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挂掉电话,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两下。屏幕还停留在报名页面的确认界面,光标闪了一下,自动跳转到附件上传区。
“材料要得细。”他转头对身后两人说,“项目简介、模式图、社会价值说明,还有演示视频——四样东西,五天时间。”
陈小胖正把笔记本摊开在副桌上,听到这话抬起了头:“咱们真要把技术流程全写出来?不怕被人抄了去?”
“不是全写。”林凡拉开椅子坐下,“是讲清楚逻辑,但不交底牌。比如行为扰动机制可以说原理,但具体参数范围不能放。”
计算机系同学已经打开了文档编辑器,新建了一个命名为“备赛资料”的文件夹。“我可以做一份简化架构图,去掉IP调度和任务分发的核心算法模块,只保留用户画像分类和任务匹配路径。”
“行。”林凡点头,“视频也按这个标准来。录一段模拟操作就行,账号用代号,城市节点打码,重点展示不同人设的行为差异。”
陈小胖抓了抓头发:“那我这边呢?用户案例是不是得挑几个典型的?那个外卖员老张,每天刷半小时,现在月增收四百多,挺有说服力。”
“就用他。”林凡说,“匿名处理,编号F-03。再加两个:一个是宝妈李姐,靠本地团购返利补贴孩子奶粉钱;另一个是大二学生王涛,课余时间完成任务赚生活费。数据真实,来源可追溯。”
“问题是……”陈小胖犹豫了一下,“这些数字看着稳,但不够炸。评委可能更关心规模和增长性。咱们日均收益破万的事,提不提?”
计算机系同学立刻摇头:“一提钱就变味了。我们解释的是‘普通人如何通过优化策略提升收益效率’,不是‘怎么靠技术批量赚钱’。重点错了。”
“你们俩先别吵。”林凡打开一个新的表格文档,“我们参赛的目的不是拿奖,而是回应质疑。论坛那篇帖子还在发酵,很多人以为我们在搞黑产。我们要做的,是让别人看懂这套系统背后的服务属性。”
他顿了顿,继续道:“所以材料主线必须明确:技术为基,服务为人,公平为本。收益数据可以列,但放在社会效益部分,作为结果呈现,而不是宣传亮点。”
房间里安静了几秒。
陈小胖叹了口气:“以前总觉得只要赚得到钱就行,没想到还得解释自己没做亏心事。”他翻开记录本,“那我重新整理案例,把每个人的时间投入、任务类型、实际增收做成对比图表,配上简短口述摘录。”
“口述也要匿名。”计算机系同学提醒,“可以用文字转语音的方式合成声音,在视频里播放。”
“都按合规来。”林凡说着,开始起草项目简介的第一段,“我们就叫它‘普惠型个体收益优化支持系统’,听起来不像薅羊毛,倒像个公益项目。”
三人陆续进入状态。键盘声渐渐密集起来,主屏上不断切换着文档、图表与流程图。林凡负责统稿,每隔一段时间就将最新版本同步到共享文件夹。
到了第三天下午,初稿基本成型。
PPT框架搭好了,共十二页。前两页是背景与问题提出,中间五页讲技术逻辑与运营模型,接着三页展示用户案例,最后两张强调社会价值与可持续性。视频脚本也完成了剪辑预览,画面中三个虚拟账号分别以“学生党”“上班族”“宝妈”身份展开日常操作,行为节奏错落有致,偶尔跳出推荐流点击无关内容,呈现出自然的生活痕迹。
但就在林凡准备上传终版压缩包时,邮箱弹出一条转发记录。
标题是《评分倾向建议(内部参考)》,发件人未知,收件人赫然是本次创业大赛评审组成员之一——经济学院副教授周维。
邮件正文很短,只有一句话:“请重点关注具备平台资源整合能力的项目,避免过度扶持纯技术导向团队。”
林凡盯着这行字看了几秒,然后点开邮件详情,查看原始路径。
“这不是公开邮件。”他低声说,“是内部通讯被截获后转发出来的。”
陈小胖凑过来:“周维?我记得他带的那个学生团队,做的是本地生活服务平台,跟咱们领域重叠。”
“不止是重叠。”计算机系同学调出该评委近三年评审项目的公示名单,“你看这几个获奖项目,结题后都被同一家公司收购,法人代表关联到校外一家数字营销工作室。”
林凡眼神一沉:“有人想卡我们的路。”
“要不要换评委?”陈小胖问。
“换不了。”林凡摇头,“报名已经提交备案,临时调整只会显得我们有问题。而且……”他停顿了一下,“如果我们连这点风险都扛不住,还谈什么公开透明?”
“那怎么办?装作没看见?”
“不。”林凡关闭公网连接,切换至校园内网,“既然发现了,就不能当不知道。我们现在做的事,本来就是要打破信息不对称。如果自己遇到黑幕却沉默,岂不是打自己的脸?”
他新建一个加密文档,开始撰写举报信草稿。
“证据先固定。”他对计算机系同学说,“你负责追踪这封邮件的原始发送IP,看看能不能定位到外部终端。同时查一下周维和那家工作室之间的通信痕迹,哪怕只是社交软件上的互动记录。”
“明白。”对方立即调出日志分析工具,“需要时间,但我可以跑自动化爬取。”
“陈小胖,你去搜集过去三届比赛中,凡是涉及自动化运营或数据优化类项目的评审结果。”林凡继续布置,“特别是那些半路退出或者得分异常偏低的,做个统计表。”
“你是怀疑他一直在打压同类项目?”陈小胖皱眉。
“我只是想知道规则是否真的公平。”林凡盯着屏幕,“我们选择站出来,不是为了赢,而是为了让所有人看到——有人敢动手脚,也会有人敢揭出来。”
房间里的气氛变了。
原本只是紧张备赛的状态,此刻多了一层警觉。每个人都意识到,这场比赛不再仅仅是材料展示那么简单。
夜色渐深,宿舍灯一直亮着。
主屏左侧是即将提交的报名压缩包,右侧是正在运行的数据追踪程序。林凡反复修改着举报信措辞,力求每一句都有依据,不留情绪化表达。
“等所有证据链闭合,我们就把材料一起递交给组委会。”他说,“不威胁,不炒作,只陈述事实。”
陈小胖停下手中的表格汇总,抬头看他:“万一他们压下来呢?”
“那就向上一级反映。”林凡合上笔记本,“一层压不住,还有教育厅。再不行,媒体也可以介入。但我们必须先做到一点——自身清白,证据扎实。”
计算机系同学忽然轻声说了句:“IP追踪有结果了。原始发送端不在校内,注册设备归属地是城东某写字楼,运营商登记名称为‘星策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林凡立刻调过来看。
地址信息清晰显示,那栋楼里注册了七家关联企业,其中三家曾参与过学校产学研合作项目评审。
“果然是冲着资源来的。”他冷笑一声,“想用评委席位筛掉潜在对手,好让自己扶持的团队独占名额。”
“我们现在就把这些打成PDF?”陈小胖问。
“再等等。”林凡站起身,活动了下肩膀,“明天才是提交截止日。今晚把所有材料再核一遍,确保万无一失。他们想暗中动手,我们就光明正大地掀桌子。”
三人没有离开。
电脑屏幕映着他们的脸,一份未命名的加密文档静静躺在桌面,标题栏写着“关于评审公正性的补充说明”。下方是尚未保存的举报信正文,光标在最后一句话后闪烁:
“我们认为,任何试图通过非正常手段影响评审结果的行为,都不应被容忍,尤其当该项目倡导的正是透明与公平。”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