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全能星途缔造者 > 第18章:舞蹈室的机械舞与情感代码
换源:


       江逸松开领带夹,微型投影仪的光斑在墙面缓缓消散。财务室终端屏幕仍亮着,霍绍庭的语音请求记录停留在通话日志最上方,未被删除。他站起身,腕表贴在掌心,温度正常,走时声平稳,仿佛昨夜那场无声交锋从未掀起波澜。

但他知道,有些东西已经变了。

走廊灯光均匀洒落,他穿过技术区,脚步没有停顿。监控系统自动识别身份,B区舞蹈室门禁感应开启。清晨六点零七分,排练厅内已有人影。

林初夏站在中央定位点,机械舞动作干净利落,可每一次转体收势时,右脚落地总慢了半拍。红外热成像显示她肩颈区域持续高温,心率监测数据浮现在控制台角落:118次/分钟,波动剧烈。

江逸走近观察窗,调出后台日志。昨夜两点十八分,她的编程终端仍在运行,代码提交记录多达三十七次。应援APP新版推送逻辑存在漏洞,她反复调试至凌晨四点十五分才终止操作。睡眠周期分析显示,深度睡眠时长不足五十分钟。

“我能调整。”林初夏察觉到他的出现,停下动作,手套边缘的织线已被撕开一道小口,指尖微微发白。

江逸没回应,只是打开控制面板,启动“情感补偿协议”。这不是操控程序,而是将过往演出中观众集体欢呼的声波频率提取出来,转化为节奏引导信号,嵌入舞蹈节拍校准系统。信号不强制干预动作,只作为潜意识节拍器存在。

“再试一次。”他说。

音乐重启,前奏响起的瞬间,林初夏的身体有了细微变化。她的呼吸节奏与背景音流同步,动作起承转合流畅起来,转体、定格、关节锁止一气呵成。系统记录显示延迟归零,误差值降至0.03秒以内。

可江逸盯着画面放大后的细节——每次动作终结时,她的小指仍会轻微抽动,像是在抵抗某种内在压力。

这不是技术问题。

脚步声从侧门传来,苏晚棠走了进来。她刚巡查完早班人员签到情况,肩背习惯性绷直,目光落在控制台上跳动的数据流。

“你给她打了什么补丁?”她问。

“不是补丁。”江逸指向心电图对比图,“这是她昨晚崩溃时的生理曲线,这是刚才的。下降幅度超过40%。”

苏晚棠没说话,视线移向回放画面。无声影像中,林初夏独自练习至深夜,突然停下,低头咬住手套边缘,肩膀轻微颤抖。那一帧被系统标记为“情绪溢出临界点”。

“她没喊疼。”江逸低声说,“但数据不会沉默。”

苏晚棠看着屏幕里那个蜷缩又迅速挺直身体的女孩,喉头动了动。“她知道你在看吗?”

“不知道。”江逸关闭回放,“系统自动预警。我只是决定回应。”

苏晚棠沉默片刻,转身走向排练厅。玻璃门滑开时,冷气涌出,她径直走到林初夏面前,递上一瓶水。女孩愣了一下,接过,手指仍无意识摩挲着破损的手套。

“下次熬夜,叫一声。”苏晚棠说。

林初夏抬头,眼神闪烁,最终轻轻点头。

上午七点二十三分,江逸回到控制台,开始整理实验报告。他将本次干预过程命名为“情感代码v1.0”,核心逻辑并非修正行为,而是识别并回应那些无法言说的心理负荷。系统不再只是效率工具,而成为一种沉默的守护机制。

他正准备加密存档,余光瞥见角落休息区的画面。

林初夏坐在矮凳上,平板电脑放在膝头,正在修改一段推送提示音的代码。手指依旧摩擦着手套破口,但嘴里却轻轻哼着一段旋律。

江逸调出音频频谱分析,比对结果显示:她哼唱的节奏,与最新版APP的推送提示音完全一致。

这不是巧合。

他放大画面,发现她每写完一行代码,就会下意识地跟着哼一句应援曲副歌。声音很轻,几乎融进空调低鸣,但旋律稳定,带着某种近乎本能的归属感。

技术劳动与集体认同,在她潜意识中完成了绑定。

江逸关闭监控窗口,在本地日志输入关键词:“情感代码v1.0——成功激活归属感反馈环。”

苏晚棠不知何时站在了他身后,手里拿着一份心理评估表。

“我们得谈谈标准。”她说,“这种干预,边界在哪里?”

“不在技术。”江逸看着屏幕,“而在是否愿意听见沉默的声音。”

苏晚棠没接话,目光落在控制台另一侧的生理监测面板上。林初夏的心率已降至82次/分钟,体温恢复正常区间,脑电波α波段活跃度提升,这是放松与专注并存的状态。

她忽然想起昨夜查看的值班记录——林初夏在凌晨三点提交了一条新功能说明:“新增‘心跳同步’模式,粉丝点击应援按钮时,舞台灯光将模拟用户心跳频率闪烁。”

一个患有社交恐惧症的女孩,正试图用代码,让陌生人感受到彼此的心跳。

“她以前从不参与团队讨论。”苏晚棠低声说,“连合影都站最后。”

江逸点点头,“但现在,她在用自己的方式加入。”

苏晚棠盯着那段仍在滚动的代码,忽然意识到,有些改变早已发生,只是她们一直没看见。

上午八点零九分,林初夏合上平板,起身准备前往理疗室做例行检查。她走出休息区时,嘴里那句应援曲仍未断。

苏晚棠跟了上去,脚步比平时慢半拍。

江逸留在控制区,开始清理临时缓存文件。他将“情感代码”实验数据转移至离线存储,设置三级权限壁垒。整个过程安静有序,没有任何异常提示。

腕表走时平稳,与呼吸同步。

主控台深处,一段未公开的日志悄然生成:

“个体情感反馈闭环建立,系统响应延迟降低67%。建议扩展应用场景至团队协作模块。”

他关闭终端,正准备离开,通讯面板突然弹出一条消息。

来自安保系统自动警报:

“B区机房门禁记录异常——今晨四点十二分,有未登记设备接入内部网络,持续时间1分43秒,已拦截。”

江逸眼神微凝,立即调取访问日志。

IP地址为空,接入端口伪装成日常维护程序,但数据流向指向舞蹈控制系统核心参数备份区。对方试图提取“情感补偿协议”的原始算法结构。

失败了。

防火墙日志显示,系统在检测到非常规读取请求后,自动启用了反追踪诱饵程序,将虚假代码包发送至境外中转服务器,并标记了真实来源路径。

他放大追踪结果。

最终节点指向一家注册于新加坡的第三方技术支持公司——而这家公司,正是霍氏娱乐旗下子公司对外合作的技术代理方。

江逸盯着屏幕,没有动。

三秒后,他重新打开“情感代码”加密文档,将权限等级从三级上调至最高级,并添加了一条新指令:

“所有涉及心理干预模型的操作,必须通过双重生物认证,且每次调用将触发实时审计。”

他按下确认键。

控制台指示灯由绿转蓝,系统提示:更新完成。

窗外,晨光斜照进剧场玻璃幕墙,映在排练厅地面,形成一片淡金色光域。林初夏的身影刚好走过那片光,手中平板屏幕亮着,新版本APP界面正在加载。

苏晚棠站在理疗室门口,回头看了一眼控制区。

江逸仍坐在原位,左手轻抚腕表表壳,右手悬停在键盘上方,指尖即将落下的瞬间,终端再次震动。

不是警报。

是一条来自林初夏设备的自动推送测试消息。

内容只有四个字:

“心跳同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