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兵神,从卧底曹营到君临天下 > 第34章 投曹就是投汉?
换源:


       回到府邸的曹操,心情一直都很凝重。

无他。

自然是因为朝堂之上诸葛济的表现。

虽然他也举得诸葛济叩拜天子的封赏并无不妥,只是心里却隐隐有一道坎过不去。

那就是诸葛济对天子态度和自己的态度颇为不同,似乎对天子更加敬重。

这对曹操来说,不是一个好的兆头。

若此人的心不在自己,而是在天子,那就等于养虎为患了。

一时间,曹操都有点后悔让诸葛济去参加朝会了。

“丞相!”

就在曹操沉思的时候,程昱,贾诩来到书房。

“文和仲德,免礼!两位何事见我?”

“丞相,诸葛济方才在朝堂上的表现,丞相想必也看到了。

丞相对他恩礼交至,他却反谢天子,属下担心,此人如同当年之关云长,名为降丞相,心却在天子。”

刘备当年被曹操所败,关羽被困土山,曹操劝张辽前去说降。

关羽土山约三事后,投降了曹操。

曹操一心以为只要重赏关羽,最后还是没能留住关羽。

这让曹操心里备受打击。

程昱和贾诩自然也担心当年的事情在诸葛济的上演,自己主公最后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心知二人言外之意,但气愤中的曹操却反而摆出一副若无其事,大肚能容的样子,哈哈大笑起来:

“我乃大汉丞相,诸葛济效忠于我,便如同效忠天子,没什么分别,仲德文和多虑了!”

曹操当然知道,程昱和贾诩乃对自己的忠心。

明明肺都快气炸了,但曹操却不得不强装坦然。

此时此刻,他自然不能将自己和大汉朝割裂开来。

否则,不就等于向天下人宣布自己心怀篡逆。

江山尚未一统,且朝廷里忠心于天子的人不在少。

身居丞相,一言一行天下人都在盯着。

但凡表露出一点对大汉的不忠,便等于将自己置身于众矢之的。

到时候,人心动摇,还有多少人能诚心辅佐自己?

更是给诸侯落下口实。

所以哪怕是面对程昱和贾诩两名忠于自己的谋佐,曹操也不敢乱言。

听到这里的程昱和贾诩,却是互视了一眼,立时便明白了自家主公的意思,不敢再多言。

……

徐庶府邸!

诸葛济和徐庶对席而坐。

不同于以往,今天的徐庶显得格外的高兴,对诸葛济的态度和昨日也大相径庭,满脸堆笑。

原因嘛……

自然也是因为早上朝会诸葛济的表现。

“伏波将军,恭喜高升!为兄敬你一杯!”

徐庶亲自为诸葛济斟满酒,笑盈盈举起酒樽。

“元直兄,今日为何这般高兴?”诸葛济明知故问。

“你荣升伏波将军,为兄自然是替你高兴!”

“是么?兄长不是一直都不想我投靠丞相,还故意在丞相面前诽谤小弟。今天反倒恭喜小弟,莫不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为兄的确是不想你投靠曹操,不过今日不同,以前是为兄错怪你了。”

“哦?是么?”

忽然,徐庶看了看四周,压低了嗓音道:“事到如今,你还装?如实交代,你投靠曹操是不是别有用心。”

“兄长这话,小弟不太明白!”诸葛济继续掩饰。

徐庶听罢故作不悦道:“安民莫非信不过为兄?事到如今还在跟我绕圈子。”

“兄长越说越不着边际了,兄长不妨有话直说。”

“好吧!”

一直想通过旁敲侧击让诸葛济自己道明投曹目的徐庶,见他却是一直跟自己摆龙门阵,徐庶只好直言道:

“你表面投曹,然心却在朝廷,是也不是?”

对徐庶来说,投曹和投朝廷可是两个概念。

投靠朝廷,就等于投靠天子,乃忠臣。

投曹,便是助纣为虐,乃反贼。

听到这里的诸葛济哈哈笑了起来:“元直兄,丞相乃大汉朝的丞相,小弟不明白两者有何区别?”

“你……”

徐庶别问得哑口无言,不知改如何反驳了。

他不相信诸葛济会不明白两者的不同,显然实在跟自己打马虎眼。

见诸葛济始终不明言,一时间徐庶也有些犯迷糊了。

还想追问,便见管家走了过来。

“老爷,诸葛先生,丞相府来人,说是丞相请二位去校场。”

徐庶和诸葛济听后互视了一眼,一时也不明白曹操请他们去校场的用意。

“知道了,下去吧!”徐庶不耐烦地回应了一句。

两人换了衣服后,骑了马便直奔校场。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