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灵异小说 > 雾锁旧楼 > 第40章:星轨交织的约定
换源:


       一、太空舱的来信

春分的阳光斜斜地照进“世界花田”的玻璃温室时,晓星正在给“火焰雪”的幼苗做光谱分析。这株由火山红与雪顶杂交而成的新种,叶片呈现出奇异的渐变色:靠近根部的部分是火山灰的深褐,中部是漠河雪的纯白,顶端却泛着槐安里黑土的深棕。当她把光谱仪对准叶脉时,仪器突然发出急促的蜂鸣——叶片中检测到了刘静当年培育的“初心”品种的基因片段。

“晓星姐,快看!”小禾举着平板电脑冲进温室,屏幕上是条来自国际空间站的新闻,“他们用咱们的‘太空苗’花粉培育出了‘宇宙向日葵’,在失重状态下也能开花!”

新闻画面里,一株向日葵在空间站的培育舱里舒展叶片,花盘上的星点随着舱外的星光明灭。视频下方的文字说明:“该品种结合了槐安里太空苗的抗逆基因与俄罗斯‘极光’品种的耐寒特性,将搭载下一批火星探测器,在红色星球上种植。”

晓星忽然想起三年前林杉带来的基因报告,当时专家们就推测“太空苗”的基因里藏着某种跨越时空的密码。她打开工作手册,翻到刘静1998年的记录:“如果种子能说话,它一定会问:我要长多高,才能碰到星星?”

“刘静太奶奶,答案找到了。”她轻声说,指尖划过“火焰雪”的叶片,“种子不仅能碰到星星,还能在星星上开花。”

二、时光胶囊的重逢

国际种子大会在槐安里召开的那天,老槐树的槐花正簌簌地落。各国代表们踩着青石板路走进花田,每个人都捧着个透明的盒子,里面装着来自不同大洲的土壤。

“这是撒哈拉沙漠的沙。”非洲代表的盒子里,沙粒在阳光下泛着金红,“我们用它培育出了‘撒哈拉金’,花盘能储存雨水,根系可以在沙丘下延伸百米。”

“这是南极冰盖下的冻土。”极地考察员的盒子冒着冷气,“去年科考站种活了‘冰原向日葵’,开花时花盘的温度能融化周围的冰,形成微型生态圈。”

晓星带着代表们来到“世界之花”的培育区,这里的向日葵根系通过特殊的管道连接着七大洲的土壤。当非洲的沙粒顺着管道流入时,花盘边缘的花瓣立刻泛起了金红;南极的冻土加入后,花瓣顶端结出了细小的冰晶。

“看!”法国代表指着花盘中心,那里的螺旋纹路正在缓慢变化,最终定格成地球的形状,“它在回应我们带来的土壤!”

会议的高潮是开启埋在老槐树下的时光胶囊。当张爷爷用刘静当年的铜钥匙打开胶囊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里面躺着1992年的老照片、混合了全球土壤的陶盆、还有那张录着“地球交响曲”的唱片。

“现在,我们要把新的故事装进胶囊。”晓星取出个水晶瓶,里面装着“火焰雪”的种子,“它能在零下四十度的火山灰里开花,每粒种子都带着槐安里的基因密码。”

美国代表递上枚太空站培育的“宇宙籽”:“这是在火星模拟舱里结的籽,外壳比钻石还坚硬,能抵抗宇宙射线。”

巴西代表带来了亚马逊雨林的“雨林籽”:“我们用它的花粉改良了橡胶树,现在橡胶果里能同时产出乳胶和向日葵油。”

当所有种子被放入胶囊时,老槐树的槐花突然纷纷扬扬地落进胶囊,像给种子盖上了层香雪。张爷爷用红绳系紧胶囊口,红绳上串着各国代表的纪念章,在阳光下闪着七彩的光。

“这是我们给未来的答案。”晓星把胶囊埋进老槐树的根系旁,“告诉他们,种子的力量,永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强大。”

三、火星计划的起点

国际种子大会的最后一项议程,是启动“火星花田计划”。晓星作为槐安里的代表,将护送“宇宙籽”和“火焰雪”的种子登上航天飞机,在火星的盖尔陨石坑建立首个外星花田。

“刘静太奶奶说过,”晓星对着镜头举起种子,“‘种子是最勇敢的探险家,能在任何土地上扎根’。现在,我们要让这句话在红色星球上成为现实。”

发射当天,槐安里万人空巷。张爷爷带着老伙计们守在电视机前,小李举着相机记录下每个瞬间,小木在漠河的雪地里点燃了盏盏冰灯,为火箭照亮升空的路。

当航天飞机刺破云层时,晓星透过舷窗望向地球,槐安里的花田在晨光中闪烁,像颗金色的心脏。她忽然明白,所谓的星际旅行,不过是另一场播种——就像当年刘静把种子分给各地的孩子,现在,他们要把种子分给各个星球。

四、永恒的星轨

三年后,火星盖尔陨石坑。

晓星穿着厚重的航天服,蹲在“宇宙花田”的培育舱里。这里的向日葵已经适应了火星的低重力环境,花盘能随着太阳的移动自动调整角度,根系分泌的黏液能固定火星的红土。

“第365天,花盘直径增长0.3厘米,星点亮度提升15%。”她在日志里写道,指尖抚过花瓣上的纹路——那是火星的经纬线与槐安里坐标的完美重合。

忽然,舱内的警报响起,屏幕上显示地球发来紧急消息。晓星打开一看,是林杉的全息投影:“晓星,你快看窗外!”

她站起身,透过舷窗望去,只见夜空中有个亮点正在逼近——是“地球之花”号宇宙飞船,船上搭载着各国送来的种子,还有张爷爷新刻的石碑:“无论飞多远,记得回家的路。”

晓星的眼泪夺眶而出,在面罩上凝成冰晶。她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当“地球之花”的种子在火星落地时,槐安里的故事,将在红色星球上续写;而地球上的花田,也会继续生长,把种子撒向更遥远的星系。

回到地球的那天,晓星带着火星的土壤来到刘静的墓前。墓碑上的向日葵花纹在阳光下泛着微光,仿佛在等待新的故事。她把火星土洒在墓旁,忽然看见泥土里钻出株嫩芽——是“火焰雪”的幼苗,叶片上同时映着地球的蓝和火星的红。

“刘静太奶奶,您看。”晓星轻声说,“种子真的能碰到星星,还能在星星上开花。”

远处,老槐树的年轮又添了一圈,新枝上的槐花正在绽放。晓星知道,这株老槐树会继续生长,把根扎得更深,把枝叶伸得更远,就像那些飞向星际的种子,无论飘到哪里,都会记得自己来自槐安里,记得这里有个永不褪色的约定——让每个种子都知道,它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