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完屋里的活,日头已经挂在头顶。许强拍了拍身上的灰尘,看向还在收拾剩布料的阎解成:“走,今儿不凑活,带你去‘老李家饭馆’吃点热乎的,昨天那羊肉锅子没吃够,今儿换个口味。”
阎解成一听“老李家饭馆”,眼睛立刻亮了——那是街口口碑最好的馆子,平时他只敢路过看一眼,赶紧放下手里的布,跟着许强往外走。
饭馆不大,进门就是柜台,墙上用毛笔写着红底黑字的菜单:猪肉白菜饺子(8分钱/两,需粮票)、炒花生米(1毛钱/盘)、鸡蛋汤(5分钱/碗),旁边还贴着张黄纸,写着“不准打骂、欺负顾客,文明经营”的标语。屋里摆着四张方桌,每张桌配四条长凳,这会儿只坐了一桌客人。
许强拉着阎解成坐在靠近窗户的桌前,刚坐下,一个穿蓝布袄、梳着齐耳短发的妇人就过来了,手里拿着个小本子:“两位要吃点啥?”
“两碗猪肉白菜饺子,各要三两,再来一盘炒花生米、一碗鸡蛋汤。”许强报完菜,又补充一句,“饺子醋多放点儿,我这兄弟爱吃醋。”
阎解成被说得脸一红,挠了挠头,妇人笑着应下,转身去后厨下单。
等菜的功夫,许强倒了杯热水推给阎解成:“你在木器厂打零工,一个月能赚多少钱?”
阎解成端着杯子,叹了口气:“也就十块八块的,活多就多赚点,活少就没收入,一点都不固定。我跟于莉说好过年后领证,可彩礼、酒席都要花钱,我这心里慌得很。”
许强点点头,趁后厨还没上菜,压低声音说:“我哥许大茂在放映科,最近缺个帮忙维护放映机的人。不用你当正式徒弟,跟着学技术就行,我跟我哥说好了,一个月给你补五块钱。以后科里要是有临时工名额,我再帮你争取,你看怎么样?”
阎解成猛地抬头,眼睛瞪得溜圆:“真……真的?我能去放映科?”他会修自行车,懂点机械原理,可从来没想过能进轧钢厂上班,还是跟许大茂学技术。
“当然是真的。”许强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修自行车那么利索,维护放映机比修自行车简单,肯定一学就会。就是前期得辛苦点,跟着我哥跑几次下乡放映。”
阎解成赶紧点头:“不辛苦!不辛苦!能学技术还能拿钱,我乐意!”可高兴了没一会儿,他又有点犹豫,“就是我爸……他要是知道我跟许大茂学,会不会不同意?”
“你爸要是知道,高兴还来不及呢。”许强笑着说,“你忘了?三大爷最盼着你们兄弟有正经差事。不过我得跟你说句实在的——你总抱怨你爸抠门,可你想过没?他一个月工资才三十七块五,要养你妈、你们四个兄妹,还得供你弟阎解放上学,不省着点怎么行?”
他顿了顿,想起之前三大妈跟他说的话:“上次三大妈跟我聊天,说去年冬天为了给你凑彩礼钱,你爸晚上去给人补窗户,手冻得全是裂口,连冻疮膏都舍不得买,就用热水泡。你要是能在放映科站稳脚,你爸也能松口气。”
阎解成端着杯子的手顿住了,头慢慢低下去,没再说话——他以前总觉得父亲算计,可从没细想过父亲背后的难处。
这时,妇人端着饺子、花生米和鸡蛋汤过来了,热气腾腾的饺子冒着白气,醋瓶也一并放在桌上。“趁热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两人拿起筷子,阎解成咬了口饺子,醋香混着肉香,可他却没像昨天那样狼吞虎咽,慢慢嚼着,心里琢磨着许强的话。
吃完饭,阎解成要去木器厂接着上工,两人在饭馆门口分开。许强则往轧钢厂走——他跟孙科长约好,今天送这个月的物资。
路过没人的胡同口,许强唤出系统面板,直接点开“基础物资区”:牛肉一金币两斤,市价一斤要1.2元,系统便宜了近一半,他直接买了8斤(4金币);又买了3斤红枣(1金币)——上次听孙科长说,他家孩子爱喝红枣粥,正好送过去。
拎着牛肉和红枣到物资科,孙科长刚从仓库回来,见许强手里的布包沉甸甸的,打开一看,顿时愣住了:“你这牛肉在哪弄的?现在肉铺连猪肉都缺货,更别说牛肉了!”
“托朋友从乡下找的,不是什么难事。”许强笑着把红枣也递过去,“科长,这红枣您拿回去给孩子熬粥喝,补气血。科里要是以后还需要这些物资,您跟我说,我都能弄到,价格还比外面便宜。”
孙科长捏了捏牛肉,新鲜得很,又看了看红枣,颗颗饱满,忍不住点头:“行!以后科里的物资,就多靠你了!”
……
许强从物资科出来,推着科里新配的二八大杠自行车——车架漆黑发亮,车把上还缠着防滑的黑胶布,骑起来稳稳当当。刚到厂门口,就被值班的刘华拦了下来。
“许强,你这自行车借我骑两天呗?”刘华凑过来,手还摸了摸车座,“我丈母娘家在郊区,走路得两小时,骑车快。”
许强摇摇头,跨上车座:“这是科里的公务车,孙科长特意说过,不能外借,我没法给你。”
刘华脸一沉,语气也冲了:“你以前借我矮柜、借我钱的时候挺痛快,现在就当了个破临时工,还跟我摆架子?”
许强没跟他掰扯——原主欠的债他认,但也不能让人得寸进尺。他脚一蹬脚踏板,自行车“吱呀”一声往前滑:“爱怎么说随你,车不能借。”
刘华在后面跳着脚骂:“有你后悔的时候!等你再求我的时候,看我理不理你!”许强没回头,骑着车往四合院走,风刮在耳边,心里却没在意——现在有系统有工作,他早不是以前那个任人拿捏的许强了。
骑车路过百货公司,许强停了下来——门口围着一群孩子,吵吵嚷嚷的。挤进去一看,是个卖手工糖人的老头,手里捏着糖稀,一会儿拉出个孙悟空,一会儿捏个小兔子,糖稀在阳光下泛着琥珀色的光。
许强掏出两分钱,买了个孙悟空糖人,咬了一口,甜得齁人,却突然想起前世——小时候爷爷也总在巷口买糖人给他,孙悟空的金箍棒还能拿在手里玩。他捏着糖人,心里暖暖的,觉得这慢悠悠的日子,比前世天天加班赶方案舒服多了。
又骑了一会儿,见路边有个修鞋摊,师傅戴着老花镜,手里拿着针线,正给一只旧布鞋缝鞋底,针脚密得像鱼鳞。许强放慢车速,看着师傅手里的布鞋,想起自己刚买的新棉鞋,忍不住笑了——日子慢慢好起来了,真好。
回到四合院,刚把自行车停在前院墙角,阎解成就从屋里跑出来,挥着手喊:“强子哥,我爸让你去家里一趟!”
许强跟着他进了三大爷家,屋里飘着淡淡的茶香。三大爷正坐在炕桌边喝茶,手里端着个粗瓷茶杯,见许强进来,赶紧招手:“快来坐!三大妈刚烧的热水,给你倒杯茶。”
三大妈端着茶杯过来,许强接过喝了一口,一股茉莉花香在嘴里散开。“三大爷,您这茶不错啊。”
“托人从南方弄的茉莉花茶,贵着呢。”三大爷笑着,话锋一转,“你上次说有好茶叶,是真的?”
许强点头,知道他是想年底送礼用:“我那有黄山毛峰,比您这茉莉花茶更醇厚,2斤10块钱,市价得13块,我给您算便宜点。”
三大爷眼睛顿时亮了,手里的茶杯都放稳了:“要!明天你就给我带来,我正好给学校校长送点,让他多关照关照解放。”
从三大爷家出来,许强刚走到中院,就看见个熟悉的身影——何雨水拎着个布包,从傻柱家出来,蓝布袄的衣角还沾着点雪。
“雨水,你回来了?”许强笑着打招呼。
何雨水抬头,看见许强,又瞥见墙角的二八大杠,惊讶地睁大眼睛:“许强?你这自行车哪来的?你发财了?”
“哪能啊。”许强摆手,“科里配的,下乡收物资用,不是我自己的。”
何雨水点点头,又犹豫了一下,小声说:“那个……你能不能帮我弄本《教育学》复习资料?年后我要考留校任教,书店里早就卖完了,到处都找不到。”
“行,我帮你找找。”许强答应下来,“下周给你信,要是能找到,就给你送过去。”
何雨水赶紧道谢,拎着布包往胡同口走——她还要去给傻柱买烟,傻柱昨天跟她念叨烟没了。
许强回到后院,肚子有点饿了,索性撸起袖子做饭。他从系统里拿出2斤面粉,倒在搪瓷盆里,加了点温水,揉成光滑的面团,盖上布醒着。又从菜篮里拿出根大葱,切成碎末,加了点盐和香油,拌匀成葱花馅。
等面团醒好,许强把它擀成一张大薄饼,均匀地抹上葱花馅,卷成一个长条,切成小块,再把每块擀成圆饼。
外屋的煤炉还热着,他在锅里倒了点油,等油热了,把圆饼放进去,“滋啦”一声,香味立刻飘了出来。翻了两次面,饼的两面都烙得金黄酥脆,咬一口,外脆里软,满是葱香味。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