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四合院之傻柱重生 > 16抚恤金风波与院里的暖意
换源:


       何雨柱刚走进食堂后厨,大师傅就拍了拍他的肩膀:“柱子,今天上午厂办来电话,说下午要给困难职工发补助,让咱食堂准备点热乎的红糖馒头,你一会儿多揉点面。”

“成,没问题。”何雨柱挽起袖子,刚要往面盆里加水,就听见身后有人喊他。回头一看,是同厂的工会干事老周,手里还拿着个搪瓷缸子:“傻柱,正好找你,贾家的贾东旭算困难职工,补助名单里有他,下午你要是回院,顺便把这张领物单给他带回去呗?”

何雨柱接过领物单,上面写着“贾东旭,补助杂粮面五斤、煤球二十块”,心里咯噔一下——贾家正等着抚恤金还点心钱,这下又多了补助,倒是能缓不少。他把领物单折好塞进兜里,嘴上应着:“行,我下班给送去。”

一上午的活儿忙得脚不沾地,等何雨柱扛着半袋面粉从食堂出来时,太阳已经偏西了。路过粮站,他想起贾家孩子好久没吃过细粮,犹豫了半天,还是掏出自己的粮票买了两斤白面,又顺道买了块红糖,这才往四合院走。

刚进中院,就听见贾家传来争吵声。何雨柱脚步顿了顿,只见贾张氏正叉着腰站在屋门口,对着一个穿蓝布工装的男人喊:“你们厂里凭什么扣东旭的抚恤金!说好的多给五块,现在少了两块,这不是欺负人吗!”

那男人是厂里的会计,手里拿着账本急得冒汗:“张大妈,这钱不是扣了,是上个月东旭请人代领工资时,借了财务两块,这次就直接抵扣了,账本上都记着呢。”

“我不管什么抵扣!”贾张氏伸手就要抢账本,“那钱是给孩子买吃的的,你们凭什么扣!今天必须把钱给我补上!”

屋里的贾东旭听见动静,拄着拐杖挪到门口,脸色比早上更白了:“王会计,真是有这回事?我怎么不记得借过钱?”

“东旭哥,是上个月你腿不方便,让你表弟来代领的,他说你让他先借两块买烟,回头再还。”王会计翻开账本,指着上面的签字,“你看,这里还有他的签字呢。”

贾东旭看着账本上的字迹,想起上个月表弟确实来过,当时他疼得昏昏沉沉,哪顾得上问这些。他气得捶了下拐杖:“这混小子!回头我饶不了他!”

贾张氏一听真是自家理亏,气焰顿时矮了半截,但想起欠傻柱的五块钱,又急得直跺脚:“那这可怎么办?本来正好够还傻柱的钱,现在少了两块,还差三块呢!”

何雨柱站在院门口,把这一切听得清清楚楚。他叹了口气,提着白面和红糖走过去,把领物单递给王会计:“王会计,这是贾家的补助领物单,我顺便给带回来了。”又转头对贾张氏说,“张大妈,钱的事别急,差的三块我先垫上,等你们有钱了再还。”

贾张氏和贾东旭都愣住了,没想到何雨柱会主动帮忙。贾东旭嘴唇动了动,半天没说出话来,最后只憋出一句:“傻柱,谢谢你,这钱我们肯定尽快还你。”

“没事,都是街坊。”何雨柱把白面和红糖递过去,“这两斤白面给孩子们蒸馒头吃,红糖泡水喝,补补身子。”

贾张氏接过东西,眼眶又红了,上次偷点心的事还没报答,现在又添了人情,她抹了把眼泪:“傻柱,你真是个好人,我们家欠你的太多了。”

“别这么说,谁还没个难处。”何雨柱摆了摆手,“王会计,补助的杂粮面和煤球我帮贾家拉回来吧,你告诉我在哪领。”

王会计连忙点头:“就在厂门口的仓库,我带你去。”

两人刚走,秦淮茹就提着菜篮子回来了,看见贾张氏手里的白面和红糖,好奇地问:“张大妈,这是哪来的?”

贾张氏把刚才的事说了一遍,秦淮茹听完也很感动:“傻柱这人就是嘴硬心软,以前总跟他闹别扭,现在想想真是不应该。”她把菜篮子里的两个鸡蛋拿出来,“这鸡蛋是我今天加班厂里发的,给孩子们煮着吃。”

贾东旭坐在门槛上,看着手里的领物单,心里五味杂陈。以前总觉得何雨柱脾气冲,不好相处,现在才知道他是真的善良。他暗暗下定决心,等腿好了,一定要好好报答何雨柱。

傍晚时分,何雨柱帮贾家把杂粮面和煤球拉了回来。三大爷阎埠贵正好在院里算水电费,看见这一幕,推了推眼镜:“傻柱,你这可是做好事啊,不过话说回来,借钱得立个字据,免得以后有麻烦。”

何雨柱笑了笑:“三大爷,都是街坊邻居,哪用得着立字据。”

二大爷刘海中也走了过来,背着手说:“傻柱这做法值得表扬,邻里之间就该互相帮助,以后院里再有困难,大家都得学着点。”他这话看似表扬何雨柱,实则在暗示自己这个二大爷的带头作用。

一大爷易中海从屋里出来,手里拿着个小布包:“东旭,我这儿有三块钱,你先拿去还傻柱,不用急着还我。”他知道贾家困难,也想帮衬一把,而且他心里一直盘算着撮合何雨柱和秦淮茹,这时候帮贾家,也是给何雨柱卖个人情。

贾东旭连忙摆手:“一大爷,不行,您也不富裕,我不能要您的钱。”

“拿着吧,”易中海把钱塞进他手里,“就当是我借给你的,等你抚恤金下来再还。”

贾张氏看着手里的钱,又看了看院里的街坊,心里暖暖的。她以前总觉得院里人都看不起贾家,现在才知道,关键时候大家都愿意伸出援手。

晚饭时,贾家的烟囱终于冒出了久违的白面馒头香味。小当和槐花闻着香味,趴在桌边直流口水。贾张氏把蒸好的馒头端上桌,给每个孩子分了一个,又给贾东旭留了两个,自己则拿起早上剩下的红薯啃了起来。

棒梗拿着馒头,却没有吃,而是跑到何雨柱家门口,轻轻敲了敲门。何雨柱开门看见他,愣了一下:“棒梗,有事吗?”

棒梗把馒头递过去:“傻柱叔,这个馒头给你吃,谢谢你帮我们家。”

何雨柱看着他手里的热馒头,心里一暖,蹲下来摸了摸他的头:“棒梗真乖,馒头你自己吃,叔食堂有吃的。”他从兜里掏出块水果糖,塞给棒梗,“这个给你,甜的。”

棒梗接过糖,攥在手里,小声说:“傻柱叔,我以后再也不偷东西了,我会帮奶奶干活,照顾妹妹。”

“叔相信你。”何雨柱笑了,看着棒梗跑回贾家的背影,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第二天一早,贾东旭的表弟就来了,手里拿着两块钱,一脸愧疚地说:“表哥,对不起,上次借的钱我忘了告诉你,这钱我给你送来了。”

贾东旭接过钱,虽然生气,但看着表弟诚恳的样子,也没再多说什么:“下次再这样,我可饶不了你。”

贾张氏拿着这两块钱,又加上一大爷给的三块,正好五块。她揣着钱,走到何雨柱家门口,犹豫了半天,才轻轻敲了敲门。

何雨柱开门看见她,笑着问:“张大妈,有事吗?”

贾张氏把钱递过去:“傻柱,这五块钱先还你,剩下的五块等东旭下个月抚恤金下来再还。”

何雨柱接过钱,却又拿出两块递回去:“张大妈,这两块你拿着,给孩子们买点零食吃,剩下的三块就算还了,那两块我不要了。”

“不行,这怎么能行!”贾张氏连忙推辞,“说好的十块钱,不能少给。”

“就当是我给孩子们买零食的,”何雨柱把钱塞进她手里,“以后孩子们想吃什么,就跟我说,别再做傻事了。”

贾张氏拿着钱,眼泪又掉了下来,千言万语化作一句:“傻柱,谢谢你。”

回到家,贾张氏把钱小心翼翼地收好,又把何雨柱的话告诉了贾东旭。贾东旭听了,心里更加愧疚,他对贾张氏说:“等我腿好了,就去厂里找份轻便的活,多挣点钱,把欠傻柱的钱还上,再好好报答他。”

没过几天,厂里就给贾东旭安排了个仓库管理员的活,虽然不累,但能挣点钱补贴家用。贾东旭上班的第一天,特意买了包烟送给何雨柱,何雨柱推辞不过,只好收下了。

秦淮茹看着院里的变化,心里也很高兴。她知道,何雨柱其实一直对她和贾家照顾有加,只是以前两人总因为一些小事闹别扭。现在误会解开了,院里的关系也越来越和谐了。

这天晚上,何雨柱下班回来,看见秦淮茹正在院里洗衣服,便走过去说:“秦淮茹,上次你帮贾家垫钱的事,谢谢你了。”

秦淮茹抬起头,笑了笑:“没什么,都是应该的。对了,我妈从乡下捎来些花生,给你拿点尝尝。”

何雨柱接过花生,心里暖暖的。他看着秦淮茹,忽然觉得,四合院的日子虽然平淡,但有这些街坊邻居互相帮衬,也别有一番滋味。

院里的老槐树又沙沙作响,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银霜。贾东旭坐在屋里,看着手里的账本,盘算着这个月能攒多少钱;贾张氏在灯下缝补衣服,脸上带着笑容;棒梗和小当、槐花在院里追逐打闹,笑声传遍了整个四合院。

何雨柱站在门口,看着这一切,心里忽然明白了一大爷常说的“邻里和睦”的道理。他知道,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互相帮助,日子就一定会越来越好。而那些曾经的矛盾和误会,在这份温暖的邻里情面前,早已烟消云散,化作了四合院岁月里最温柔的印记。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