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重生2002之我的双轨人生 > 第53章 选址博弈论
换源:


       蜀州的秋阳,透过张超家老房子那扇略显陈旧的木格窗棂,在水泥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漂浮着细微的尘埃,混合着老家具淡淡的木头味和窗外飘来的桂花香。

这里,如今正式挂上了“苏屿奶茶项目指挥部”的歪歪扭扭的手写牌子,成了林晓宇他们八人小团队的临时大本营。一张老旧的八仙桌被擦得勉强干净,上面摊开了一张蜀州市区地图,几个搪瓷杯里泡着不同浓度的茶,旁边还散落着几本写得密密麻麻的作业本和笔记本。

周六上午,第一次关于门店选址的战略会议就在这里召开。与会人员首次大规模集结:

核心决策层:林晓宇(总舵主,兼未来首席品控师)、苏晚晴(品牌灵魂,兼未来形象大使)。行动派:张超(后勤安保部长,本场地主)、唐鹏(线下推广及潜在“武力”担当)。技术智囊:陶科(数据军师,兼财务分析)。新晋成员:陈薇(苏晚晴闺蜜,性格开朗,负责氛围营造及外部信息收集)、赵倩(苏晚晴闺蜜,心思细腻,负责会议记录及细节补充)。

会议核心:第一家“苏屿奶茶”门店选址。

会议刚开始,立刻就碰撞出了火花。

陶科推了推眼镜,神情严肃地打开他的宝贝笔记本,上面是工整的表格和曲线图,与他旁边张超那本画满了卡通人物的本子形成鲜明对比。“我认为,基于数据模型分析,最优选址是市中心的‘青年路步行街口’。”陶科语气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理由:第一,人流量峰值数据。我分三个时段(工作日午休、周末下午、晚间)进行了采样,平均人流量每小时超两千五百人次,目标客户(15-25岁女性)占比预估超过百分之四十。第二,消费意愿可视化。该区域手持饮品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区域。第三,商业协同效应。周边业态与我们的产品存在天然互补。”他顿了顿,抛出最关键的问题:“当然,核心制约因素是租金。根据市场询价,该地段十平米左右临街铺面,月租金区间在1200-1500元。这是我们初期运营的最大成本压力。”

“一千五?!”张超几乎从那条快被他坐塌的长条凳上弹起来,声音震得房梁上的灰尘似乎都抖了抖,“抢人哦!一个月要卖多少杯才够交租?不行不行!我觉得这地方悬得很!”他大手一挥,直接否定了陶科的方案,然后颇为自信地拍了拍地图上的几个点:“要我说,就得扎根根据地!一中门口!或者实验小学隔壁那条巷子!这地方,我闭着眼睛都能摸到!”他开始了他的“直觉派”演说:“第一,客源铁!都是学生娃,熟人熟事,渴了饿了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们!第二,租金亲民!我问过了,最多六七百顶天了!压力小!第三,有感情!咱们在这起家的,兄弟们吼一嗓子,还怕没人气?”他说完,得意地环顾四周,尤其看向新来的陈薇和赵倩,试图寻找认同。

唐鹏在一旁抱着胳膊点头:“超子说得在理,步行街那地方水太深,咱们人生地不熟,容易遭欺负。”他更相信看得见摸得着的“地盘”。

陶科扶了扶眼镜,冷静地反驳:“学校门口的弊端同样明显:消费时段极端集中,日均有效营业时间短,寒暑假客流断崖式下跌。客单价天花板低,不利于品牌溢价。且隐性竞争激烈,周边小卖部的廉价冲泡饮品分流作用不可小觑。”

“那我们味道巴适得很噻!”张超梗着脖子。“品质需要流量和曝光来转化。”陶科寸步不让。

两人争得面红耳赤,一个用数据构筑壁垒,一个用人情直觉冲锋,谁也说服不了谁。陈薇眨着大眼睛,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觉得好像都有点道理。唐鹏则皱着眉头,似乎更倾向于张超的“稳妥”方案。

林晓宇没有立刻表态,他注意到苏晚晴和赵倩正低声交换着意见,赵倩还在本子上记着什么。他点名问道:“晚晴,赵倩,你们怎么看?这几天也跟你们跑了些地方。”

苏晚晴抬起头,轻轻拉了一下赵倩的衣角,两人对视一眼。赵倩点点头,示意她说。苏晚晴这才开口,声音轻柔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我和小倩也去这几个地方看了……”她指着地图:“陶科说的步行街,人的确非常多,很热闹,很多女孩子逛街都会买喝的。但是,”她微微蹙眉,“感觉大家走路都很快,很匆忙,除非是特别出名或者看起来特别吸引人的店,不然好像很难让人停下来。”她又看向张超:“学校门口呢,就像张超说的,学生很多,买起来方便。但小倩注意到,大家基本都是买了就走,很少会停留。而且放学时人挤人,有点乱哄哄的,好像……好像不太适合我们想做的‘好喝的、可以稍微歇一下’的奶茶。”赵倩在一旁补充道:“嗯,我还注意到,学校门口虽然学生多,但接送孩子的家长和路过的人,反而很少会在那里买饮品,会觉得拥挤或者不合适。”

苏晚晴最后看向林晓宇,眼神带着探索:“我们俩就在想……有没有一个地方,人流量不错,但大家的心情没那么急,有点像……逛累了,或者想找个地方等人、说说话的时候,会愿意买杯好喝的,甚至稍微坐一下的地方?比如……新华书店旁边?或者人民公园靠近儿童乐园的那个门?”

她们俩的观察,从一个更感性和细腻的消费者视角出发,补充了数据和直觉之外的重要维度——消费场景和心理。

林晓宇眼中露出赞赏的神色。他拍了拍手,将大家的注意力集中过来:“陶科的数据很重要,超子和鹏哥的顾虑也很实际,晚晴和小倩的观察更是点到了关键。我们不是在二选一,而是在找那个最适合我们的‘甜蜜点’。”

他拿起笔,在地图上做了几个标记:“步行街成本过高,风险太大,初期不予考虑。学校门口时段性太强,且环境嘈杂,不利于我们塑造品牌调性,也暂时不作为首选。”他的笔尖最终落在苏晚晴和赵倩提到的区域,以及另一个他考量过的地方:“我建议,我们重点考察两个方向:一是新华书店和文化馆那片区域,环境相对安静,有文化氛围,吸引的客群可能有更高的品质要求和消费能力。二是人民公园靠近少儿图书馆和儿童乐园的侧门,周末家庭客群集中,家长需要休息和给孩子买点喝的,客单价或许能上去。”他看向陶科:“眼镜,麻烦你重点评估这两个区域的工作日/周末人流量差异、客流构成分析,以及更精确的租金调研。”又看向张超和唐鹏:“超子,鹏哥,你俩负责去这两个地方实地‘蹲点’,感受一下不同时段的气氛,再跟那边的店铺老板、小贩唠唠,打听点实实在在的消息,比如租金、水电、有没有什么我们没想到的麻烦。”最后对苏晚晴、陈薇、赵倩说:“晚晴,你们女生组感觉更敏锐,负责评估一下这两个地方的‘氛围感’,如果我们的店开在那里,装修成什么样、做什么样的饮品,会更吸引人停下来?薇薇可以多观察那边年轻人的穿着打扮和喜好,小倩可以多留意细节。”

任务分配下去,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数据与直觉不再是简单的对抗,而是在更具体的目标下形成了分工协作。

“要得!包在我身上!”张超拍着胸脯,仿佛接到了重大使命。“没问题,数据明天就能出来初步模型。”陶科推了推眼镜,眼神专注。“放心吧晓宇哥!保证完成任务!”陈薇活泼地应道。赵倩则默默地在笔记本上记下了刚才的分工。唐鹏也点点头:“行,我去看看那边‘道上的情况’。”俨然一副开拓疆土的架势。苏晚晴看着林晓宇,轻轻点头,眼中充满了对接下来工作的期待。

林晓宇看着眼前这群虽然稚嫩却充满热情的小伙伴,笑了笑,拿起一个橘子剥开,分给大家。“好了,战略方向初步确定,下一步就是实地侦察和数据分析。散会!行动起来!”指挥部里顿时充满了忙碌而生机勃勃的气息。选址这第一步,必须走得稳,走得巧,因为这不仅是在选一个店铺,更是在为“苏屿”这个刚刚诞生的梦想,选择一个能让它生根发芽、枝繁叶茂的土壤。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