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省赛的大门
市赛夺冠的喜悦还未完全褪去,新的挑战就已经悄然来临。作为全市冠军,林溪和江熠所在的队伍获得了参加省赛的资格。
“省赛的难度可不是市赛能比的。“队长李哲在训练室里严肃地说,“全省最顶尖的辩论队伍都会齐聚一堂,我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林溪翻开笔记本,上面已经密密麻麻写满了市赛期间的经验总结和改进建议。自从上次资料被偷事件后,她养成了随时记录和备份的习惯。
“我觉得我们的立论部分还有提升空间。“林溪说,“市赛时我们更多依赖逻辑推理,但省赛评委可能更看重价值升华。“
江熠点头赞同:“没错,而且省赛的辩题可能会更抽象,需要我们有更深厚的知识储备。“
训练室里,大家开始讨论省赛的准备计划。有人建议增加阅读量,有人提出要模拟更多高强度比赛,还有人建议研究历届省赛冠军的辩论风格。
“我有个想法。“林溪突然说,“我们可以建立一个'辩题数据库',把可能的辩题分类整理,提前准备立论思路和案例。“
大家一致同意这个提议。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搜集资料,分类整理,忙得不亦乐乎。
新的对手
省赛的参赛队伍名单公布后,林溪注意到一个熟悉的名字——海州市第一中学辩论队。
“海州一中?“江熠看着名单,眉头微皱,“他们去年是省赛亚军。“
“更重要的是,“李哲补充道,“他们的教练是我的大学学长,非常厉害。“
林溪的好奇心被激发了:“他们的辩论风格是什么样的?“
“非常严谨,“李哲回忆道,“他们擅长从法理和逻辑入手,层层递进,很难找到破绽。“
“看来我们遇到劲敌了。“江熠若有所思地说。
几天后,学校收到了省赛组委会的通知,他们第一轮的对手正是海州一中。
“真是冤家路窄。“训练时,有队员开玩笑说,“不过这样也好,早遇到强敌,我们可以更早进入状态。“
林溪没有说话,她正在研究海州一中去年的比赛视频。她注意到,这支队伍的四辩选手尤其出色,擅长在总结陈词时将比赛提升到价值层面,往往能打动评委。
“我们需要准备更多有感染力的例子,“林溪对队友们说,“单纯的逻辑推理可能不足以击败他们。“
意外的访客
一天下午,训练结束后,林溪在学校门口遇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她的表哥林浩。
“表哥?你怎么来了?“林溪惊讶地问。
“我正好在附近办事,“林浩笑着说,“听说你市赛夺冠了,特地来恭喜你。“
两人边走边聊,林溪得知林浩最近被聘为海州大学的辩论队教练。
“省赛你们的对手是海州一中吧?“林浩突然问道。
林溪点点头,有些惊讶:“你怎么知道?“
“我和他们的教练是朋友,“林浩解释道,“他们确实很强,但你们也不差。记住,辩论不仅是技巧的较量,更是思想的碰撞。“
临别前,林浩送给林溪一本厚厚的笔记本:“这是我多年来的辩论心得,希望能帮到你。“
林溪感激地接过笔记本:“谢谢表哥,我会好好利用它的。“
省赛的挑战
省赛的举办地在省城的一所大学。比赛当天,林溪和队友们早早来到了比赛场地。
“这就是省赛的舞台吗?“第一次参加省赛的王婷兴奋地说,“比市赛的场地大多了!“
林溪环顾四周,心中既紧张又兴奋。她知道,这里聚集了全省最优秀的辩论人才,每一场比赛都将是严峻的考验。
第一轮比赛,他们的对手果然是海州一中,辩题是“网络匿名性对公共讨论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他们抽到的是反方“弊大于利“。
“这个辩题对我们有利,“准备时,江熠分析道,“网络匿名性确实带来了很多问题,我们有很多现实案例可以引用。“
林溪点点头:“但我们不能只列举问题,还要提出解决方案,这样才能让评委觉得我们的观点更有建设性。“
比赛开始后,海州一中果然展现了他们严谨的逻辑和深厚的法理功底。对方一辩从言论自由的角度出发,论证了网络匿名性的重要性。
轮到林溪立论,她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网络匿名性的弊端:
“首先,网络匿名性导致了大量网络暴力的产生。当人们不需要为自己的言论负责时,他们更容易说出伤害他人的话。“
“其次,网络匿名性降低了信息的可信度。在匿名环境下,虚假信息更容易传播,误导公众判断。“
“最后,网络匿名性削弱了公共讨论的质量。没有责任的言论往往缺乏深思熟虑,导致讨论流于表面。“
林溪的立论条理清晰,案例丰富,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在接下来的攻辩和自由辩环节,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海州一中展现了他们强大的逻辑思辨能力,而林溪和队友们则凭借充分的准备和默契的配合,始终占据着主动。
最后,江熠的总结陈词更是将比赛推向了高潮:
“各位评委,各位观众,我们今天讨论的不仅仅是网络匿名性的问题,更是一个关于责任与自由的问题。真正的言论自由,不是可以毫无顾忌地伤害他人,而是在对自己言论负责的前提下,自由表达观点。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匿名也不应成为逃避责任的盾牌。我们相信,只有建立在责任基础上的公共讨论,才能真正推动社会进步。谢谢大家!“
江熠的发言结束后,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最终,他们以微弱优势赢得了这场艰难的比赛。
新的危机
就在他们准备第二轮比赛时,意外发生了。一天晚上,林溪收到了一条匿名短信:
“恭喜你们赢了第一场比赛。不过,省赛的舞台可不是你们这种小地方的队伍能驾驭的。退出比赛,否则后果自负。“
林溪的第一反应是告诉江熠。两人仔细分析后,认为这可能是某个竞争对手的心理战。
“我们不能退缩,“江熠坚定地说,“这正是他们希望看到的。“
林溪点点头:“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我觉得我们应该告诉李哲老师,让他也知道这件事。“
李哲老师得知情况后,立刻联系了组委会和学校保卫处。虽然没有找到发信人,但学校加强了对参赛队员的安全保障。
“不要让这件事影响你们的心态,“李哲老师鼓励道,“记住,最好的回应就是在赛场上用实力说话。“
半决赛的考验
尽管遭遇了威胁,林溪和队友们并没有受到影响。他们顺利赢下了第二轮比赛,晋级半决赛。
半决赛的辩题是“社交媒体使人更亲近还是更疏远“,他们抽到的是反方“更疏远“。
“这个辩题很有意思,“准备时,林溪说,“我们需要区分'联系'和'亲近'的区别。社交媒体确实让我们更容易联系,但这种联系是否真的带来了亲近感?“
江熠补充道:“我们可以从心理学角度入手,引用一些关于孤独感和社交焦虑的研究。“
比赛中,他们面对的是来自宁川中学的强劲对手。对方从人际关系的角度出发,论证了社交媒体如何打破地域限制,让人们保持联系。
林溪和队友们则巧妙地将“联系“与“亲近“区分开来,指出真正的亲近需要深度交流和情感共鸣,而社交媒体上的交流往往停留在表面。
经过激烈的辩论,他们再次以微弱优势获胜,晋级决赛。
决赛前夜
决赛前一天晚上,林溪和队友们在酒店房间里做最后的准备。突然,江熠接到了一个电话,脸色瞬间变得凝重。
“怎么了?“林溪关切地问。
“是我妈妈,“江熠说,“她告诉我,今天有人打电话到我家,威胁说如果我参加明天的比赛,就会对我家人不利。“
房间里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着江熠,等待他的决定。
“我不会退缩,“江熠坚定地说,“如果我们因为威胁而放弃,那他们就赢了。“
林溪握住江熠的手:“我们一起面对。明天的比赛,不仅是为了冠军,更是为了证明我们不会被恐惧打倒。“
李哲老师也表示支持:“我已经联系了组委会和警方,他们会加强安保措施。你们只需要专注于比赛。“
巅峰对决
决赛当天,比赛场馆座无虚席。他们的对手是来自省城一中的辩论队,去年的省赛冠军。
辩题是“教育应该更注重培养创造力还是更注重培养规则意识“,他们抽到的是正方“更注重培养创造力“。
“这是一个经典辩题,“准备时,李哲老师说,“关键在于如何定义'更注重',以及如何论证两者的关系。“
林溪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角度:“我们可以将创造力和规则意识视为发展的不同阶段。在基础教育阶段,规则意识确实重要,但当学生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和工作时,创造力就成为了推动进步的关键。因此,从整个教育体系来看,我们应该更注重培养创造力。“
比赛开始后,省城一中展现了他们强大的实力。对方一辩从社会秩序和团队协作的角度出发,论证了规则意识的重要性。
林溪的立论则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阐述了创造力如何推动社会进步。她引用了大量历史案例,从工业革命到科技创新,展示了创造力在人类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在自由辩环节,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交锋。省城一中的辩手们逻辑严密,反应迅速,而林溪和队友们则凭借充分的准备和默契的配合,始终保持着优势。
最后,江熠的总结陈词为比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各位评委,各位观众,我们今天讨论的不仅是教育的问题,更是一个关于未来的问题。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规则固然重要,但只有创造力才能让我们适应变化,引领未来。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培养只会遵守规则的人,而是培养能够创造新规则的人。谢谢大家!“
当评委宣布比赛结果时,林溪和队友们激动地拥抱在一起——他们赢得了省赛冠军!
新的征程
比赛结束后,他们收到了参加全国赛的邀请。站在领奖台上,林溪望着台下的观众,心中充满了感慨。
从校赛到市赛,再到省赛,他们经历了无数挑战和困难,但每一次都团结一心,共同面对。那些威胁和质疑,反而成为了他们前进的动力。
“我们做到了,“江熠微笑着说,眼中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林溪点点头:“但这只是开始。全国赛的舞台更大,对手更强,我们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夕阳透过窗户洒进休息室,为这个胜利的时刻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林溪知道,新的征程已经开始,而她和队友们,已经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