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奇门衍界:诸葛青的影视融合之旅 > 第九章 碑拓寻踪,书店异痕
换源:


       文化节前一天的傍晚,夕阳把教室的玻璃窗染成暖橙色。诸葛青、苏晓冉和赵磊围在后排的展示板前,手里还沾着各色粉笔灰——赵磊刚把罗盘模型粘在展示板上,没等胶水干就碰了一下,指针“啪嗒”掉在地上,滚到了讲台底下。

“哎呀!”苏晓冉急得蹲下来找,马尾辫扫过诸葛青的手背,“都跟你说了等胶水干!明天评委就要来看了,指针掉了怎么演示啊?”

赵磊挠着头,手里还攥着半截双面胶:“我这不着急嘛,想着早点弄完去吃巷口的炸串。”他趴在地上,从讲台底摸出指针——是用硬纸板剪的,边缘涂了红漆,现在角上磕掉了一小块漆。

诸葛青捡起指针,从书包里掏出个小铁盒——里面是苏晓冉昨天给他的“宝贝”:她爷爷年轻时做木匠用的小工具,有迷你刨子、细砂纸,还有一卷红绳。“别急,”他用砂纸轻轻磨掉指针边缘的毛边,又从笔袋里抽出根回形针,弯成小钩子,用红绳绑在指针背面,“粘的时候把红绳固定在天池里,就算掉了也能挂回去,还像真罗盘的‘天心十道’。”

苏晓冉凑过来看,眼睛亮晶晶的:“你怎么连这个都懂?我爷爷说‘天心十道’是老罗盘的讲究,现在没人会做了。”

“之前看地方志里提过,”诸葛青把修好的指针递给赵磊,“你粘的时候对准‘子午线’,别再歪了——展示板上的地图标了北方,对着粘就行。”

赵磊接过指针,小心翼翼地往模型上粘,嘴里还念叨:“子午线,北方,记住了……对了诸葛青,明天民俗专家来当评委,听说姓周,是市博物馆的,说不定知道你说的风水碑!”

诸葛青心里一动——市博物馆的专家?之前津门的周明也是博物馆的,说不定认识,或许能从他嘴里问出更多碑纹线索。他刚想开口,口袋里的手机震了一下,是林宇发来的微信:【青铜碎片的纹路和《龙城古迹考》里的碑拓对上了三分之一,市图的拓片不全,明天文化节结束后,我们一起去省图查完整拓片。另外,学校西侧的‘老陈书店’有异常异炁,你有空去看看,别单独行动。】

“老陈书店?”诸葛青小声念出来,苏晓冉刚好听到:“是不是西边巷子里那家?我奶奶经常去买旧报纸,说老板人很好,就是最近总关着门。”

“去看看吧,”诸葛青把手机揣回口袋,“刚好弄完展示板,顺路去吃炸串,就从书店那边走。”

三人收拾好东西,锁上教室门。傍晚的风带着点凉意,吹得校门口的梧桐树叶子沙沙响。老陈书店在学校西侧的窄巷里,门面不大,木质招牌上的“老陈书店”四个字掉了个“陈”字,玻璃门上贴着张泛黄的“营业中”纸条,却没开灯。

“怎么黑着灯?”赵磊扒着玻璃往里看,“里面好像有东西在动。”

诸葛青掏出罗盘,指针微微转动,铜盘上泛起淡淡的蓝光——确实有异炁,而且和之前引阴阵的异炁很像,但更淡,像是残留的。他敲了敲玻璃门,里面传来个沙哑的声音:“关门了,明天再来。”

“爷爷,是我,苏晓冉!”苏晓冉对着门喊,“我奶奶让我来买份旧的《龙城晚报》,她想看上周的戏曲栏目。”

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一个头发花白的老爷爷探出头,手里还拿着本线装书:“是晓冉啊,快进来,外面风大。”他看到诸葛青和赵磊,愣了一下,“这是你同学?”

“是我班同学,陪我来的。”苏晓冉走进店里,诸葛青和赵磊跟在后面。店里一股旧书的霉味,书架上摆满了泛黄的书籍,天花板上的灯泡接触不良,忽明忽暗。

“上周的晚报在最里面的架子上,”老陈爷爷指了指角落,“你们自己找,我这老眼昏花,看不清字了。”他坐在柜台后面,又拿起那本线装书,手指在书页上摩挲,像是在找什么。

诸葛青一边帮苏晓冉找报纸,一边观察店里的环境——书架上有几本书的封面上,画着淡淡的黑色符号,和引阴阵的符号一样,只是更模糊,像是用铅笔轻轻画的。他走到柜台旁,假装看柜台上的旧钟表:“爷爷,您这书是老物件吧?看着有年头了。”

老陈爷爷抬头看了他一眼,把书合上:“民国的《风水辨》,不值钱,就是看着顺眼。前几天有个戴帽子的年轻人来问,说想买,我没卖——这书是我儿子留的,他以前也喜欢研究这些。”

“戴帽子的年轻人?”诸葛青心里一紧,“是不是穿黑衣服,帽檐压得很低?”

“对,”老陈爷爷点点头,“说话怪怪的,问我知不知道‘武侯庙的碑’,还说要是看到‘带纹路的石头’,就给他打电话,给我五百块钱。我没理他,那不像好人。”

诸葛青掏出手机,翻出之前林宇发的黑衣人照片(监控截图):“是这个人吗?”

老陈爷爷眯着眼睛看了看,点头:“就是他!你们是警察?”

“不是,”诸葛青赶紧收起手机,“就是之前看到过这个人,有点印象。爷爷您别担心,要是他再来,您就报警,别跟他说话。”

“我知道,”老陈爷爷叹了口气,“最近总觉得不对劲,晚上关店后,总听到巷子里有脚步声,好像有人在盯着店里。”

苏晓冉找到报纸,递过钱:“爷爷,您要是害怕,就让我奶奶来陪您住几天,她最近也总说睡不着,刚好有个伴。”

“不用了,我这老骨头还能动,”老陈爷爷摆摆手,接过钱,又从柜台里拿出块糖递给苏晓冉,“给,你小时候最爱吃的水果糖,我孙女给我买的。”

三人走出书店,巷子里已经黑透了,只有巷口的路灯亮着,昏黄的光刚好照到书店门口。诸葛青掏出罗盘,指针的蓝光比刚才更亮了——异炁是从书店后面的小院子里散出来的。“你们在这儿等我,我去后面看看。”

“我跟你一起去!”苏晓冉拉住他的胳膊,“我熟路,书店后面的院子通着我奶奶家的后墙。”

赵磊也跟着点头:“我也去,人多热闹,万一有坏人,我还能帮你挡一下!”

诸葛青没办法,只能让他们跟在后面。书店后面的院子里堆满了旧书,角落里有个用木板搭的小棚子,棚子门上挂着把锈迹斑斑的锁。诸葛青靠近棚子,罗盘的指针疯狂转动,棚子周围的地面上,有淡淡的黑色符号,像是刚画上去不久,还没干透。

“是引阴阵的符号,”诸葛青压低声音,“应该是那个黑衣人画的,想在这里留个异炁节点。”他从书包里掏出早上买的艾草,捏碎了撒在符号上——艾草的阳气能暂时压制异炁,“我们先回去,明天让林警官来处理,现在天黑,不安全。”

三人往巷口走,刚到炸串摊,苏晓冉就皱着眉说:“我奶奶最近还是睡不好,说总听到后墙有声音,是不是跟书店后面的符号有关?”

“可能是异炁影响,”诸葛青递给她一小把艾草,“回去把艾草晒干,装在布袋子里,放在奶奶的枕头旁边,再把窗户关好,别留缝,应该能好点。”

“真的有用吗?”赵磊拿着刚炸好的里脊肉串,含糊地问,“我妈上次说我爸总做噩梦,是不是也能用这个方法?”

“可以试试,”诸葛青接过苏晓冉递来的炸年糕,外皮酥脆,里面的年糕软糯,还沾着甜辣酱,“只要不是很严重的异炁,艾草都能压制。”

三人坐在炸串摊的小桌子旁,周围都是放学的学生,吵吵嚷嚷的,充满了烟火气。苏晓冉咬着炸串,突然说:“明天文化节结束后,我带你们去我爷爷家,他有本《龙城风水记》,里面有好多老照片,说不定有风水碑的样子!”

“好啊,”诸葛青点点头,“刚好林警官说明天去省图查碑拓,要是能跟你爷爷的书对上,就能知道碑纹的完整样子了。”

赵磊啃着鸡柳,突然想起什么:“对了!明天评委里有个周专家,是我爸的老同学,我爸说他研究龙城古迹三十年了,要是看到我们的展示板,肯定会跟我们聊风水碑!”

诸葛青心里一喜——周专家?说不定就是林宇提到的省图顾问,这样就能省不少事。他掏出手机,给林宇发了条微信:【明天文化节评委有周姓民俗专家,研究龙城古迹,可能知道风水碑详情。】

林宇很快回复:【是周明!之前在津门博物馆工作过,去年调回省图,我认识他,明天我也去文化节,跟他聊聊。】

吃完炸串,三人往家走。苏晓冉家在巷口,她接过诸葛青手里剩下的艾草,挥挥手:“明天早点来啊!我带爷爷做的糖糕,给你们当早饭!”

看着苏晓冉走进楼道,赵磊也跟诸葛青道别:“我家在前面,明天我早点去教室,把罗盘模型再检查一遍,保证不掉了!”

诸葛青独自往出租屋走,路过老陈书店时,特意看了一眼——院子里的艾草应该起作用了,罗盘的指针不再转动。只是巷口的阴影里,好像有个戴帽子的身影一闪而过,快得像错觉。

他握紧口袋里的艾草,加快了脚步。明天的文化节,不仅要展示民俗,还要找周明问风水碑的事,更要盯着那个神秘的黑衣人——看来,平静的日子还远着呢。

回到出租屋,诸葛青把今天的发现记在笔记本上:老陈书店的异炁符号、戴帽子的黑衣人、周明专家的线索,还有苏晓冉爷爷的《龙城风水记》。他翻开笔记本,夹在里面的风水碑拓片复印件露了出来——拓片上的纹路,和林宇发来的青铜碎片照片对比,刚好能对上“门”形图案的一角。

“还差很多碎片,”诸葛青喃喃道,指尖划过拓片上的“界域守”三个字,“不管你们想打开什么‘门’,我都不会让你们得逞。”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落在笔记本上。诸葛青收起本子,准备明天的文化节——这不仅是一场展示,更是寻找真相的重要一步。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