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灵异小说 > 雾锁旧楼 > 第39章:种子的旅行与星空的约定
换源:


       一、来自漠河的包裹

初秋的风带着清冽的凉意,吹得槐安里的老槐树落下第一片黄叶时,晓星收到了一个来自漠河的木箱。箱子裹着厚厚的保温棉,拆开时还带着北方的寒气,里面躺着十几个雪白色的信封,每个信封上都画着顶着雪的向日葵,落款是“小木和雪顶花田的伙伴们”。

“晓星姐,这是‘雪顶’的第一批种子!”小禾踮着脚够箱子里的保温袋,手指被寒气冻得发红,“小木哥说,这些种子经过零下三十度的考验,开花时花盘顶端会结出冰晶状的绒毛,像戴着白帽子!”

晓星小心地拆开信封,里面的种子果然和普通向日葵籽不同,外壳带着层细密的白霜,像裹了层冰花。她想起小木在视频里说的话:“漠河的冬天,向日葵的根在冻土下睡觉,春天一到,雪水融化时它们就醒了,比谁都长得快。”

正看着,张爷爷拄着拐杖过来了,手里捏着张泛黄的照片:“这是1988年,刘静丫头在漠河支教时拍的,你看她身后的向日葵,是不是和这种子长得像?”照片里,年轻的刘静站在雪地里,身后的向日葵顶着薄雪,花盘却倔强地昂着,和信封上的画如出一辙。

“原来‘雪顶’不是新品种,是刘静太奶奶当年留下的奇迹啊。”晓星把种子捧在手心,忽然觉得它们沉甸甸的——这哪里是种子,分明是穿越了三十多年的时光,从漠河的雪地里,带着刘静的温度,回到了槐安里。

二、水渠边的对话

把“雪顶”种子播进土里的那天,晓星在花田水渠边遇见了小李。他正蹲在渠边,手里转着个陶土哨子,哨声像极了漠河的风声。

“晓星姐,我爸让我问,阿根廷的火山红开花了吗?”小李的脸颊晒得黝黑,是跟着张爷爷修水渠晒的,“他说要是开花了,就把‘沙漠金’的花粉寄过来,试试能不能杂交出‘火焰雪’——又红又白,像火山上的雪。”

晓星指着水渠对岸的花田,火山灰花盆里的幼苗已经抽出了花苞,花瓣边缘泛着淡淡的红,像被晚霞染过:“快了,你看这花苞的形状,和你寄来的火山照片里的火山口一模一样。”

小李忽然红了脸,从口袋里掏出个布包:“我……我在水渠底捡了个东西,像是老物件。”布包里是个铜制的小向日葵,花瓣上刻着极小的字,凑近了看,是“1990.6赠静”。

“是刘静太奶奶的东西!”晓星的心跳漏了一拍,指尖抚过那些磨损的刻字,“1990年,她应该刚从漠河回来,这是有人送她的纪念品吧?”

“我爸说,当年有个阿根廷的留学生总跟刘静太奶奶一起修水渠,说要把槐安里的水渠技术带回南美。”小李挠挠头,“说不定这铜花是他送的,现在咱们又要把火山红和雪顶杂交,这不就是缘分吗?”

水渠里的水轻轻晃着,把两人的影子叠在一起,像朵并蒂的向日葵。晓星忽然明白,张爷爷总说“水渠是槐安里的血脉”,不仅是因为它灌溉花田,更因为它流着无数人的故事——刘静的坚持,阿根廷留学生的惦念,小李父亲的守护,还有现在的他们,都在这水流里,悄悄完成着一场跨越国界的接力。

三、星空下的约定

秋分那天,火山红终于开花了。花瓣像燃烧的火焰,花盘中心却藏着一点金黄,是火山灰里的硫磺赋予的独特印记。晓星刚给它套上防虫网,小李就举着个天文望远镜跑来了:“小木哥说漠河今晚有极光,让咱们看同一片星空!”

望远镜里,北极星格外亮,像颗被冰雪擦亮的钻石。晓星忽然想起刘静日记里的话:“当槐安里的向日葵朝着北极星转时,就是所有种子在互相问好。”她转头看向火山红,发现它的花盘果然微微偏向北方,和水渠的流向一致,像在呼应着漠河的方向。

“晓星姐你看!”小李指着望远镜,漠河的方向真的有淡淡的绿光在跳动,“是极光!小木哥说,这是‘雪顶’在跟咱们打招呼!”

晓星拿出手机,给阿根廷的老伙计发了张火山红的照片,配文“它开花了,像你的火山”。没过几分钟,对方回了张照片:南美草原上,一片向日葵正朝着东方绽放,花盘上落着晚霞,像把槐安里的夕阳搬了过去。

张爷爷带着老伙计们提着马灯来了,灯影里,他们的白发像雪顶,皱纹里盛着笑意。“来,咱们把‘沙漠金’的花粉撒上去。”张爷爷颤巍巍地递过个小毛刷,“刘静当年没完成的杂交,让咱们替她完成。”

晓星接过毛刷,指尖不小心碰到小李的手,两人都像被水渠里的水烫了下,猛地缩回手,又同时笑了。马灯的光落在花田上,把火山红的影子拉得很长,一直延伸到水渠尽头,像条红色的丝带,一头系着槐安里的老槐树,一头连着漠河的雪和南美的草原。

“你说‘火焰雪’会长成什么样?”小李的声音很轻,像怕惊扰了星空。

晓星望着极光的方向,轻声说:“一定像所有种子的梦想——既能在雪地里开花,也能在火山边生长,无论到哪里,都记得自己的根在槐安里。”

水渠里的水还在流,带着铜花的倒影,带着马灯的光晕,带着两代人的期待,悄悄汇入了远方的河。而花田中央,火山红的花瓣上,正落着一粒“沙漠金”的花粉,像颗金色的星星,在夜色里闪着光。

这一夜,槐安里的星空格外热闹。北极星下方,所有的向日葵都朝着同一个方向,花盘转动的声音、水渠流淌的声音、远处老人们的笑谈声,还有小李手里的陶土哨声,混在一起,像首跨越了时空的歌——唱着种子的旅行,唱着永不褪色的约定,唱着每个在花田播种的人,都终将在星空下,等到属于自己的那朵花。

四、清晨的惊喜

第二天清晨,晓星在火山红的花盘上发现了颗新结的籽,一半红一半白,像裹着雪的火焰。她把籽放进小盒子里,盒子里已经躺着铜制小向日葵、雪顶的种子、沙漠金的花粉囊,还有张纸条,是昨夜大家一起写的:

“致2053年的种花人:

我们在槐安里的水渠边,种下了火焰与雪的约定。

请相信,所有跨越山海的牵挂,都会在土壤里发芽,在星空中结果。

永远记得,根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盒子被埋在了老槐树下,上面压着块刻着向日葵的青石板,和张爷爷年轻时刻的“饮水思源”碑并排站着。风穿过树叶,沙沙地念着碑上的字,像刘静太奶奶在笑,像阿根廷的留学生在说“再见”,像漠河的雪在轻轻落下,像所有未说出口的话,都变成了花田的养分,让每一粒种子,都能带着整个世界的爱,勇敢地走向远方。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