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仙侠小说 > 剑心通明:从寒渊到长生 > 第30章剑典深修,破境在即
换源:


       萧景琰将登记册合上,指尖在“萧景琰”三字上停留一瞬,随即转身走入寒渊峰后崖密道。石门闭合,落锁声沉闷如剑入鞘。他未点灯,掌心血痕微光映出壁上刻痕——那是他自幼练剑时留下的深浅不一的划痕,如今已无人知晓其意。

他盘坐于石室中央,膝前横置“孤光”。断剑与体内血痕同时震颤,银线自命门缓缓上移,如冰蛇游走。他左手三指按在剑柄三寸处,冰蓝剑纹自腕骨浮起,沿经脉逆行而上,与银线对冲。两者相接之处,皮下泛起细微裂纹,又迅速愈合。

剑典残篇摊开于识海,字迹模糊。他闭目,【剑心通明】开启,识海如镜,将每一缕灵机流转映照分明。银线每动一分,经文便扭曲一寸。他以剑意为引,将铭文之力自断剑导入膻中,血痕共鸣,银线停滞。

第一重阻碍已破。

他开始解析“气转三重门”——此为剑典破境之枢。常人筑基,需引天地灵气入体,经三重经脉关隘,最终凝于丹田。但帝王灵根异于常人,天生与龙气共鸣,若按常规引气,灵机外泄,必被逆灵阵所感,天劫未至,劫意先临。

他以剑心推演。

第一路:直贯任脉。灵力畅通,但至膻中时气息外溢,如灯引蛾,必召天机窥探。

第二路:绕行足太阴。虽可隐匿,然行气迟滞,破境时机将错,反致道基虚浮。

第三路:绕少阳,穿风池,直贯玉枕。此路极险,玉枕为灵台门户,稍有偏差,灵力倒灌,神识尽毁。然此路最隐,因少阳属半表半里,天机难察,且玉枕通百脉,一旦贯通,灵力可瞬间布满周身,破境之机可由己控。

他选定此路。

随即调用《帝王灵枢图》中“龙气归藏”之理,将剑典引气法重铸。帝王灵根非缺陷,而是枢纽。龙气本藏于命门,若以剑意为引,使龙气先行布于少阳经,再借剑心通明之清明,将天地灵气悄然导入,二者在玉枕交汇,既不惊动天机,又能借龙气稳住灵台。

此法非古法,乃以剑心重构。

他开始运转。

灵力自丹田升起,沿少阳经缓行。至肩井时,银线骤然抽动,自心俞直扑灵台。他左手猛然收紧,剑纹暴涨,自臂骨裂出三道蓝痕,如剑刻。剑意逆冲,将银线逼回膻中。

一次反扑,已被压制。

他未停,继续引气。识海中剑典经文逐字清晰,每一句皆与自身经脉对应。他不再读,而是“见”——见灵力如何流转,见关隘如何开启,见破境之门如何由闭转启。

然而随着修炼加深,体内灵力波动加剧,银线再度苏醒。这一次,它不再缓行,而是如毒藤缠绕心脉,每一次搏动都带出一丝黑气,渗入识海。

幻象浮现。

黑暗中响起低语,非耳闻,而是直接烙于神识:“你本可为王……何必执剑?剑不能救你,剑只会引你入劫。”

是堕仙之音。

剑典经文在识海中扭曲,字字化为血纹,组成裴仲的脸。他握剑的手未抖,但识海震荡,玉枕关隘出现裂隙,灵力将泄。

他左手三指猛按剑柄,冰蓝剑纹自胸骨裂出,如剑脊贯穿全身。剑意爆发,将黑气逼出识海。他心中默念四字:“剑即天命。”

音落,识海澄明。

剑典复现,玉枕关隘愈合,灵力归位。

他睁开眼,嘴角溢血,滴落在石案边缘。他未擦,只将指尖蘸血,临摹剑典最后一段残文——“心开一隙,万劫归刃”。

血痕落纸,掌心血痕骤然剧震。银线竟反向游动,自膻中退回命门,仿佛畏惧此八字。而血摹之字,在残缺处隐隐浮现半笔钩划,与铭文背面纹路完全吻合。

他顿悟。

“心开一隙”,非指破境时留有余地,而是主动迎劫,以心为口,纳劫入体。

“万劫归刃”,非避劫,亦非抗劫,而是以剑心为刃,将天劫、人祸、心魔、堕仙之力,尽数斩入道基,化劫为基。

破境不在无劫,而在劫中立心。

他缓缓起身,将剑典残篇收入袖中。断剑“孤光”入手,剑脊铭文与血痕共振,银线彻底蛰伏于命门,再无动静。

他盘膝再坐,灵台前所未有的清明。道基已满,经脉如剑刃打磨至锋,只待引气冲关。

他开始最后一次推演。

少阳起,风池过,玉枕开。龙气为引,天地灵气为流,二者交汇于灵台,凝而不散。破境之机,将在三息内完成。逆灵阵若要干扰,必在玉枕开启瞬间施术,扭曲灵气归途。

但他已有应对。

他将以剑心通明预判阵法波动,在灵气被篡前,提前闭合玉枕,暂缓破境。待阵法失效,再重启关隘,一气贯通。

此非被动避阵,而是以剑心夺回时机主宰。

他睁开眼,石室依旧昏暗,但识海已如剑出鞘,锋芒毕露。

他起身,走向石壁。壁上刻着东岭地形,乃他自外务堂残符中推演出的逆灵阵分布图。他以指尖点在阵眼位置——正是东岭断崖中央。

三日后,试炼开启,各峰弟子将入东岭争夺试炼令。他只需踏入阵中,便可借众人灵力波动为掩护,悄然引气破境。逆灵阵专为他设,必锁定其灵机。但若他灵力轨迹与他人重叠,阵法将无法分辨主客。

他将借他人之气,乱其阵眼。

他将让逆灵阵,为他所用。

他取下“孤光”,横于腰间。剑纹自护手蔓延至鞘口,又缓缓隐去。

他走出石室,石门闭合,不留痕迹。

寒渊峰顶,风起。

他立于崖边,未言,未动。

远处传来钟声,三响,为内门试炼报名截止。

他转身,步入剑阁。

阁中无人。他走向最深处的木柜,取出一枚玉符——此符乃他自外务堂档案中拓下,记录天机阁近期出入记录。他以剑心通明扫过,符面浮现一行新字:“东岭阵眼,子时三刻,灵流归墟。”

时间,正是试炼第二日深夜。

他将玉符收入袖中,手指在剑柄三寸处轻叩两下。

剑未出鞘。

但剑意已动。

他走出剑阁,直赴东岭。

山路蜿蜒,他步伐稳定,每一步都落在石缝之间,无声无息。

抵达东岭入口,守峰弟子见他腰间断剑,未问便放行。

他踏入林中,灵识铺开,瞬间捕捉到七处异常灵机波动——皆为阵法节点。他未靠近,只以剑心记下轨迹。

前行百步,地面微颤。他停下,蹲身,右手按地。

地下三尺,有灵纹流动,正缓缓成形。

逆灵阵,已在激活。

他站起,继续前行。

至断崖边缘,他驻足。崖下雾气翻涌,不见底。他取出一枚石子,抛下。

石子未落到底,中途突然转向,斜飞入崖壁裂缝。

他眼中寒光一闪。

阵法已成,灵流扭曲。

他转身欲走。

就在此刻,掌心血痕猛然一跳。

银线自命门暴起,直冲灵台。

他左手三指瞬间按上剑柄。

冰蓝剑纹自腕骨炸开,沿经脉逆行。

银线与剑纹在膻中相撞,皮下裂开细纹,血丝渗出。

他未退,未呼。

只将“孤光”横于胸前,剑尖指地。

剑脊铭文亮起,与血痕共鸣。

银线颤抖,缓缓后退。

他站在断崖边,左手紧握剑柄,血从袖口滴落,砸在崖石上,绽开一朵暗红。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