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育儿室泛着淡蓝色的夜灯光晕,我盯着天花板上旋转的星图投影,猎户座的腰带在瞳孔里拉出细长的光轨,像被拉长的银线。距离仙女星系与银河系的引力涟漪抵达,还剩1585天,这个数字像嵌在意识里的电子钟,每过24小时就精准跳变一次,带着机械的冷酷,不允许任何侥幸。我蜷起手指,感受着骨骼密度强化后的细微震颤,这具躯体的肌肉力量仅能达到完美碳基的47%,算不上强悍,但指尖掠过皮肤时,毛囊细胞已能精准调节辐射反射率,在月光下泛出珍珠母贝般的虹彩,这是基因改造留下的印记,也是生存下去的底气。
我想看看自己的身体的进展,量子态意识自动调出身体参数「营养转化效率98.7%」。消化系统将林夏准备的高能营养膏分解为高能态能量的效率,比预设值高出12个百分点;红细胞里的微型量子终端正以每秒37次的频率修复辐射损伤,那些由完美碳基生物技术蓝图改良的基因序列,已在我身体里的碱基对中扎下根,像在陌生土壤里成活的幼苗。最让我满意的是记忆分区能力,短时记忆像闪存般快速迭代,能清晰记下陈砚实验室里随手丢弃的公式草稿,连墨迹晕染的边缘都不放过;长时记忆则如深冷存储器,将118层世界的月核结构完整封存,哪怕是晶格上最细微的瑕疵,都能在意识里精准复现。
可我的焦虑也随之而来,之前所有关于科技精进的努力,都像投入死水的石子,连一点像样的波澜都没有。
育儿室的全息新闻正播放华夏联盟的月球探测计划听证会,画面里的议员们为「是否为重启氦三开采而冲击月球基地」争论不休。全息投影的月球模型上,3号反应堆的熔毁痕迹像道丑陋的伤疤,刺眼地横在上面。我默默数着他们的发言时长,反对者用了11分37秒强调对抗会出现的风险,支持者花了9分21秒陈述能源短缺和推动地球逃离公转轨道的刚需,却没有一个人提及,我经由陈砚传达出去的氘氚聚变发动机的高效能技术,那些被我悄悄灌输进陈砚潜意识的知识,至今仍沉睡在实验室的草稿纸堆里,蒙着灰尘,无人问津。
「又在发呆?」林夏的声音突然在门口响起,她端着温热的营养剂走进来,白大褂上还沾着染色体染色剂的紫斑,像不小心溅上的墨水。我转过头,看着母亲眼底的红血丝,为了推动「自然受孕胚胎保护法案」,她已经连续三天泡在生物伦理委员会,连轴转的疲惫藏都藏不住。「今天看系统报告,你的小腿骨又长了0.3厘米。」她坐在床边,指尖轻轻划过我的脚腕,那里的皮肤自动调节反射率,映出她瞳孔里的倦意,「真奇怪,明明按标准剂量喂养,你却像吸收了双倍的能量。」
我眨了眨眼,让视网膜泛起无辜的水光,我没法告诉她,那些超额的能量供给,我一点都没有浪费。一半用于日常消耗,维持躯体发育,一半则转化为还用不到的高能级能量存储起来,留待未来再次尝试躯体能量化时使用。这是我的秘密,也是再次逃跑的资本。
我的焦虑在深夜里发酵,当陈砚的鼾声从隔壁传来,我悄悄起身,赤足踩在微凉的地板上,凉意顺着脚底爬上脊背,让混沌的意识清醒了几分。走到窗边,望着华夏联盟的能量屏障在夜空划出的青光,那道由碳纳米管编织的光幕,防御级别还停留在抵御等离子炮弹的阶段,面对即将到来的恒星级热辐射冲击,不过是一层一戳就破的薄纸。更远处的太空港,只有三艘老旧的货运舰在缓慢装卸物资,舰体上的量子通信天线早已过时,连在月球同步轨道保持稳定通讯都无法保障吧。
「需要加快速度!」我对着玻璃上的倒影低语。这具身体的神经传导速度虽已超越这个世界的人类极限,可推动文明前进的齿轮,却像锈住了一样被卡得死死的。陈砚的发动机蓝图被束之高阁,理由是「超出当前工业水平」,林夏的碱基序列研究刚有突破,就被自由联合体的间谍卫星盯上,被迫放慢进度。而我,困在相当于四岁孩童的躯壳里,孱弱得连陈砚实验室的阻尼门都推不开,只能眼睁睁看着时间流逝。
月光突然在地板上投下扭曲的光斑,我抬头,看见能量屏障的青光泛起涟漪,我的量子视野里,是自由联合体的侦察卫星又在试探防御边界。我立刻调动毛囊细胞,将体表反射率调至最低,整个人像融入阴影的墨滴,悄无声息地隐在窗边。同时,量子态意识沉入网络,顺着量子隧穿效应溜进联盟数据库,像潜入无人值守的仓库,搜寻着关键信息。
战争风险评估报告的红色字体刺得我眼痛,喜马拉雅缓冲区的对峙已持续187天,双方在近地轨道部署的粒子束武器,都足以摧毁对方的通信卫星,战争像一道鸿沟,横在人类与生存之间,也横在我与逃亡之间。
「1585天...」我蜷回床上,感受着红细胞里的微型量子终端在血管里缓慢流动,它们正徒劳地修复着我因为焦虑而出现紊乱的组织细胞。我想起上层世界的月面,那时的我在陨石坑里看着地球缓慢转动,时间虽紧迫,却有明确的方向,而现在,我像困在玻璃罩里的蜂鸟,翅膀扇得再快,也冲不破这层名为「时代局限性」的壁垒,只能在原地挣扎。
凌晨三点,陈砚的实验室突然亮起灯光,我的量子视野瞬间捕捉到熟悉的画面,父亲又在熬夜修改核聚变发动机蓝图。我悄无声息地溜出育儿室,赤脚踩过走廊的声控灯感应区,灯光随我的步伐次第亮起又熄灭,像追逐着一道转瞬即逝的影子。
实验室的全息投影里,十二面体空腔的模型正在缓慢旋转,只是参数被改得面目全非,陈砚抓着头发低吼,「强核力共振频率怎么可能稳定在这么低的赫兹...」他手边的咖啡杯已经空了三个,草稿纸上的公式被划得乱七八糟,却始终卡在这个节点上,那是我故意留下的「认知通道」,需要结合他的暗物质研究才能破解,我想以此倒逼他将两项研究结合,加速技术落地。
我突然伸手,指尖轻轻点在全息图的一个节点上。那里的频率参数立刻跳变为58.3赫兹,模型瞬间稳定,等离子体在十二面体空腔里形成完美的能量闭环,像被驯服的猛兽,温顺地按照预设轨迹流动。陈砚愣住了,转头看着我那双映着蓝光的眼睛,突然想起三个月前那场诡异的梦境,星云中的实验室,自动组合的跃迁公式,还有我脱口而出的「能量不够」。
「一凡...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他的声音发颤,眼神里满是震惊与疑惑。
我没有回答,只是缩回手,转身走向门口,我的量子视野「看」到他的神经元在剧烈放电,那些沉睡的知识碎片开始苏醒,像初春的冰面裂开第一道缝隙。这样就够了吗?远远不够!知识再多,也挡不住热寂的洪流,就像我难道不强吗?最后不也只能仓皇而逃,祈求能顺利越过下一层世界的隔膜。
回到育儿室时,窗外的能量屏障已恢复稳定的青光,我躺在床上,看着意识里悬浮的1585天倒计时,虽然焦虑没有减少,但心里多了一丝笃定,就像种子在土壤里积蓄力量,看似静止,实则每分每秒都在扎根、生长,渴望着突破束缚的那一天。
而我,也该做些更有效的事情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