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巷的晨光总带着股甜香——张婶的糖糕刚炸好,油锅里飘出的焦糖味混着巷尾老槐树的槐花香,顺着石板路飘到修鞋大爷的摊位前。诸葛青刚走到巷口,就被张婶一把拉住胳膊,铁盘里的糖糕还冒着热气:“诸葛小子,快拿着!昨天你从龙王庙回来没顾上吃,今天这是特意给你留的,还夹了豆沙馅,你最爱吃的!”
诸葛青接过糖糕,指尖触到油纸的温热,咬了一口——外皮酥脆,豆沙馅甜而不腻,热乎的糖汁顺着嘴角往下淌。“谢谢张婶,还是您记得我爱吃豆沙的。”他一边擦嘴角,一边往修鞋大爷的摊位走,大爷正蹲在地上,手里拿着个小锤子,小心翼翼地敲着赵磊的罗盘模型。
“你看你这模型,红绳松了,天池也歪了,”修鞋大爷抬起头,眼镜滑到鼻尖上,“我给你用铜丝固定了,再涂层清漆,能保存好几年,去博物馆展出也不丢面儿!”
赵磊蹲在旁边,手里拿着支马克笔,正给模型补画“坎”位的刻度:“谢谢大爷!周专家说博物馆要把咱们的模型放在‘龙城民俗’展区,跟老罗盘摆在一起,到时候肯定有好多人看!”
苏晓冉从巷子里跑过来,马尾辫上还沾着片槐树叶,手里拎着个布包:“诸葛青!我爷爷让我给你带的老照片!他说照片里有武侯庙的老槐树,跟咱们学校的老槐树是同根的,说不定对博物馆的展览有用!”
布包里装着一沓泛黄的黑白照片,最上面一张拍的是民国时期的武侯巷——巷口的老槐树下,几个穿长衫的人围着下棋,旁边的武侯庙门楣上挂着“界域守”的木牌,牌下站着个穿道袍的老人,手里拿着个罗盘,跟苏晓冉爷爷的那个一模一样。
“这照片太珍贵了!”诸葛青小心地拿起照片,指尖拂过模糊的庙门,“周专家肯定喜欢,展览的时候配上这照片,就能跟大家讲清楚老槐树和武侯庙的关系了。”
正说着,周明的车停在了巷口,他摇下车窗,手里挥着个文件夹:“诸葛青!苏晓冉!赵磊!快上车,博物馆的馆长要跟咱们对接展览细节,还说要给你们发‘民俗传承志愿者’的证书呢!”
三人坐上副驾,赵磊抱着修好的罗盘模型,苏晓冉把照片放在腿上,诸葛青则看着窗外掠过的早点摊、修鞋摊,心里满是暖意——从刚穿越时的陌生,到现在的熟稔,这条巷子已经成了他的家。
博物馆的会议室里,馆长正拿着他们的风水地图看,手指点在老码头的位置:“这个标注很详细,再加上老照片和罗盘模型,展览的逻辑就通了——先讲武侯巷的风水布局,再讲老槐树和武侯庙的关系,最后讲你们怎么找到界域碑、守护龙城,这样既能体现民俗,又能传递正能量。”
周明补充道:“我已经把青铜碎片的复制品做好了,放在展览的最后一部分,旁边配上周记,讲清楚碎片的来历和作用,让大家知道咱们龙城的‘守护故事’。”
苏晓冉举起手:“馆长!我们还能加个互动环节吗?比如让观众用简易的罗盘找‘方位’,我爷爷说这样能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风水,不是迷信,是古人的生活智慧。”
馆长笑着点头:“这个主意好!就按你们说的办,互动环节的材料我让工作人员准备,你们负责教大家怎么用罗盘就行。”
对接完细节,已经到了中午,周明要请他们去吃巷口的馄饨店,刚走到博物馆门口,诸葛青的手机就响了——是老陈爷爷打来的,声音里带着点急切:“诸葛小子,你快来我书店!我整理旧书的时候,发现一本民国的《风水录》里夹着张残页,上面有界域纹,还有‘龙首石下藏碎’的字,不知道跟你们找的碎片有没有关系!”
“我们马上过去!”诸葛青挂了电话,跟周明他们说了情况,几人立刻往老陈书店赶。
书店里,老陈爷爷正坐在柜台后,手里捧着本线装书,书页里夹着张泛黄的残页,上面的界域纹跟之前见过的一样,只是多了几行小字:“龙首石下藏碎,汾河上游寻踪,界域合,邪自退。”
“这残页应该是当年武侯庙的道士夹进去的,”周明小心地拿起残页,对着光看,“‘龙首石下藏碎’说的就是龙王庙的最后一块碎片,‘汾河上游寻踪’可能是说界主会的老巢在那边,但现在他们的人已经被抓了,应该安全了。”
老陈爷爷叹了口气:“这些老书里藏着这么多秘密,我守了一辈子书店,还是第一次发现。以后我得好好翻翻,说不定还有其他线索,能帮你们守护龙城。”
诸葛青掏出手机,给林宇发了张残页的照片,很快收到回复:“残页的内容我们已经记录了,汾河上游的排查已经结束,没发现其他界主会的人,大家可以放心。晚上局里有个庆功宴,你们要是有空,过来一起吃?”
“庆功宴就不去了,”诸葛青回复,“我们晚上要去苏爷爷家吃饭,他说要做红烧肉,庆祝展览顺利。”
从书店出来,夕阳已经斜斜地挂在西边,把武侯巷的石板路染成暖橙色。张婶的早点摊已经收了,修鞋大爷还在摊位前,给一个小孩修运动鞋,小孩手里拿着个糖糕,正跟大爷说学校的趣事。
“我们去买瓶酱油吧,”苏晓冉提议,“我爷爷说做红烧肉要老抽,家里的用完了,巷口的小卖部就有。”
小卖部的老板是个头发花白的老人,看到他们进来,笑着拿出瓶老抽:“是晓冉啊,你爷爷的红烧肉我可馋了,上次他送了我一碗,香得我连吃两碗米饭!”
赵磊掏出钱,还不忘问:“老板,有没有硬纸板?我想再做个小的罗盘模型,放在展览的互动区,让小朋友也能玩。”
“有!我这有刚拆的纸箱,给你剪几块!”老板从柜台下拿出剪刀,很快剪了几块硬纸板,递给赵磊。
回到苏爷爷家时,老人已经在厨房忙活了,锅里的红烧肉飘出香味,客厅的桌上摆着洗好的草莓,还有刚煮好的绿豆汤。“你们回来啦!”苏爷爷系着围裙,从厨房探出头,“快坐,红烧肉再炖十分钟就能吃,晓冉,你把照片给你奶奶看看,她总说没见过年轻时的武侯庙。”
苏晓冉的奶奶从里屋走出来,手里拿着个针线筐,看到照片,眼睛一下子亮了:“这不是当年的老槐树嘛!我小时候还在树下跳皮筋呢,那时候庙里的道士还会给我们糖吃,说我们是‘守巷的娃娃’。”
大家围在桌前,看着老照片,听奶奶讲过去的事,赵磊拿着硬纸板,开始画小罗盘的刻度,诸葛青则帮苏爷爷端菜,周明坐在旁边,翻着老照片,时不时补充几句地方志里的记载。
红烧肉端上桌时,香味满溢,色泽红亮,苏爷爷给每个人都夹了一块:“快吃,这肉炖了两个小时,烂乎,老人小孩都能吃。”
诸葛青咬了一口,肉汁满溢,肥而不腻,是家的味道。他看着桌上的饭菜,看着身边笑着的人们,突然觉得,穿越到这个世界,最大的幸运不是拥有武侯奇门,而是遇到了这群可爱的人——他们用平凡的善良,温暖的烟火气,组成了最坚实的守护。
晚上离开苏爷爷家时,巷子里的路灯已经亮了,昏黄的灯光照在石板路上,映着大家的影子。修鞋大爷的摊位已经收了,张婶家的窗户里透出电视声,老陈书店的门也关了,只有门上的“营业中”纸条还在,像是在等待明天的客人。
诸葛青站在老槐树下,抬头看着茂密的枝叶,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他手里的“民俗传承志愿者”证书上。他知道,展览只是开始,守护龙城的路还很长,但只要这条巷子里的烟火气还在,只要身边的人还在,他就有勇气一直走下去。
苏晓冉和赵磊走在前面,正讨论着明天展览的互动环节,周明跟在后面,手里拿着老照片,嘴里还在念叨着要给馆长看看。诸葛青笑着跟上他们,晚风拂过,带来槐花香,也带来了家的温暖。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