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淮右布衣逆天记 > 第三十七章 决战鄱阳湖(3)
换源:


       几个回合下来,双方都各有胜负。陈友谅在战备上胜于朱元璋,朱元璋在士气上胜于陈友谅。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过程中,陈友谅军中的狗头军师给他出了一个主意,盛夏时节的鄱阳湖里温度很高,这个主意没多久就馊了。

他强烈建议陈友谅把所有的战船都用特制的大铁环相连。

各位,这场面不仅相当壮观,是不是还很眼熟?

我很怀疑这位跟陈友谅献连环计的狗头军师是不是朱元璋派过去的卧底!

反正陈友谅是采纳了。

本来就很巨大的舰船用大铁链子这么一扣,那战斗力瞬间爆表。

尽管朱元璋的队伍士气很足,面对这样的场景,也只有叹气的份,不是将士们不卖力,只是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为此,陈友谅还得意了一回,朱元璋险些丧命!

由于连环舰队所向披靡,陈友谅采用了关门打狗的战术,用所有的连环舰船向朱元璋的部队进行合围。

朱元璋的部队节节败退,一度退到了滩边,船到了滩上只能搁浅,看样子是没得逃了。

汉军大将张定边用手中的剑指着朱元璋的旗舰,大声喊道:“兄弟们!朱元璋就在船上,生擒朱和尚者能封万户侯,斩杀朱叫化者能封千户!冲啊!”

张定边自从上次逞能吃了亏,好不容易逮住个翻盘的机会,还不往死里打?

一向淡定的朱元璋也此时也慌了神,都打算跟属下们交代后事儿了。

这时一个长得跟朱元璋很像的人站了出来,这人名叫韩成。

韩成说到:“主公莫慌!请主公把您身上的衣服脱下来!”

朱元璋和在场的人都没搞懂韩成的意思。

韩成催促朱元璋脱衣服,朱元璋还是没反应。

韩成说了一句“诶!没时间了!”随即便上手把朱元璋的衣服脱了下来。

大家别误会,韩成不是耍流氓,他是要英雄救美。错了!应该是英雄救丑,确切的说是救主。

韩成随即穿上朱元璋的外套,叫其他将领护送朱元璋从后门逃跑,自己冒充朱元璋去会见陈友谅。

陈友谅得知大部队把朱元璋围住了,也屁颠屁颠的跑来看热闹。

以前没电视新闻,也没手机电脑,朱元璋长啥样估计陈友谅也不知道,可能只在远处静静地眺望过。

韩成说:“老陈,你听我跟你说,你我都是苦命的人,能混到今天都不容易,如今你我实力悬殊,我也认栽了,我们就此打住,各回各家。你看行不行啊?”

陈友谅听后一脸无奈。转身跟张定边说:“你告诉姓朱的,如今有他没我,有我没他。要么他举手投降,要么我送他上西天。”

韩成知道陈友谅不会放过“自己”,跟他墨迹只是为朱元璋逃跑争取时间,这不过是缓兵之计。

韩成估计朱元璋跑远了,也没再跟陈友谅废话,直接选择了跳江自尽,他知道如果被陈友谅拆穿的话会死的更惨。

陈友谅除了感到意外之外,也挺佩服跳江自杀的“朱元璋”,心想:“这家伙也算条汉子,宁死不屈!”

实际他那知道朱元璋的花花肠子多着呢!不然也不会有后来的结果。

陈友谅命令水手在江里打捞了一天的时间,终于找到了“朱元璋”的尸首,经专家一比对,得出一致的结论:上当了。

这就是有名的“韩成救主”的故事。

大铁链子连环阵是能有效提升战斗力,但这玩意儿有个致命的弱点——怕火(初中生都知道的事情,陈友谅居然没意识到,看来多读点书还是有用的,特别是在关键时刻。)

死里逃生的朱元璋立马组织召开了紧急军师会议,会上就有人提出用火攻的建议,最后与会人员一致同意采取火攻的战术意见。

战术方向但是确定了,但朱元璋遇到一个跟周瑜让人上火的问题——没风。

朱元璋军中可没诸葛亮那样的人才可以筑坛祈风,他现在能做的只有等。

时间是最好良药,朱元璋的等待治愈了他的头疼病。

鄱阳湖上起风了。

陈友谅看见朱元璋的负隅顽抗感觉很搞笑,他面前的这些小渔船就像小孩过家家似的,都不想搭理。

蚂蚁虽小,能溃千里之堤。

朱元璋军中的敢死队把火药桶装在船内,上边铺上干草,组织好一队又一队的敢死队员朝汉军的铁索连环舰队冲去。

陈友谅还没来得及搞清楚朱元璋哪来的勇气敢跟自己硬拼,他就听见了爆炸声,随即他的连环舰队就起火了,还是那句老话:火借风势,风助火威。

大火把鄱阳湖的水面和天边的晚霞都烧成了血红色。这场景让很多参加此次战役的人终身难忘。

原本平静的湖面哀嚎片野,被焚烧和溺水者不计其数。战争是可怕的。

这把火基本上将陈友谅的家当全部烧光。

你说陈友谅会后悔吗?我想会,但世间没有后悔药,只有认命吧!

这时有人建议朱元璋可以摆庆功宴了,都说陈友谅已然成了强弩之末,这秋后的蚂蚱蹦哒不了几天了。

死里逃生,反败为胜的朱元璋也需要喝杯酒压压惊,都开始叫人杀猪宰羊了。

这时的关键先生刘基又跳出来说道:“陈友谅虽然大败,但他还有可能卷土重来,我们不能被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应该乘胜追击,一举将陈友谅的残余全部歼灭。狗急会跳墙,兔子急了会咬人,据我掌握的可靠情报,陈友谅正在谋划一场秘密暗杀行动,准备来个鱼死网破的计划。”

朱元璋听了刘基的话,背上的冷汗直冒,他迅速恢复理智,部署大军追击陈友谅的残余部队。

陈友谅这边正在谋划将全部兵力集中攻击朱元璋乘坐的旗舰,陈友谅的掌握的情报是:朱元璋乘坐的是一条白色的战船。

只要能打死朱元璋,战机就会发生扭转,我陈友谅就是胜利者。

汉军安排好进攻计划,第二天清晨集中兵力去朱元璋的舰队里寻找白色战船。

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当汉军来到朱元璋的大军面前,都傻眼了,朱元璋的所有战船全都变成了白色,这到哪儿去寻找朱元璋?

朱元璋早已料定陈友谅会来劫营,顺道又把汉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这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严霜单打独根苗呐!

这次的偷袭失败,让陈友谅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就在陈友谅听见朱元璋的战船都被刷白的时候,陈友谅很好奇地将头伸出船舱外一看究竟,被飞来的乱箭射中头部挂了。

一代枭雄就此谢幕,他的暴力哲学,厚黑学也跟随他烟消云散。

鄱阳湖大战历时36天,以陈友谅被乱箭射死而宣告结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也是规模最大的水战。

张定边带着陈友谅的儿子陈理逃回了他们的老巢武汉,朱元璋毫不含糊的乘胜追击,亲率大军一路追杀到武汉。张定边见势不妙,考都没考虑就带着陈理投降了。最后陈理在朱元璋的统治下做了明朝的官,张定边比较有骨气,不愿受封,出家当了和尚,活到了100岁,朱元璋都死了,他还活着。

张定边可能会说:打得再凶又如何?命没我长。

如果他还想为陈友谅报仇的话,也算如愿以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