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我齐王,开局继承拘灵遣将 > 17:什么!太子登基仅十个月便薨了!?
换源:


       17:什么!太子登基仅十个月便薨了!?

“老四这小子!竟然真的跑去盗墓了!!”

因为事涉另一个人的人生,系统推演的比较克制,朱棣知道这一点,是推演中的自己亲口对朱高炽说的!

不仅如此,这小子甚至还疯狂到只要是知名的墓,都要去看一眼!

朱棣:“老四这混账!找那么多的墓干什么!?到底在是因为什么会这样!?”

他想要在推演中窥探,但知道这些信息,已经是极限了!

这些事情,也只有等模拟推演之后,再去慢慢调查!

老四果然是个不安分的主儿,明明是极有本事的,却时常做出不法之事!

盗墓这行当,岂是皇家子弟能触碰的?简直把老朱家的脸丢尽了!

必须找到证据,让这小子消停!否则他睡着了都会被这小子给气醒。好在这小子,宅心仁厚,对百姓也是极好的,算是有了点安慰。

推演仍在继续。

【永乐十三年,汉王朱高煦屡行不法之事,帝怒,囚之。由你极力拯救,乃削两护卫,徙封乐安,但汉王不仅不感谢,反而记恨上了你!你有一个失败的弟弟!】

【永乐十六年三月,你的少师姚广孝西去,大明因此蒙上阴霾!但你并不知道,你的少师却悄然跟老四达成了某种协议...】

老四!又是老四!

朱棣疑惑不已,这两人达成了什么协议?这老四的存在感也太高了!

更让朱棣震惊的,是姚广孝竟然只有五年寿命了!

不行,得提醒提醒他,好生修身养性,保重身体!

姚广孝的死期,给朱棣心中埋上了一层阴霾,但推演却不会因为他的心情而停滞。

【永乐十八年,帝迁都顺天府,你亦至顺天。永乐二十年,帝力排众谏,决意亲征塞北阿鲁台,命你监国。同年八月,帝归,你的皇太子让帝十分满意!】

【永乐二十一年五月,常山护卫指挥孟遇等欲毒杀永乐帝,然后废除你,立赵王朱高燧。随后事发,孟贤等伏诛,由于你的解救,赵王朱高燧得免死。】

【同年七月,阿鲁台又来犯,帝复亲征。永乐二十二年,帝自顺天府出发,率五都司及另三卫兵会合于宣府之大军北征。命你监国,大学士杨荣、金幼孜扈从,杨士奇辅助于你。】

【但你怎么也想不到,这一去,竟是永别!你英明神武的父皇将告别于世!】

【同年七月,帝驻于榆木川,驾崩,命传位于你...】

朱棣:“....”

瞧见自己的死期,朱棣反而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

他算了下,永乐二十二年,也活了六十五岁,够本!

但朱棣不知道的是,在这一刻,他的内心想法有了不少改变。

此时的他,已经开始后悔毁掉了老四献上的丹药!

推演中,属于朱高炽最多的画面,最多的便是监国,期间没有什么值得系统着重去讲的。

在此番推演中亲眼观看,朱棣算是彻底的明白朱高炽是一个什么性子。

典型的仁厚之君,守成是足够了,但是想要开疆扩土,是基本不可能的。

汉王却又是个混账,继承了自己打仗的本事,却没学会自己的政治智慧,难堪大用!

至于赵王,更不用多说,这小子简直是狗胆包天!竟然敢对朕下手!

在瞧见两儿子犯错,且都不知道收敛之后,朱棣差点就气炸了。

毕竟是一代英明帝王,朱棣很快收敛自己的心绪,继续观摩推演。

他十分期待,朱高炽能将大明治理成什么样子。

“只要别搞得太荒唐,就算这小子成功...”

怀有期待,朱棣耐心等待着推演进度。

【同年八月十五,你登基,颁布大赦令,并设来年为洪熙元年!】

【多年的太子,让你极为压抑!来自父皇以及汉王的压力,让你长时间处于焦虑状态!】

【你开始逐渐沉迷于享乐,发泄情欲,很快就沉于酒色,本就肥胖的身体日益况下!】

朱棣:“....”

难道是朕做错了?这小子竟然还压抑起来了!

朱棣想了想,在自己登基大宝之后,汉王不想就藩,自己也随他去了。

当初,自己甚至产生过想换太子的想法,但这件事情,最终还是没有推行下去。

嫡长子的继承制度,确实有利于稳固大明江山。而朱高炽的太子干的也不错,算是情理之中!

等此番模拟过后,得提醒朱高炽注意身体了!这压力太大,也不是一回事儿...明白了朱高炽的想法,朱棣决定找他谈谈心,欲望这方面,必须得克制!

老二这家伙,也得早点让其去就藩,免得这小子有不该有的想法。

这就是推演的好处,很多事情可以提起预料且尝试去改变!

无论是姚广孝的身体,还是自己的事情,亦或者是几个儿子的混账事儿,他都可以提起预知,并做好应对或者改变的准备!

至于太子的沉迷享乐,朱棣认为没多大事儿,朝堂上还有臣子,应该不会让他继续沉迷下去。

推演仍在继续

【登基之后,你颁布了许多政策,想将大明朝廷打造成自己理想中的朝廷!但现实给了你沉重的一击,理想只是理想,现实里最难预测的便是人心。】

听见系统的这番话,朱棣心中感慨万千,常道人心易变,就是如此!

太子有时候确实太过宅心仁厚,没有帝王之气!想要成就无上霸业,就不单单需要仁厚,还要有雷霆手段!

【虽然有些理想未能实现,但你的政策大多为仁政,且极其关注民生...】

【洪熙元年,你在夏原吉的大臣劝导下,准备还都南京。但天不遂人愿,同年五月,你因享乐过多,身体空虚,最终无疾而崩!】

【人生评价:你处处以唐太宗为楷模,修明纲纪,爱民如子,下令减免赋税。一些妥当的政策,使得洪熙朝人民得到了充分的休养生息,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大明朝进入了一个稳定、强盛的时期,也是史称“仁宣之治”的开端。】

【所谓有的必有失,你的拘策,也为后世的一些事情埋下了祸根!你是一个合格的君主!在位时间短,也让你在史书上获得了极好的评价。】

朱棣:“....”

朕那么大的儿子呢?竟然登基仅仅十个月,就驾崩了!?

苦心培养了几十年,就换来这个结果!?

这太子,上位竟然还想还京于应天!

还为大明未来埋下祸根?埋下什么祸根!?朱棣询问系统,却没有得到回答。

直到此时,朱棣才意识到,为何老四要送丹药给他们两了!

朱棣顿时陷入深深的懊悔当中,无法自拔。

用朱高爔的话讲,那就是失去了才懂得珍惜!痛!太痛了!

推演结束,朱棣无法接受这个结果,于睡梦中惊叫:“不!朕绝不接受这个结果!!!”

门外值守的王彦听的动静,心神俱震,也顾不得上下尊卑,猛然冲进殿中,“陛下!陛下怎么了!?”

王彦手底下机灵的宦官当即前去拿开灯火罩子,殿内重新亮了起来。

他定睛瞧去,发现朱棣直愣愣的看着自己,直将他看的心底发毛。

半晌之后,他瞧见皇帝开口道:“去!给朕把太子找来!”

王彦顿时一惊,哪里敢怠慢半分,当即让人前去。

谁知,话音落地,场面忽生变故!皇帝说完这句话,竟然直接晕了过去!

瞧见朱棣晕倒,王彦脸色唰的一下变得惨白,连连急呼:“快传御医!!快传御医!!!”

当是时,整个皇宫夜如昼明,嚣声不止。

如此场景,直至鸡鸣,方才停歇。

...................分割线.....................

ps:求鲜花!!!求月票!!!求评价票!!!!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