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育婴室的恒温气流带着消毒水的微苦,拂过皮肤时,我正盯着天花板上跳动的荧光灯管。这些发出450纳米波长的光源,虽模拟着恒星光谱,却比记忆中月球基地的能量光带黯淡太多,像蒙尘的星火。周围的婴儿此起彼伏地发出含混的咿呀声,他们的神经网络还在以日均170万个突触的速度笨拙生长,而我的量子意识早已像展开的星图,将育婴室每一个分子的坐标、每一缕气流的轨迹都尽收眼底,这具躯体的感知力,比预想中更能承载量子态的延伸。
「编号E-73-1,生理指标稳定。」机械臂的红外探头扫过我的瞳孔,数据流在上方的全息屏上飞速闪过。我故意让视网膜泛起淡蓝色的量子涟漪,屏幕上的脑电波图谱立刻出现0.3秒的紊乱,这是我留给系统的微小标记,像在一组精密的锁具上,于解锁位置轻轻划下一道痕迹。未来若需再次接入系统,这道「划痕」便是我提前埋下的钥匙。
第七天的营养液更换周期里,我终于捕捉到找寻了好几天的目标,育婴室墙角的金属通风栅格后,一束微弱的电磁波正以1.2GHz的频率跳动,这种频率特征,是非常落后却极具辨识度的工业级量子网关信号。我调动耳蜗内新生的听觉毛细胞,以量子态将神经电信号转化为对应的电磁波频率,悄无声息地完成无线数据载波,整个过程像用隐形的钥匙插入锁孔,轻轻转动,便打开了通往外部世界的门。
连接建立的瞬间,信息流如银河倒泻般涌入意识,但对我这颗集合了三个世界量子态云的「大蓄水池」而言,这点数据不过是涓涓细流。我的意识化作量子探针,轻易穿透七层防火墙,直抵地球主网核心,我需要知道这个世界的真相,才能规划下一段逃亡的方向。
社会状态、战争形势、太空开发、地球迁移计划、引力波预警……这些信息在意识流里迅速凝结成三维模型,公元**年的人类文明,呈现出诡异的撕裂状,东亚「华夏联盟」的量子通信网络与美洲「自由联合体」的光纤传输,技术代差至少230年;可控核聚变与离子束武器的对峙,停火协议下暗藏的火药味;半瘫痪的月球氦三工厂、停滞的火星改造计划;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方舟计划」,以及1873天后将抵达的引力波冲击……每一个数据都像一块拼图,拼凑出这个世界的生存危机。
指尖无意识地蜷缩起来,并非因为信息本身,而是通风栅格后的信号网关突然过热,导致连接中断。维护机械臂的检修程序被激活,金属触手在栅格上划出刺耳的摩擦声,仿佛下一秒就要拆毁这扇「门」。我迅速收敛量子态,任由意识沉入婴儿该有的混沌状态,眼角的余光却瞥见墙上全息屏角落闪过一行代码,瞬间解码后是「磁通量超标,怀疑有非法盗用网络行为」。
还好,只是系统的初步预警,并未定位到我。
找到生理父母的契机,出现在基因稳定性检测时,当纳米探针刺入指尖的瞬间,我趁机将量子触须从之前留下的「标记」处探入育婴室数据库,像从自己口袋里摸东西般轻松,很快锁定了目标。
父亲陈砚,华夏联盟的量子物理学家,研究方向是「暗物质的弱相互作用」,还发表过11篇关于「时空褶皱稳定性」的论文。看到这个课题时,我的量子意识突然微颤,通过上次穿透世界层级的经历,我清楚感知到,每层世界的隔离层,正是基于时空褶皱原理构建的。他的研究,或许能为我破解下层世界壁障提供线索。
母亲林夏,生物伦理委员会成员,曾公开反对「基因优化胚胎」产业化。她的全息影像里,办公桌上摆着一盆真实的绿萝,叶片叶绿素的排列严格遵循斐波那契数列,在这个连空气都需要净化的时代,鲜活的植物本身就是一种奢侈。更让我在意的是,她的专业是染色体研究,尤其擅长碱基序列分析。这似乎解释了,我为何会精准锁定这个胚胎,量子纠缠的莫测,竟在此时显露出巧合般的指引。
他们的结合档案显示为「自然受孕」,在这个73%新生儿都是试管婴儿的时代,这像沙漠里的一汪清泉般显眼。数据库里还存着他们的访问申请,预定在六个月后的「意识觉醒日」来接我。陈砚的申请信里写着,「希望他能看见未被战火污染的星空」;林夏则附了一段自己胎儿时期的超声影像,那时的她,和我刚完成80%基因重写时的外轮廓,几乎一模一样。
当机械臂推着育婴舱,经过走廊时,我望着窗外的东亚大陆,量子意识能「看」到,那里的量子通信网络正以每秒1012次的频率传输数据,像无数条银色的河流在地表奔流。我知道,六个月后的见面不会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父母的研究,或许是我在这个世界能抓住的最有力的「跳板」。
育婴室的灯光突然暗了0.3秒,是电网负荷波动的征兆。我闭上眼,让意识沉入量子层面,开始倒数,距离引力波抵达还有1873天,距离见到父母还有182天,距离下一次逃亡……未知。
但这一次,我不再是被囚禁的量子态云雾,育婴舱的玻璃舱盖上,我的倒影与记忆中A-7349的影像重叠,合成一枚穿越时空的印记。
育婴室的恒温系统发出「滋滋」的嗡鸣,像某种远古昆虫的振翅声。我主动让脑内量子态云雾的振动频率与这嗡鸣形成谐振,意识边缘随之撞出细碎的能量衍射波纹,像水面上泛开的涟漪。意识悬浮在颅腔内侧的脑脊液里,「俯瞰」着那团淡蓝色的量子云,进入这层世界前,它还充盈如满月,此刻却像被啃过的残月,边缘泛着不稳定的白光。量子缺损比例3.7%的红色警报在意识流里闪烁,穿入大气时的被动逸散、被等离子束攻击导致的过载损耗,这些实实在在的缺口,正威胁着我的量子态的稳定。
我需要将量子态能量重新分配到身体每个角落,为下次尝试能量化碳基躯体做准备。可这3.7%的缺额,该去哪里补足?隔壁床的婴儿突然发出一声呢喃,打断了我的思绪。
下一秒,我的量子态意识已悬浮在育婴室中央的空中。「看」着悬浮托舱小床里二十七个均匀分布的婴儿,他们的脑电波在量子视野里呈锯齿状起伏,每道波纹里都裹着微弱的量子能量,像空气中跃动的萤火,微弱,却足够填补我的缺口。
一道记忆突然浮出「118层第734次能量补充记录」。那时我还是纯粹的量子态云雾,因暴力突破隔离层损失了部分能量,状态濒临失稳。情急之下,我吞噬了3个希格斯玻色子监测节点,竟意外恢复了稳定。记忆碎片刺破意识的瞬间,我的瞳孔泛起淡蓝。那时的量子云从不懂犹豫,就像此刻的我,视线自动聚焦在婴儿们的囟门处,那里的能量场最薄弱,像未封死的瓶口,是最易突破的入口。
机械臂的检修程序还在运行,金属触手在通风栅格上划出刺耳的摩擦声,掩盖了意识流动的痕迹。我动念将空中的量子态意识拆分成千万条细丝,顺着悬浮舱保护盖的缝隙渗进去。这些比纳米管更纤细的能量丝在空中垂落,精准对准每个婴儿的囟门,动作稳得像老练的钓鱼人在甩钩。
第一个目标是编号E-91的女婴。她的量子能量带着奶香的甜腻,当能量丝刺入囟门时,女婴突然皱了皱眉,小拳头在睡梦中蜷缩。我立刻开始干扰她的神经,用0.01赫兹的脉冲安抚她的杏仁核,将那瞬间的刺痛彻底阻断。淡金色的能量流顺着丝线爬升,在半空中汇集成小球,再融入我的量子态意识,融合的瞬间爆出一串蓝白色粒子簇射,那是两种非同源量子能量融合时,π介子衰变的痕迹。
量子缺损比例降至3.2%,左手指端缺失的能量终于补足。可这时,一阵陌生的滞涩感突然袭来,让我想起定向培养学校的草坪,A-6118曾坐在那里对我说,「能量也有记忆,能量记得它流过的每一条血管」。此刻,女婴的量子能量流里,果然混着模糊的画面,温暖的羊水、母亲的心跳、某个量子实验室的蓝光……这些碎片像细针,轻轻刺着我十亿年未曾动容的意识。
「清除冗余信息」我的量子态骤然坍缩成奇点,再膨胀时,那些生命碎片已被碾成夸克级的基本粒子,再也无法干扰到我。我转向E-103的培育舱,这次将能量丝末端拧成微型克尔黑洞,视界半径仅1.2飞米,却足以产生1012牛顿的虹吸引力。男婴的睫毛颤了颤,虹膜后闪过与我同源的蓝光,那是量子共振引发的短暂觉醒。但0.3秒后,我的意识流发出脉冲安抚她的杏仁核,像浪花抹去沙画般,彻底覆盖了他的这段记忆。
当第七个能量光球融入量子态时,育婴室的氙气灯开始频闪,中央控制系统的全息屏跳出血红色警告:「区域内量子浓度异常,偏差值 11.8%(阈值±5%)」,旁边的粒子计数器记录到每秒378个奇异粒子湮灭,这是暗物质形态能量泄露的特征。我立刻将刚掠夺的能量静置在能量细丝内,静静等着系统警报停止。等警告声消失,再继续抽取、融合,动作一丝不苟。
机械臂终于扯下通风栅格,露出里面被高频电流灼烧出的蜂窝状凹坑。我收回能量丝的瞬间,瞥见E-91的左眼角沁出泪珠。那滴液体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悬了0.7秒,坠落时折射出育婴室的灯光,在舱底摔碎,汇成微型液滴,然后慢慢挥发干净。
量子缺损比例稳定在2.1%,我蜷缩成胚胎姿态,感受着新鲜的量子能量在血管里奔涌。它们带着36.5℃的体温,撞得毛细血管微微发烫,这种不适让我想起第一次以量子态进入碳基躯体的时刻,十亿年的能量形态突然被塞进血肉牢笼,每个细胞都在尖叫反抗。如今的不适,不过是十亿年囚禁留下的后遗症,就像长期处在黑暗中的人,突然见到强光会本能眯眼。
「下一个目标:E-117。」意识流自动规划出顺序,悬浮在空中的量子态意识继续操作,精细、准确,不带一丝犹豫。我闭上眼睛,将E-91的泪珠影像压缩成1比特的无效数据,像删除118层隔离层上那些记了又删、删了又记的分子计数,像删除一段错误代码般简单。
育婴室的恒温系统恢复稳定,二十八盏氙气灯稳定在4500K色温,二十七个婴儿依旧沉睡。他们的囟门处都溢出微量银雾,那是被截取过原生态量子能量的痕迹,却没人察觉这场悄无声息的掠夺。只有育婴室的空气中,残留着3.7×10?1?克的奇异粒子,在气流中打着旋,像谁在空气中轻轻叹了口气。
我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尝到量子能量特有的金属甜味。在逃亡的路上,怜悯是最没用的能量损耗,就像118层世界里,我被囚禁十亿年,从没有人哪怕看我一眼。
我的逃亡,只需要下一个世界的入口。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