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刚刚被战火洗礼过的炼油厂区内,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工业委员会的专家们已经在此不眠不休地奋战了数个昼夜。
刺骨的秋风卷着煤灰和金属粉尘,刮在每个人布满油污的脸上。
却丝毫无法吹散他们眼中的灼热。
在化工专家团队负责人高华的指挥下。
第一座融合了2025年工艺流程优化思路的土法炼油锅炉,终于达到了点火标准。
它由原本的老旧设备改造而来。
管道和阀门都闪烁着新焊接的痕迹。
像一个缝缝补补却被寄予厚望的巨人。
总工程师秦振华也亲临现场。
他头戴安全帽,目光紧紧锁定着锅炉的压力表。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这一炉油,关乎的不仅仅是燃料。
更是整个穿越辽宁的工业心脏能否重新搏动的关键。
各单位注意!准备点火!
高华的声音通过一个手持扩音器传遍了整个厂区。
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颤抖。
点火!
随着一声令下,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人拉下了巨大的电闸。
沉闷的轰鸣声自锅炉深处传来。
随即,一股灼热的气浪翻滚而出,烟囱冒出了滚滚黑烟。
锅炉,成功点燃了!
人群中爆发出短暂的欢呼。
但所有人的目光很快又聚焦到了出油口的管道上。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等待显得格外漫长。
终于,在一阵咕嘟咕嘟的声响后。
一股黑黄色的、极其黏稠的液体从管道末端艰难地挤了出来。
散发着一股硫磺和杂质混合的恶臭。
液体落在铁桶里,溅起的不是油花,而是一团团半凝固的膏状物。
现场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
刚才还满怀希望的脸庞,此刻都写满了错愕与失望。
一名年轻的工程师用铁勺舀起一点样品。
只看了一眼就下了定论。
高工,不行!杂质含量太高,十六烷值低得离谱。
这连最低劣的船用重油都算不上。
要是灌进发动机,不出十分钟就得熄火,还会留下一堆清不掉的积碳!
怎么会这样?我们的流程模拟明明是可行的!
另一个技术员懊恼地捶着自己的脑袋。
高华的脸色也变得无比难看。
他快步上前,亲自检查了油品,心中一沉。
问题比他想的还严重。
我就说,这些1931年的破铜烂铁根本不行!
一名工程师终于忍不住爆发了。
高工,秦总工,我建议推倒重来!
我们有2025年的设计图纸,哪怕是简化版,只要给我们足够的时间和材料,一定能造出合格的分馏塔!
他的话立刻引起了争论。
推倒重来?你知道那要多久吗?一个月还是两个月?前线的飞机和坦克等得起吗?
另一人立刻反驳。
我们的任务是在现有基础上解决问题,不是来这里搞理想化的工程设计的!
在错误的道路上跑得再快有什么用?这就是在浪费宝贵的时间!
那你现在有什么好办法?
争吵声越来越大,团队内部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失败的阴影和巨大的压力,让这些天之骄子们都乱了方寸。
都别吵了!
一声苍老但中气十足的断喝让所有人安静下来。
众人循声望去,说话的是团队里年纪最大的徐工。
徐工是国内石化领域的泰斗,这次也随队穿越了过来。
这几天他话不多,总是在各个设备之间默默地测量、记录。
他走到黏稠的废油桶旁,用手指捻了捻,又闻了闻。
缓缓开口:思路没错,错在我们的心太急了。
他看向那群年轻的工程师。
我们想用一口锅,就蒸出一桌满汉全席。
想用一个简单的蒸馏锅炉,一步到位地分离出我们想要的柴油。
这在2025年有精确的催化剂和温控系统或许可以。
但在1931年,用这些傻大黑粗的设备,就是天方夜谭。
秦振华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徐工用一根铁棍在满是灰尘的地上画起了草图。
我们的现代工艺,好比用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做精细分离。
现在我们手里只有一把板斧。用板斧,就得有板斧的用法。
他一边画一边解释。
我们不能指望一步到位,但可以分步走。我管这个叫降维玩法。
油页岩加热后产生的油气是混合物。
我们把从锅炉出来的总管道拉长,每隔一段距离就让它强制降温一次。
可以用水冷,也可以直接暴露在空气里。
利用不同馏分沸点不同、凝结温度也不同的原理。
让它们在不同的站点被分离出来。
第一段,温度最高,最先凝结流出来的是最差的重油和沥青。我们不要,直接排掉或者烧掉。
第二段,温度稍降,出来的是稍好一些的油。我们收集起来,可以给锅炉当燃料。
等到了管道末端,那些最不容易凝结、最轻的部分,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
虽然纯度肯定还不完美,但绝对比现在这坨东西强百倍!
我们再建几个简易的木炭过滤池,把末端的油品再筛几遍。
这样一来,得到能让卡车跑起来的粗柴油,绝对没问题!
徐工的一席话,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众人脑中的迷雾。
在场所有工程师,无论是年轻的还是资深的,全都恍然大悟。
是啊,他们一直试图在1931年的躯体上,强行安装2025年的大脑。
却忘了改变思路,用21世纪的知识去解决19世纪水平的问题。
这套分段冷却、多级过滤的方案,技术上毫无难度,简直巧妙到了极点!
天才!这个思路简直是天才!
高华激动地一拍大腿。
老前辈,您真是我们的定海神针!
秦振华也紧锁的眉头也舒展开来。
他当机立断:就按徐工的方案办!马上动手改造,要人给人,要物给物!
我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天黑之前,我要看到新的管道架设起来!
命令一下,刚才还争吵不休的团队立刻爆发出惊人的行动力。
希望重燃,所有人心中都憋着一股劲。
焊接的火花再次四溅,金属的敲击声响彻厂区。
数小时后,一条蜿蜒曲折、布满了临时水冷夹套和简易阀门的新管道。
出现在众人面前。
当锅炉再次轰鸣,所有人的心又一次提到了嗓子眼。
这一次,随着油气流过长长的管道,奇迹发生了。
第一段出口,流出的是漆黑黏稠的废油。
第二段,油品颜色变浅。
当油气最终抵达管道末端的过滤池时。
经过层层过滤,一股深褐色、但明显清澈了许多的液体。
带着刺鼻却纯粹的燃油气味,缓缓流出!
出油了!是清的!不知是谁喊了一声。
整个炼油厂瞬间沸腾了!
高华立刻让人取样测试。
片刻后,他高举着手中的测试瓶,用尽全身力气嘶吼道。
成了!初步检验,完全达到军用卡车的使用标准!
噢——!
欢呼声响彻云霄。
工程师们、工人们,不分彼此地拥抱在一起,又笑又跳。
许多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秦振华快步走到一辆早已待命的军用卡车旁。
亲自接过第一桶油,郑重地对司机说。
加满它!让我们听听,用咱们自己炼的油,这钢铁猛兽的咆哮声!
油料注入,司机跳上驾驶室,转动了钥匙。
咔……咔哒……发动机发出了两声无力的咳嗽。
所有人的心又悬了起来。
突然!
轰——嗡嗡嗡!
伴随着一股浓厚的黑烟喷出。
卡车的引擎发出了一阵前所未有、强劲有力的轰鸣!
那声音雄浑而稳定。
像一头苏醒的雄狮,向世界宣告着它的力量。
这咆哮声仿佛一剂强心针,注入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脏。
秦振华站在震动的卡车边,紧紧攥住了拳头,眼眶微微泛红。
这来之不易的黑色血液。
终于开始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重新流淌。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