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利载着秦淮茹,一路蹬回了南锣鼓巷。
他没直接回大院,而是把车一拐,先去了街道办。
街道办里,王主任正伏案写着什么。
她年纪很轻,约莫二十多岁,梳着利落的齐耳短发。
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旧军装,腰板挺得笔直,眉宇间透着一股军人特有的干练和严肃。
她是刚被分配到这片当主任的,正踌躇满志地想干出点成绩。
李胜利领着还有些怯生生的秦淮茹走进去,脸上堆起恰到好处的笑容。
“王主任,忙着呢?”
王主任闻声抬起头,目光平静扫过两人。
尤其在李胜利那辆停在门口的新自行车上停留了一瞬,语气公事公办但不算冷淡。
“同志,有什么事?”
“主任,我们来办结婚登记。”
李胜利把秦淮茹往前轻轻带了一步。
“顺便,把我爱人秦淮茹同志的户籍关系,落到我这儿来,以后就在城里生活了。”
王主任点点头,也没多问,利索地拿出登记表。
“填表吧。”
又对秦淮茹道:“女同志,你的户籍证明呢?”
秦淮茹赶紧从那个小包袱里拿出从村里开好的证明,双手递过去,小声说。
“主任,我…我是昌平秦家村的…”
王主任接过证明看了看,语气平淡。
“嗯,没问题。现在户籍管理主要是登记常住人口,方便管理。你们结了婚,她跟你住,自然就把户籍关系迁到你这,算是城里的人了。”
她边说边熟练地开始办理手续,还给他们拍了张黑白的小合照贴在结婚证上。
李胜利心里一乐,成了!
这年头,户籍迁移相对宽松,主要是为了掌握人口流动情况。
这一登记,秦淮茹就从农村人变成了有正式城里户籍的人了。
这意义重大,意味着她以后能在城里找工作,享受城里的某些待遇。
等到53年统购统销后,秦淮茹也能有一份定量粮。
手续办得很快,两张鲜红的结婚证递到了两人手里。
秦淮茹捧着那薄薄却又沉甸甸的证书。
看着上面自己和男人的名字并排在一起,心里又是羞涩又是踏实。
———————
李胜利收好证书,却没立刻走,而是凑近了些,脸上带着诚恳的笑容,又开口了。
“王主任,还有个事得麻烦您一下。”
“你说。”
王主任放下笔,看向他。
“是这样,主任,我这不是结婚了吗,想着把农村老家的妹妹也接到城里来,让她在城里上学,见识见识世面。”
李胜利语气恳切。
“我就想着,咱们街道能不能再租两间房给我?就我们院前院里的倒座房?”
王主任闻言,微微蹙了下眉,倒不是不同意,而是有些意外。
“你还要租两间?你现在不是分了一间东厢房吗?再加上两间倒座…这一下就是三间房了,房租可不是个小数目,你负担得起?”
她打量着李胜利,虽然看他穿着工装,还有新车。
但一下租三间房,在这年头也算大户了。
李胜利心里门清,现在京城人口还不算爆炸。
住房远没到后来那么紧张的地步,空房有的是。
街道巴不得把那些破旧的空房租出去换点租金呢。
他赶紧点头,语气肯定。
“负担得起,主任您放心,我是轧钢厂宣传科的正式工,工资虽然不高,但省着点花,房租没问题,主要是为了妹妹上学方便。”
王主任盯着他看了两秒,似乎是在判断他话里的真实性。
随后点了点头,翻看了一下手里的登记册。
“前院倒座房是有两间空着,面积不大,也比较旧。行吧,既然你需要,又能负担,那就租给你,租金按月交到街道来。”
“哎,太谢谢您了主任,您可帮了我大忙了!”
李胜利脸上笑开了花,连声道谢。
他心里琢磨着,房子可是好东西,虽然现在多占不了。
毕竟以后多余空出来的私房都得交给公家出租。
他也有想过直接把厢房买了,但是兜里实在比脸干净。
但趁着现在房子不紧俏,能多租两间也是好的。
只要妹妹来了有人常住,等房子紧俏时候街道办也没有借口收回。
事情办得顺利,李胜利心情大好,就准备告辞。
这时,王主任却像是随口问了一句,手指敲了敲桌上的一份文件。
“对了,李胜利同志,区里刚下了指示,要求我们在各个大院选聘居民联络员,协助街道处理些院里鸡毛蒜皮的小事,传达个通知什么的。你们95号院,是个大杂院情况复杂,你看院里有没有什么比较合适,说话大家能听,办事也公道的人选?”
李胜利心里琢磨开了,居民联络员?
这不就是后来管事大爷吗?这就要开始了?
他脸上不动声色,脑子飞快转动,王主任这是想先摸摸底啊。
—————————
李胜利心里飞快地盘算了一圈。
易中海?
那老登上位,以后少不了用道德大棒压人,自己还能有好日子过?烦都烦死。
阎埠贵?
算计到骨头里,怕是连联络员的补贴都能算出一朵花来。
刘海中?
官迷一个,水平不行架子不小…
嘿!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位置凭什么只能是他们?
老子自己上不行吗?
他可是要在这院里生活几十年的人。
与其以后被个大爷管着头顶,看人脸色,不如自己把这位置占了。
名正言顺地掌握大院里的话语权。
打定主意,李胜利脸上立刻堆起热情又自信的笑容。
非但没回答王主任的问题,反而反问了一句。
“王主任,您先跟我说说,咱们街道选这个联络员,具体都有啥要求?得具备哪些条件?”
王主任没想到他会先问这个,略一沉吟,便条理清晰地回答道。
“要求嘛,首先得是识字,有基本的文化水平,不然没法看文件,写记录。其次表达能力要强,得能把上面的政策精神吃透,然后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传达给街坊邻居。最关键的是,要热心公务,能协助街道处理院里那些鸡毛蒜皮的邻里纠纷,办事得公平公正,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
李胜利一听,心里乐开了花,这每条要求简直像是为他量身定做的。
他立刻挺直腰板,脸上那点嬉皮收敛起来。
换上一副极其认真的表情,用手指点了点自己的胸口。
“王主任!您看看我,怎么样?”
他没等王主任反应,就像做报告一样,一条条给自己投标。
“识字?我是轧钢厂宣传科的正式干事,天天跟文字打交道,写稿子,出板报那是我的本职工作。”
“理解政策传达精神?这就是我吃饭的本事,保证比院里谁都学得快讲得透。”
“处理邻里纠纷公平公正?王主任,院里那么多老少爷们看着呢,我要是做不到公正,您随便撤了我这个联络员!”
他语气铿锵,带着一股年轻人特有的锐气和自信。
“所以说,联络员这活儿,本质上就是群众工作和宣传工作,这正是我的专业强项啊,王主任!”
他见王主任面露沉吟,似乎被他这不同寻常的毛遂自荐搞得有些愣神。
立刻又加了一把火,语气变得更加恳切,甚至带上了点时代使命感。
“王主任,咱们是新社会了,就得有点新气象,选拔人才,不应该光看年纪资历,更不能信什么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的旧黄历,得看实际能力,看能不能真正为群众办事,您让我来做这个联络员,我李胜利别的不敢说,保证一碗水端平,不搞拉帮结派,不搞欺上瞒下,就凭政策凭道理办事!”
王主任看着眼前刚结婚的年轻人。
听着他这一套又一套,逻辑清晰又充满自信的自我推销,心里真是有点哭笑不得。
她见过谦虚谨慎的老成人,也见过唯唯诺诺的,还真没见过这么…
这么高调且毫不谦虚的,这哪是推荐自己,这简直是来做就职演讲了。
她忍不住笑了笑,摇摇头,语气带着点无奈,但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
“李胜利同志,你的积极性是好的。但是,这个联络员,不是我说让谁当就能让谁当的。得是大院里居民们自己推选出来,大家认可才行。街道最后只是根据大家的意见来认定。”
李胜利一听这话,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推选?
院里谁会选他?
他昨天刚为了截胡把贾家往死里得罪了,又当众把易中海怼得下不来台。
还道德绑架邻居帮他压制贾家?
这事细究起来,确实不算太光彩。支持率堪忧啊。
但他脸上却没露怯,反而立刻点头,一副理解的表情。
“行!王主任,您说得对,充分发扬民主,尊重群众意见,我明白了。”
他嘴上说着明白了,心里却瞬间琢磨开了。
看来,这联络员的位置,不是靠嘴皮子就能从王主任这里直接要来的。
得在院里下功夫,得让那帮老少爷们,婶子大娘们…
至少大部分人,愿意选他才行。
这可有点难度了,但他李胜利是怕难度的人吗?
心里已经开始飞速盘算,怎么才能扭转形象。
或者说,怎么才能让院里人觉得,选他李胜利当这个联络员,比选那些老家伙更划算更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