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把图书馆的窗棂染成暖橙色时,林朝朝终于合上了手里的书。她偷偷瞥了眼对面的沈予星——他还在改论文,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很轻,偶尔会停下来揉一揉眉心,金丝边眼镜后的眼睛里带着点疲惫,却依旧专注。
从苏晚晴走后,两人就没再怎么说话,可空气里的微妙感却渐渐淡了。林朝朝能感觉到,沈予星在努力维持着“正常”,就像他说的那样,笃定晚上七点会准时赴约。可她心里还是有点发虚,总觉得“家族聚会”那四个字像颗没爆的小烟花,藏在某个角落,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打乱所有计划。
“学长,我去趟新闻部,把之前借的资料还了,顺便拿点东西,晚点再来。”林朝朝站起来,拿起背包,想给彼此一点空间,也想让自己纷乱的心情平复一下。
沈予星抬头看了她一眼,停下笔:“需要我等你吗?”
“不用不用,你先忙!我很快就回来!”林朝朝摆了摆手,转身快步走出了图书馆——她怕再待下去,自己会忍不住追问聚会的细节,反而让他更为难。
新闻部的办公室在教学楼三楼,离图书馆不远。林朝朝推门进去时,部长正抱着一摞文件往柜子上放,看见她进来,笑着招手:“朝朝来啦?正好,上次让你帮忙整理的公益活动资料,还差最后一点没弄完,你帮我弄完再走呗?”
“好呀!”林朝朝爽快地答应——反正回去也是对着空座位胡思乱想,不如做点事转移注意力。
她接过部长递来的文件,坐在靠窗的桌子前整理起来。这些资料都是学校和本地公益组织合作的记录,有捐赠物资清单、志愿者签到表,还有匿名资助贫困生的档案。林朝朝一页页翻着,认真地在Excel表里录入信息,手指在键盘上敲得飞快。
不知不觉就过了一个小时,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办公室里的灯都亮了起来。林朝朝揉了揉发酸的肩膀,拿起最后一叠档案——都是匿名资助的记录,纸张有点泛黄,上面贴着受助学生的基本信息,落款处只有一个潦草的签名,没有姓名,也没有联系方式。
她按着顺序往下翻,突然,一张记录着“资助人编号:07”的档案让她顿住了——不是因为受助学生的信息,而是落款处的签名。
那签名遒劲有力,笔画转折处带着点独特的弧度,“7”字的收笔会轻轻往上挑一下,和她夹在笔记本里、沈予星写的草稿纸上的字迹,一模一样!
林朝朝的心脏猛地一跳,手里的档案差点掉在地上。她赶紧拿起桌上的手机,翻出之前拍的沈予星解题步骤的照片,和档案上的签名对比——没错,就是同一个人的字迹!
她盯着那张档案,指尖微微颤抖。上面写着:资助对象是邻市山区的一名初中生,从三年前开始,每月定期汇款500元,还会寄去教辅资料和生活用品,备注里写着“希望她能安心读书,不用知道我是谁”。
三年前——那时候沈予星还没上大学,竟然就开始匿名资助学生了。
林朝朝突然想起他上次说的“小时候见过有人因没钱辍学,不想再看见”,想起他背包里偶尔露出的公益徽章,想起他喂流浪猫时小心翼翼的样子。原来这座“冰山”的内里,藏着这么多不为人知的温柔——他用冷漠筑起铠甲,却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悄悄撒下了一片星光。
“朝朝,弄完了吗?”部长走过来,拍了拍她的肩膀。
林朝朝赶紧把档案收起来,压下心里的激动,笑着点头:“弄完啦!部长,我能问一下,这个‘编号07’的资助人,你知道是谁吗?”
部长挠了挠头:“不清楚哦,这些都是公益组织转过来的匿名档案,资助人特意要求不透露信息。不过听说这个07号资助人特别用心,不仅给钱,还会定期给受助学生写鼓励的信,字写得可好看了。”
“是吗……”林朝朝心里的猜测更确定了——沈予星的字,确实好看,遒劲又带着温度。
她把整理好的资料交给部长,拿起背包,脚步比来时快了很多——她现在特别想回到图书馆,想问问沈予星是不是他,想告诉他“你的温柔,我发现了”。
可走到教学楼门口时,她又停住了。沈予星既然选择匿名,肯定不想被人知道。要是自己直接戳破,会不会让他觉得被冒犯?会不会破坏了他小心翼翼维持的“距离感”?
纠结了半天,林朝朝还是放慢了脚步,心里打定主意——晚上采访时,不直接问,就从“公益”的话题切入,看看他会不会主动说起。
等她回到图书馆三楼时,已经是晚上六点半了。靠窗的位置上,沈予星还坐在那里,面前的论文摊开着,却没有动笔,只是看着窗外,不知道在想什么。路灯的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他的侧脸上,把他的轮廓勾勒得格外清晰,也带着点不易察觉的落寞。
“学长,我回来啦!”林朝朝走过去,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自然。
沈予星回头看她,眼神里的落寞瞬间消散,恢复了惯有的清冷,却比刚才多了点柔和:“嗯,刚想给你发消息,问你要不要带晚饭。”
“不用啦,我在新闻部吃了面包!”林朝朝坐下,把背包放在腿上,目光忍不住往他的笔记本上飘——上面还放着那支他常用的笔,和档案上签名的字迹,正是用这支笔写出来的。
两人又陷入了安静,可这次的安静不再微妙,反而带着点心照不宣的暖意。林朝朝心里的激动还没平复,总想着怎么把“资助”的话题引出来,却又怕太刻意。
就在这时,沈予星的手机突然响了。他看了眼屏幕,脸色瞬间变了,没接,直接按了静音,把手机揣回了口袋。
林朝朝看得清清楚楚——屏幕上跳动的名字,是“妈”。
不用想也知道,是催他去参加世交聚会的。
她心里的暖意瞬间被揪紧,看着沈予星紧绷的侧脸,突然觉得有点心疼。他明明被母亲逼着去聚会,却还是坚持和自己约定,甚至刚才还想着给她带晚饭。这座“冰山”,其实比谁都更看重承诺。
“学长,”林朝朝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了,“要是聚会真的很重要,我们可以把采访改到明天的,真的没关系。”
沈予星转头看她,金丝边眼镜后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挣扎,有感激,还有点不易察觉的固执:“说了会准时,就不会改。”
他顿了顿,从背包里拿出一个纸袋子,放在她面前:“刚才出去买笔,顺便给你带的,你上次说好吃的糖炒栗子,还是热的。”
林朝朝看着纸袋子里冒着热气的栗子,心里像被什么东西烫了一下,眼眶瞬间有点发红。她想起唐朵朵发的照片,想起他递草稿纸时的温柔,想起档案上的签名,再看看眼前这个明明很为难却还在履行承诺的人,突然觉得所有的纠结都不重要了——不管晚上他能不能准时,不管他是不是那个匿名资助人,她都已经被这个“冰山下的温柔”,彻底打动了。
“谢谢学长……”她拿起一颗栗子,剥开壳,递到他面前,“你也吃一颗!”
沈予星看着她递过来的栗子,愣了一下,没接,只是微微低头,张开嘴,让她把栗子放进了嘴里。栗子的甜香在嘴里散开,他的耳尖瞬间泛起了淡红,赶紧转过头,假装看论文,却没忍住,嘴角几不可查地弯了一下。
林朝朝看着他泛红的耳尖,忍不住笑了起来,心里的阴霾一扫而空。她低头剥着栗子,心里默默倒数:距离晚上七点,还有十五分钟。
可她没注意到,沈予星放在桌下的手,已经悄悄攥紧了手机——刚才母亲又发了消息:“司机已经在宿舍楼下等你,七点十分必须出发,不然我就亲自过来。”
七点十分出发,二十分钟车程,七点半到锦绣阁,刚好赶上聚会。可他和林朝朝的采访,七点开始,最多只能聊十分钟。
十分钟,根本不够回答她那些带着期待的问题,更不够回应她递栗子时的温柔。
沈予星看着桌对面认真剥栗子的林朝朝,她的头发垂在肩膀上,侧脸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柔和,手里还拿着一颗剥好的栗子,正准备递给他。
他心里的挣扎越来越剧烈——是按母亲的要求,七点十分准时走,辜负她的期待?还是坚持留下采访,让母亲真的过来“亲自处理”,把事情闹大?
距离七点,还有十分钟。
他握着手机的手,指节已经泛白,屏幕上母亲的消息还在不断弹出,可他的目光,却死死地盯着林朝朝递过来的那颗栗子,迟迟没有动作。
这场关于“承诺”与“责任”的拉扯,到底会偏向哪一边?而林朝朝要是知道他此刻的困境,又会做出怎样的反应?
灯光下,栗子的甜香弥漫在空气中,却掩盖不住沈予星眼底越来越深的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