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萧景琰将“孤光”归鞘,察觉到袖中半枚玉符突然发烫,且远处钟声响起,召集令传来,他决定先回寒舍处理一番,再做打算。回到寒舍,银光顺着腕骨攀行,如针尖刺入血脉。
萧景琰盘坐寒舍,左手三指按在“孤光”剑柄三寸处,冰蓝剑纹自指节浮起,沿手臂蔓延至肩。他闭目,识海澄明。
【剑心通明】开启。
那缕银光并非灵力,亦非妖气,而是沉埋极深的剑意残丝,带着锈蚀般的冷意,直指峰后。掌心血痕随之搏动,与袖中玉符共振,每一次震颤都像有断刃在骨缝中刮擦。
他睁眼,起身。
萧景琰收手入袖,转身迈步。心中却惦记着袖中玉符的异动以及即将到来的剑心台测验,他决定先回寒舍稍作调整,再前往剑心台。
剑台测验尚有两日,巡山弟子每半个时辰轮换一次,携带照灵镜扫视禁地方圆。他推门而出,夜风未起,脚步落在青石道上,无声无息。
行至试剑坪边缘,他抽出“孤光”,剑未出鞘,以剑柄轻击地面三次。灵力震荡自石缝扩散,向东麓偏移。远处树影微动,两名巡山弟子立刻转向东侧,低声交谈几句后疾步而去。
他趁机踏进雾障。
寒渊峰后,剑冢禁地入口被浓雾封锁,雾中浮着无数细小剑影,如尘埃般旋转。这是历代寒渊峰弟子战损佩剑的归葬之所,剑气交织成网,任何灵力波动都会引发群剑共鸣。
他屏息,运转“断雪”收势之法。
剑意逆冲膻中,经脉寒缩,灵力如死水沉渊。他缓步前行,身形几近无感。剑影掠过衣角,未起反应。
雾障渐稀,眼前出现一片荒林。地面插满残剑,锈迹斑驳,剑尖朝天,排列无序却暗合杀阵。风穿剑隙,发出低鸣。
他刚踏进一步,地面骤然震动。
一道黑影自剑林深处扑出,四足落地无声,脊背隆起如刃,通体漆黑,唯双眼泛着幽蓝冷光。影脊玄狼,以剑意为食,专猎擅剑之人。
它未立刻进攻,而是绕行半圈,尾尖微扬,露出一截骨刃般的刺钩。
萧景琰不动,右手按剑。
玄狼三扑,第一扑虚晃左翼,右爪横扫,他借【剑心通明】轨迹预判,侧身拔剑以“裂雪”式挑断其发力筋络;第二扑地裂突袭,他旋身剑柄横挡借力跃起;第三扑尾刃绞杀,他以剑脊压旋转轴心,使其失衡,趁机剑柄猛击其颈侧大脉,玄狼败退。
它低伏,尾钩高扬,幽光暴涨。
他未追击,收剑归鞘,转身步入剑林深处。
残剑渐稀,地面出现三座断裂石碑,呈三角立于中央空地。碑面刻痕模糊,唯中央一座,碑首裂口处嵌着一道锈迹,形状与“孤光”断口完全吻合。
他走近,掌心血痕灼烫。
碑面浮出暗纹,如锁链缠绕,寒气逼人。非寒渊峰主血脉,不可触碑。他右手抬起,血珠自疤痕渗出,滴落碑心。
血光蔓延。
锁链纹路逐一断裂,碑面裂痕中渗出黑气,又被血光压制。三声轻响,封印解除。
他伸手触碑。
刹那,识海炸开。
幻象浮现——大雪纷飞,天地皆白。他浑身浴血,左臂断骨外露,右手紧握“孤光”断剑,剑尖插向一座石台。台下封着一物,黑气翻涌,似有巨影挣扎。他咬牙,将剑彻底插入,碑文浮现:“断己者,方可断劫。”
记忆戛然而止。
他跪地,喉头一甜,鲜血喷出,染红石碑。幻象虽短,却真实无比。那雪夜,那伤,那封印的动作,皆非虚妄。
他缓缓抬头,望向中央石台。
台面早已碎裂,唯余半截剑槽,形状与“孤光”完全契合。他拔出断剑,尝试嵌入。严丝合缝。
剑入槽瞬,袖中玉符剧烈震动,咔的一声,彻底裂开。内里露出半枚剑形铭文,材质如骨非骨,其上刻满细纹,与“孤光”剑脊纹路完全一致。
他取出铭文,与断剑对接。
嗡——
剑身微鸣,一道沉寂已久的剑意自铭文中苏醒,顺着剑脊流入他手臂。他识海震荡,更多碎片闪现:一座血池,池中浮着半具龙尸;一间密室,案上放着一本《治世要略》;一张脸,儒雅含笑,袖中藏着鎏金短刃。
他猛地闭眼,强行切断识海连接。
冷汗浸透衣襟。
他收起铭文,将“孤光”重新归鞘。剑柄落定,指尖触及剑脊,那缕银光仍未消散,反而更深地钻入血脉,直通心脉。
他站起,转身欲离。
刚行三步,背后石碑突然发出裂响。
他回头。
中央碑面,那句“断己者,方可断劫”正在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六个新浮现的古篆——
“剑主归位,封启将至。”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