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灵异小说 > 锦书幽明录 > 第3章 朱砂引路
换源:


       棚内死一般的寂静被李管家尖厉的嗓音打破:“荒谬!简直是一派胡言!”

他脸色涨红,指着沈清弦的手指都在颤抖:“什么朱砂过敏?闻所未闻!我看你就是想为你那罪父开脱,在此妖言惑众!各位乡亲都听到了,这丫头满口胡诌,亵渎亡灵!”

围观的人群也开始骚动起来。沈清弦所说的“过敏”、“喉头水肿”对这些古人来说太过陌生,远不如“扼死”来得直观震撼。质疑和窃窃私语声逐渐变大。

“就是,从来没听说过碰点朱砂就能死人的……”

“怕不是瞎编的吧?”

“沈仵作多老实的人,怎么生出个这么会狡辩的丫头……”

王管事见状,脸上重新露出得意之色,上前一步:“沈清弦,你还有何话说?乖乖认输,跟我走吧!”

沈清弦心中微沉。她高估了这个时代对科学分析的接受度,空有推断而无他们能理解的“铁证”,难以服众。那点朱砂痕迹太微弱,无法当众进行更有效的验证。

就在局势即将失控之际,角落里的刑部书吏忽然放下了笔,缓缓开口:“李管家,稍安勿躁。”

他声音不大,却自带一股官威,让棚内安静了几分。书吏看向沈清弦,目光锐利:“沈姑娘,你方才所言,确有惊世骇俗之处。你称李员外是吸入朱砂粉末致死,而非扼死,除那指甲缝中的细微痕迹和背部皮疹外,可还有其他佐证?譬如,你如何解释颈上如此明显的瘀痕?”

这话问到了关键处。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沈清弦身上。

沈清弦心知这是最后的机会,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思路清晰地回答:“大人明鉴。请问,若是被人用力扼颈,死者挣扎时,指甲中应留有凶手的皮屑或衣物纤维,但李员外指甲缝中除了那点朱砂,甚是干净。此其一。”

她走到尸体旁,示意赵伯帮忙固定头部,然后指向颈部瘀痕:“其二,请细看这瘀痕。若是生前扼压,瘀痕会因血液流动而呈现特定扩散状,且皮下组织会有明显的生活反应,也就是肿胀和炎症。但此处瘀痕颜色均匀,边界相对清晰,皮下按压并无明显硬结,更符合死后一段时间内,尸体被移动或摆放时,颈部受压所致。”

她抬起眼,目光扫过李管家和他身后的家丁:“或许,是在李员外窒息身亡后,有人为了制造被扼杀的假象,用手或他物按压其颈部留下的。匆忙之间,力道控制不当,反而画蛇添足。”

书吏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异。他并非仵作,但常年案牍劳作,对验尸也略知一二。沈清弦所说的“生活反应”等词虽陌生,但逻辑清晰,指向明确,尤其是对指甲和瘀痕的观察,细致入微,非一般人能想到。

李管家的脸色更加难看,眼神闪烁,不敢与沈清弦对视。

沈清弦趁热打铁,转向书吏,郑重一礼:“大人,民女恳请将此朱砂样本送至精通矿物或颜料之人处鉴定,查明其来源。同时,仔细搜查李员外近日接触过的所有物品,尤其是与朱砂相关之物。真相如何,一查便知!”

书吏沉吟片刻,看了看脸色灰败的李管家,又看了看镇定自若的沈清弦,心中已有计较。此女不简单,所言未必是虚。况且,若真如她所说,此案便是另有隐情,甚至可能牵扯更大。

“也罢。”书吏收起纸笔,“今日复验情形,本吏会如实禀报上官。至于这朱砂……”他小心地将那张白纸包好,“会交由专人查验。在李员外死因明确之前,沈姑娘,你需随传随到,不得离开京城。”

这意味着,她暂时安全了。王管事虽不甘心,但刑部的人发了话,他也不敢当面造次,只得狠狠瞪了沈清弦一眼,带着人悻悻离去。

人群渐渐散去,议论声却未停歇。沈清弦这个名字,连同她惊世骇俗的验尸言论,如同一块石头投入湖面,涟漪正悄然扩散。

赵伯长舒一口气,擦着额头的冷汗:“清弦啊,可吓死赵伯了!你什么时候学了这些本事?”

沈清弦勉强笑了笑,身心俱疲:“爹爹以前教的,我……我偷偷看了不少他的书。”她只能将一切推到已故的父亲身上。

收拾好工具箱,沈清弦和赵伯走出棚子。阳光有些刺眼,她感到一阵眩晕。这具身体实在太虚弱了。

就在这时,一辆青篷马车悄无声息地停在了他们面前。车帘掀起一角,露出半张脸,是一位面容普通、眼神却精干的中年男子。

“沈姑娘。”男子声音平淡,“我家主人对姑娘方才的见解颇感兴趣,想请姑娘过府一叙。”

沈清弦心中一凛,警惕地看着他:“阁下是?”

“姑娘不必多问,去了便知。”男子语气不容拒绝,“或许,对厘清令尊的案子,有所帮助。”

父亲的案子!沈清弦心脏猛地一跳。对方显然有备而来,而且提到了她最关心的事。是福是祸?她看了一眼身旁紧张的赵伯,知道自己没有太多选择。在这个陌生的世界,任何一点线索都不能放过。

“好,我去。”沈清弦深吸一口气,对赵伯道,“赵伯,您先回去,我晚些便归。”

在赵伯担忧的目光中,沈清弦登上了马车。车厢内部装饰简洁却透着低调的奢华,空气中弥漫着一丝淡淡的、清冽的檀香。

马车缓缓启动,驶向未知的方向。沈清弦靠在车壁上,闭上眼,脑海中却反复回闪着那抹特殊的朱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