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老师傅的办事效率极高,一番热心肠的牵线搭桥之下,陈宇和苏晚晚的第一次见面,就定在了这个周末。
地点,城里的北海公园。
这是一个难得的晴好天气,天幕澄澈如洗,阳光带着暖意,却不灼人。
陈宇特意换上了一身浆洗得发白的蓝色工人装,每一个纽扣都扣得一丝不苟。他抬起手腕,阳光下,那块崭新的上海牌手表被他用软布擦拭得锃亮,反射出细碎的光芒。
这块表,是他新生活的象征,也是他此刻无声的底气。
约定的时间是上午九点半,他八点五十分就到了。
白塔下,人影稀疏,清风拂过湖面,带来水汽与草木的清新气息。陈宇没有找地方坐下,只是安静地站着,目光投向公园入口的方向,心境出乎意料的平静。
他两世为人,这还是头一次正儿八经地相亲。
没有紧张,只有一种淡淡的,近乎宿命般的期待。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淌,腕上的秒针规律地跳动着。
九点二十分。
一个身影,毫无征兆地撞入了他的视野。
那是一个女孩。
她穿着一身淡蓝色的确良连衣裙,料子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外面罩着一件洁白的短款针-织开衫,脚上一双同样洁白的布鞋,走起路来悄然无声。
她的怀里,还抱着几本书,指节纤细,安安静-静地护着书角。
她就那样走来,不疾不徐。
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她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晃动,为她整个人镀上了一层温柔的光晕。
那一瞬间,周遭的一切声音仿佛都退去了。
陈宇的目光被牢牢锁定,再也无法移开分毫。
她,就是苏晚晚。
人如其名,温婉,动人。
在这个年代,大多数女孩面对相亲对象,总会不自觉地流露出几分羞怯与拘谨,甚至不敢抬头直视。
但她没有。
当她的视线与陈宇交汇时,脚步只是微微一顿,随即,唇角便漾开一抹浅浅的笑意。
她落落大方地走到陈宇面前,主动伸出了手。
“你好,我是苏晚晚。”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山间的清泉,叮咚一声,就敲在了人的心坎上。
那笑容,干净,澄澈,带着一股书卷气的温润,瞬间吹散了空气中最后一丝陌生感。
陈宇感觉到自己的呼吸,在那一刻,有了一瞬间的停滞。
胸腔里的那颗心脏,也跟着漏掉了一拍。
他伸出手,握住她柔软无骨的指尖,那温润的触感从掌心传来,一路蔓延到了心底。
“你好,我叫陈宇。”
他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沉稳,有力,给了对方十足的安全感。
两人沿着波光粼粼的湖边,并肩散步。
没有刻意的寻找话题,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而然。
苏晚晚身上有股淡淡的墨香,不娇柔,不造作。她会被路边一朵不知名的野花吸引,蹲下身子好奇地观察许久。
她也会饶有兴致地侧耳倾听,听陈宇讲那些乡下田埂间的趣事,听他讲如何分辨庄稼的长势,如何预测天气。
这些对她而言全然陌生,却又充满了鲜活生命力的话题,让她明亮的眼眸里始终闪烁着好奇的光。
而陈宇,同样被身边的女孩深深吸引。
他见过的女人不多,但无论是院里秦淮茹那种精于算计的市侩,还是厂里那些咋咋呼呼的女工,都与她截然不同。
苏晚晚的身上,有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从容与干净。
而她,也同样在观察着陈宇。
他明明和自己同龄,可那份超越年龄的沉稳,那份谈吐间不经意流露出的自信与远见,却让她感到无比的新奇与安心。
她能清晰地感觉到,眼前的这个男人,和他见过的所有同龄人,都不一样。
他的眼界,他的格局,似乎早已超脱了轧钢厂采购员这个身份的束缚。
两人聊了很多。
从各自的工作,到对生活的感悟。
从最近读的书,到对未来的理想。
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升到了头顶。
在一个岔路口,陈宇停下了脚步。
他转过身,没有丝毫的闪躲,目光直直地看向苏晚晚那双清澈如水的眼眸。
他没有说那些花哨的甜言蜜语,也没有讲那些虚无缥缈的承诺。
他的语气无比真诚,每一个字都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分量。
“苏老师,我不瞒你,我从农村出来,吃过很多苦,所以我比任何人都渴望能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他的声音很平缓,像是在讲述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实。
“我想建一个温暖的家。”
“家里可以不大,但一定要收拾得干干净净,窗户要明亮,阳光能照进来。”
“家里要有书,有我们两个人的笑声,还要有每天都飘着的,热气腾腾的饭菜香。”
“我们两个人,一起努力,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这番话,朴实无华到了极点。
没有海誓山盟,没有风花雪月,有的只是对未来最真切,最温暖的描绘。
一字一句,都带着浓浓的烟火气。
然而,就是这样一番话,却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击中了苏晚晚内心最柔软,最渴望的地方。
这不就是她一直以来,默默向往的生活吗?
一个安稳的,温暖的,有爱人,有书香,有饭菜香的家。
她看着陈宇那双真诚得没有一丝杂质的眼睛,感受着他话语里那份对未来的笃定和担当,一股热流从心底涌起,迅速蔓延至脸颊。
她的脸颊,微微泛起了红晕。
她没有说话,只是在陈宇专注的注视下,轻轻地,却又无比郑重地点了点头。
一个点头。
一个无声的允诺。
那一刻,春风和煦,阳光正好。
陈宇的心,彻底定了下来。
他知道,自己找到了。
找到了那个可以与他并肩,共度一生的人。
一眼,便是一生。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