业。那在下也不推辞。”
诸葛济嘴角含笑,仿佛捡到一个亿的巨款。
说实话,的卢要是拿出去售卖的话,足够一个普通家庭一辈子的吃穿用度。
想当年,还在丁原麾下的吕布,也仅仅只是因为赤兔宝马,毫不客气地斩杀义父,投靠在董卓脚底。
可见,宝马良驹的诱惑力之大。
的卢名声虽不及赤兔,但论速度,两者不相上下,日行千里不在话下。
为求得贤良,刘备固然慷慨,但关二爷和张飞的脸色却是扭曲到极点。
原本对诸葛济还略带好感,见他公然夺兄战马,不禁满脸鄙夷。
“关某看先生也算是隐士高人,何以夺人所爱?实在令关某所不耻!”
义气当先的关二爷,怎能忍受得诸葛济这样的龌龊小人。
还没等诸葛济接过缰绳,关二爷便直接抢过去。
张飞更是怒气冲冲地抢过来,瞪着一双虎眼,欲要吃人一般,喝道:
“先生好不晓事,我大哥因你是孔明之弟,故而敬重于你,可你也不该夺我大哥的战马。
你愿说便说,不说我自去找孔明。我就不信,一个大活人还能飞了不成?惹恼了俺,俺绑也将他绑来。”
不愧是屠夫出身,莽撞的性格和书中如出一辙,眼睛里容不下半颗沙子的张飞,拳头只差没揍在诸葛济的脸上。
诸葛济面不改色,面露玩味。
“二弟三弟,不可鲁莽。为兄欲见大贤,何惜区区一马,你们退下,休得对诸葛先生无礼!”
刘备喝退二人,目光转投诸葛济,连连赔礼道歉:“先生勿怪,备二位兄弟向来莽撞,还望先生多多海涵,告知令兄孔明去向,备绝不食言,奉送的卢。”
“大哥……”关羽出声阻止,“就算要送,也该送关某得赤兔。”
“二弟无需多言!为兄心意已决!”
说着,刘备目光再度看向诸葛济,一边讲的卢缰绳放进诸葛济手里,一边神情殷切地目询。
诸葛济也不矫情,爽快地接过缰绳,道:“家兄方方才还在两厅,此刻……”
说着,诸葛济立马打开定位。
见二哥和三哥依旧坐在两厅谈话。
于是便朝着凉亭一指:“两位家兄在两厅叙话,将军此刻山上,便可相见。”
音落,诸葛济直接一月而上,翻身上马,技艺娴熟,而后扬长而去。
只留下刘关张三兄弟怔怔站在原地,一阵无语。
看着诸葛济离去的背影,张飞当场破口大骂:“什么东西,分明就是骗大哥的的卢。”
刘备叹气道:“三弟,算了!我观诸葛济先生也是习武之人,说不定的卢能帮他建功立业,也不算玷污的卢。咱们快些上山,莫要错失良机!”
刘备重新牵过一匹随行战马骑上。
关二爷和张飞满脸愤懑地上了马,跟随在刘备身后。
临走前张飞不忘回头指骂一声:“白白便宜了这小子,日后若让我撞见,一茅刺死!”
刘备一路劝说,张飞怒气少解。
不出意外的,三人根据诸葛均所指的方向直奔凉亭,百米开外果然看到了两人身影。
认得其中一人是诸葛均,与之并肩而立的人,身高八尺,高出诸葛均半个头来。
英姿飒爽,羽扇纶巾。
鬓角已长出黝黑的胡须,举止优雅从容,目光也正朝着三兄弟看来,好整以暇地摇着羽扇。
才一看到诸葛卧龙的容貌,刘备的神色就微微诧异,心里不由涌出一丝敬慕。
这不正是自己要寻找的大贤么?诸葛济先生果然没有骗他!
确认无误之后,刘备不敢有丝毫轻慢之心,当即下马,步行迎过去。
就在十米开外便深深一揖,“汉室末胄刘备拜见卧龙先生。”
关张却面带不悦象征性拱拱手,并不十分友好。
毕竟自家大哥一心求见的这位贤才,在他们看来言过其实。
几次造访而不得碰面,料想是胸无点墨,故而闭门不敢相见。
更兼刘备为求贤,一年多来,对关张兄弟也有所轻慢,以至于心中略有落差。
诸葛亮对这位汉室苗裔短暂的大量之后,也微微定神。
不愧是胸怀大志之人,其相貌也颇不普通。
表示确定了眼神,认定久后必成大业,乃可辅之人。
“乡野懒人,有辱将军垂询。”
简单寒暄后。
这对知音当即来到草庐对席而坐。
一如书中描写。
刘皇叔吐露自己匡扶汉室,救万民于水火的信念和决心。
这位未来的蜀汉丞相,也是不吝赐教。
慨然分析天下格局,将专为刘备筹划已久的三分天下格局娓娓道明。
“先生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所不及也!”
缺乏战略大局观的皇叔刘备,征战多年,一无所得,何曾对自己的未来有过如此完美的规划?
见天下大势被一个山野之人布置停当,不由得啧啧称奇,由衷敬慕。
想到当初司马徽和徐庶对卧龙之推崇,此刻皇叔刘备自是更加确信无疑,得卧龙,汉室可兴矣。
认定卧龙便是自己生命力的水。
不疑有他,刘备当即跪请卧龙出山。
诸葛亮起初也表示推诿,但终究还是招架不住皇叔的真诚泪水。
“为图将军之志,亮愿效犬马之劳!”做足戏份之后,诸葛亮跪拜皇叔身前。
刘备大喜过望,双手将卧龙搀扶而起,“备得先生,何愁大爷不成?曹操不足惧也!”
看着皇叔对自己如此抬爱,原本该高兴的诸葛卧龙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这让大喜过望中的刘备心里涌出一丝疑惑:“先生为何如此神色?莫非认为中原不可图?”
诸葛亮道:“主公方才来的路上,想必遇到了亮弟诸葛济。”
刘备怔了怔,而后笑道:“不错,先生的行踪还是令弟相告。”
“哎……主公错失贤良矣!”
“哦?先生何出此言?先生大才,备已领教,难道令弟之才还在先生之上?”
“哎……”诸葛亮闻声叹气道,“亮何足道哉?主公岂不闻,‘得伏麟,可定百年基业’之语?”
“备自然知晓。奈何伏麟是谁,备至今未闻其名,伏麟才子,不会是……”
说到这里,刘备戛然而止,双目猛睁,有些不敢想象下去。
诸葛均难道就是伏麟?
这怎么可能?
如此旷世奇才,会是一个不满二十岁的少年?
“不错,伏麟才子正是亮弟诸葛济。”
简单的一句话,却如同晴天霹雳,狠狠击在刘备头顶,一屁股瘫在地上。
脑海轰鸣作响,空空如也,久久回不过神来。
“啪!”
忽然,一声巨响。
刘备毫不留情地一巴掌掴在自己脸上,留下一道通红的五指印。
“备真是有眼无珠,遇大贤而不知,错失大贤也!”
他委实不敢相信,司马徽、徐庶口中的伏麟,竟然会是卧龙之胞弟,还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
要是早知道,就算是拿出自己一哭二闹三上吊的看家本领,皇叔刘备也不会白白错失良机。
“先生,敢问令弟前往何处,备这就让云长快马去追。”
PS:新书数据很重要,望书友们多多收藏,不求打赏,只需送鲜花评价。
您的一个小小举动,便是对作者君莫大的支持和鼓舞。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