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穿越小说 > 一念南朝 > 第三十四章 故地重游
换源:


       我们皆是沧海天穹之中的大鱼,为了触及星光,便幻化出了光翼。

璀璨明媚的朝霞旖旎的落在城墙之上,苍穹之下,粹然如焚。

许念朝将信件叠的工整至极,细致的塞入了袖中,眺望着远方长江奔流不息的模样,心中逐渐明晰,那亦是光阴的流逝的样子。

有所为或无所为,结局好与坏,时光不会在乎,时光只会前进。

“也不知这样好看的景致还有几日可见......”

深宫中的日子很无聊,她虽才待了几天,却大有度日如年的感觉,不过至少她不是宫妃,不至于一辈子都要老死宫中。

她一步一步的走下石阶,耳畔风铃声此起彼伏,带着些自由的味道。

听守城门的侍卫说,这些风铃是位于九卿之首的奉常大人,亲自去灵鹫山求来的。

据说它们浸盈着山中僧人七七四十九日的真经吟诵,挂于城墙之上,可保龙脉福厚绵长,南朝陈长盛不衰。

许念朝位于高处远远的便看见,伫立在台阶下等她的张丽华和阿绫。

她们皆面露期盼,翘首以盼的注视着她。

她不经将步伐走快了一些,三步并作两步的便下了台阶。

今日是她再次去灵鹫山的日子,亦是她们约好一起将常幸的骨灰埋葬的日子。

宣帝虽未曾同意她与陈至泽一同回去赈灾的请求,但却退而求其次同意了她要去灵鹫山为哥哥与万民们祈福的请求。

同时宣帝还安排了正任职中军大将军的陈叔陵随行,美名其曰是护送她以及一同祈福。

但他实际上的目的,想来是不用挑明的。

“朝儿,都已经准备好了,我们出发吧。”

阿绫忍不住拉住了许念朝的手,触及之时,红晕便逐渐漫上了她的脸颊。

她其实想说,方才朝儿从城墙上下来的模样,真的好像是下到凡间的仙女啊。

少女本就身量纤纤,当长风拂过她的衣袂裙摆,她便像极了是被风推着走的,随时便要乘风而去一般。

许念朝纵容了她的动作,轻轻点了点头作回应,随后悄悄问道:“你们的脖颈还疼不疼?我替我哥哥向你们道歉。”

张丽华温柔的微翘着唇畔,摇了摇头。

阿绫却撒着娇道:“虽然过去了几天,但还是可疼了朝儿......需要你揉揉才能好。”

许念朝无奈之下,只能随意揉了揉她的脖颈,问道:“有没有好一些?”

“嗯!”

阿绫作星星眼的模样回望着许念朝,之后想到了什么,问道:“朝儿如今有没有我姐姐的下落啊?阿绫有些担忧......”

许念朝犹豫了片刻,轻声道:“她如今可能在隋朝。阿绫放心,我一定会想办法尽快与她取得联系的。”

“好吧......朝儿,我信你。”

阿缦疯狂的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细微的光芒,细细看去,皆然是对少女的信任。

三人又聊了几句,便向着延熹门走去。

灵鹫山在与南城墙完全相反的方向。

它处在北篱门外,而距离北篱门最近的城门便是延熹门,陈叔陵的队伍在便那处等她们。

等到三人到了延熹门的时候,陈叔陵显然是已经完全是一副恭候多时的模样了。

少年懒散的蹲在城门边,口中还叼着一根草,全无半分皇子的仪态。

但他带出来的十位士兵倒是整整齐齐的立在一旁,对于他的姿态皆呈现出一股熟视无睹的状态,似乎是他平日里便这样,洒脱无拘束惯了。

闻到响动,陈叔陵便收回了视线,将眸光落在了不远处缓缓而来的少女身上。

阳光倾泻之下,他缓缓直起了身子,眼眸之中逐渐多了些愉悦之色。

“郡主殿下,您若是再慢些走,太阳都要落山了。”

许念朝闻言有些不好意思,一面加快了步伐,一面抱歉的轻喊道:“方才送哥哥的时候太过出神,一时之间便忘了时间。”

“劳烦二皇叔久等了。”

陈叔陵把玩着手中的玉穗,笑容不减:“能等待郡主,是我的殊荣。何况郡主与亲兄离别不舍,实乃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几人的驾辇很快便启程了,他们顺畅无阻的出了北篱门,大抵一两个时辰便到达了灵鹫山。

上山的路便不再适宜用马车代步了,只能步行。

微微徒步走了一段路,许念朝便看见了不远处的山脚之下,云雾掩映之间,她曾经暂居的“漪澜小筑”,那独有的、秀丽渺茫的轮廓。

琉璃一般的墨色瓦片上,落满了轻微的尘灰与细碎的阳光,它们皆透过山间清新自然的空气,最终闪着熠熠光辉,传递至了众人的眼底。

上山的路终究会途经此地,故而,无论几人是否情愿,皆会路过“漪澜小筑”的门前。

只不过,大门前被官府结结实实的贴上了封条。

原本其他几家住户竟然也都搬空了,大抵是嫌弃此处有些晦气,先是死了农妇,又被查出了有隋朝人旅居的痕迹。

陈叔陵注意到了许念朝略显怅然的神色,调笑着说:“郡主莫不是触景生情了?”

“隋朝的皇子殿下,可真是可恨呢,竟然敢’囚禁‘我们亲爱的侄女。”

说起来,他也算是知情之人,且不久之前才被此事摆了一道。若不是许念朝侥幸寻回了自己的身份,恐怕是早就变成一具冰冷的尸体了。

许念朝未执一词,沉默不语的继续向前走。

她的肩上是微风,风上是漫山遍野的花香。

正在少女出神的观望山间朝云之时,却倏然被张丽华拽住了衣摆,她便顿住了步子,微微垂了垂首之际,愣怔了几分。

原来是一枝生长过了白墙的桃花枝,它略略粗长的枝丫拦住了几人的去路。

没了人类对它刻意的修饰与限制,它生长的格外野蛮与茂盛。

再也不复初见时的柔弱与娇贵。

只是五月初的节气里,早已不是桃花的花期了,故而桃花枝上也不再有桃花。或许到了七月间,盛夏的时候再来此地,能吃到甜滋滋的野桃。

陈叔陵正准备一剑劈开桃枝,却被许念朝拦住了。

她眼中多了几分关于自由的笑意,问道:“皇叔想不想吃桃子?”

陈叔陵不明所以的收了剑,望着少女的眼神多了几分审视。

“生长于山野之间的果树,它们所结的果实,总归是会比寻常的甜一些的。”

许念朝一边轻柔的拨开了树枝,一边招呼他们继续往前走。

陈叔陵翘了翘唇,沉默的走了过去,代劳了这项工作。

虽然他表面上一副任劳任怨的模样,但其心中却对少女这种无根无由而起的善意,很是嗤之以鼻。

在他看来,不过是一根随处可见的桃枝罢了,不值得她那样珍惜。

他们顺着山道爬入了一道小径,小径边花草虽生长的凌乱无序,却意外美的迷人眼。

小径过了后,便是一道豁然开朗的大路了,颇有些拨开云雾见青天的味道。

今日的香客极多,与那日初来乍到的景象不同,以开善寺为首的寺庙里,处处香火繁盛。

想来是这几日的气候原因,以及远方烽火四起的原因罢。

百姓所求,向来只是风调雨顺、人间和平罢了。

高位统治者所执着的统一天下,在他们眼中,统一或是分散,那都是没有什么分别的。

进入寺庙自然是不能佩戴刀剑的。

故而,许念朝便建议到,陈叔陵可以和他带来的十个士兵们一同留在门外自娱自乐。

陈叔陵听了后,翻了个白眼,端详了许念朝片刻,而后果断的抛开了手中的配剑。

“这样可以了吧?”

许念朝噎了噎,干巴巴的道:“佛祖向来都是宽容的。”

“想来,皇叔若是诚心改过,自是不会怪罪你先前所造下的杀孽的。”

陈叔陵收起了那副漫不经心的姿态,正色道:“你可莫要瞎说,我的刀向来只斩敌人,既是敌人,又何来孽之一说。”

随后似乎是为了证实自己的问心无愧,他转头便跨入了门槛,还不满的叫许念朝快一些。

许念朝心中憋着一口气,无语至极,只觉得此人真是虚伪。

阿绫驮着的包裹里除了放了些干粮掩人耳目,还有常幸的骨灰盒。

许念朝无意间瞥到,心中便又想到了此事,顿觉头疼。

她总不能光明正大的,在陈叔陵这个狡诈的狐狸面前埋骨灰盒吧。

看来,这件事只能先搁置下来了。

刚进开善寺,众人便看见门口处安置着一个巨大的莲花形态的玄铁炉,炉子的周边则是素色的莲花瓣层层叠叠、几欲盛开的模样。

炉子内部齐齐整整的燃烧着数以千计的香火,香火随着时间燃烧逐渐至断裂,香灰便散落在其中。

不时有过往的僧人,轻扫着被风飘至地面的轻灰。

许念朝取了三根香火,学着其余香客一般,仔细的插入了众多香灰之间。

她拜了拜,又默默在心中祈愿,愿她的哥哥此去平安。

四人皆插了香拜了佛后,又往更深处去。

风又带着香灰落到了几人的发丝之上,众人的身上便沾染沉淀上了佛香的气息。

片刻之后,映入众人眼帘的是一块四四方方的水池,引路的牌匾上宽宽写着“放生池”三字。

说起来,那日许念朝与那位了无圣僧便是于此处相遇的。

巧极了,放生池前洒扫的慈着眉目的小师傅,看起来熟悉极了,似乎还是那日里遇到的那一个。

小师傅闻声抬起了眼,看见他们后似是并不意外,微微向几人行了个佛礼,后又继续清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