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淮右布衣逆天记 > 第十七章 汤和 我来了
换源:


       清晨起来,还没烧尽的木头浸了一夜的露水后,还散发着缕缕青烟,朱重八捡起昨晚投在地上的两片圣珓走出伽蓝殿,大喊一声“元璋去也。”

“元璋”是他昨晚决定投军后为自己取的名字,以前那个逆来顺受、受尽欺辱的朱重八变了,变成一把利剑直插元朝的心脏。

朱元璋只身前往濠州城走去,来到濠州城外,见不远处有军队在埋锅做饭,升起的炊烟与低压的云层连在了一起。那些是元朝的官军,一路走来跟过往的老乡打听到,元军已经将濠州城围了半个月,城里的起义军出不来,城外的元军也没能打进去。

朱元璋照着老乡的建议,绕过了元军驻军的地方,来到了濠州城的南门。

只见城头上横七竖八的插着红黄相间的旗子。城门紧闭,几个散兵游勇扛着长矛在城墙上巡逻。

城门外边摆放着的鹿寨和拒马被之前的战斗打乱了位置,木头上还残留着战斗过后的血迹和刀痕,一片破败不堪的样子。

门外站岗放哨的卫兵见一身破烂袈裟的朱元璋朝城门走来,大喝一声“站住!”其中一个士兵手持长矛对着朝朱元璋跑过来,士兵用长缨枪抵住朱元璋的胸部,问道“你是干什么的?”

“我是来投军的。”朱元璋表情从容地说道。

“投军?你这理由也太搞笑了”士兵揶揄道。

“老总,我没骗你,我真是来投军的。”朱元璋接着说道。

士兵道“你这奸细,竟敢自投罗网!我看你是活得不耐烦了。”

朱元璋淡定的回答道“我不是奸细,我真是来投军的。”

“哈哈...哈哈...,你这二货,你以为我是三岁小孩吗?”

“我就是来投军的。”朱元璋又重复着。

这士兵向岗哨那边的那个士兵喊了一句“快过来,抓到一个奸细。”

那士兵见立功的机会来了,扛着枪屁颠屁颠朝这边跑来。俩人找了根麻绳三下五除二就把朱元璋来了个五花大绑。

朱元璋被拖拽着进了城门。城门上扎满了弓箭,门内两边站满了士兵,士兵都头系红巾,有点像“兰博”的样子。路上随时见到头系红巾手握兵器的士兵三五成队的在街上穿梭,时不时的都向被五花大绑的朱元璋投来好奇的目光。

偶尔有士兵会问是咋回事?这俩士兵一脸傲娇的表情,边走边说“抓到一个元军的细作。”

约莫走了一里路,几人来到一间建筑颇有讲究的木房外,屋子的门外两边站了两排士兵,一排五人,微风吹过,这些士兵头上的红巾都朝着一个方向飘动。

其中一个士兵在门外拽住朱元璋,另一个先是上去跟站岗的士兵交头接耳的一番,站岗的士兵不停的点着头,一番交流之后那站岗的士兵向屋内走去。

不一会出来当着朱元璋的面跟俩士兵“千户大人说了,把这奸细砍了,以儆效尤。”

朱元璋一听心里咯噔一下,表情和动作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你跟长官说是我俩抓到的这奸细没有?”

“说了,千户长正在跟百户长议事,他就回了一句‘砍了’。”

军中有明文规定,要砍头杀人必须到郭大帅的中军帐里去请令牌。俩士兵听了回话之后脸色立刻阴沉下来。其中一个说的“你去请令牌过来,我在这儿守着。”

另一个用极不情愿的口气说道“请...请...请...,谁叫我闲事管得宽,我去...我去...”

转身悠哉悠哉地朝中军帐走去。

士兵也是先跟账外的士兵做了通报,中军帐的士兵进账内禀报,帐内的大帅也正在跟人议事,士兵单膝跪地,双手拱拳,说道“大帅,城外站岗放哨的兵士抓到一个元军的细作,过来请斩杀的令牌。”

大帅一听缓缓的抬起头来,说道“你说什么?”

“大帅,有人来请斩杀人的令牌”士兵故意提高这嗓门说道。

“不是这一句,是上一句”

“城门放哨的军士抓到一个元军的奸细。”

“奸细?带过来我盘问一下。”大帅说道。

要放在平时,大帅根本不会过问这种事,今天大概是在和大家商讨如何击退元军的过程中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办法,一听抓到了奸细,就像通过盘问找一下破敌思路,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盘问一下看能不能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士兵把朱元璋带到了中军账内。朱元璋看坐在C位上的是一位面目白皙、须眉浓密的汉子,坐姿笔挺,眉头紧锁,说话声音浑厚。这就是濠州城起义军的头子郭子兴先生。

郭子兴见朱元璋身穿袈裟(虽然很破,款式是在的),头上没有头发,一张奇特无比的脸型深深吸引住了郭子兴的眼睛,表情不卑不亢,个子高大,眉宇之间透着一股英气。

郭子兴问道“你这秃驴,我军现在正与元军对峙,你还敢化作奸细来我军中送死?”

禀告大人“我不是奸细,我是来投军的。”

屋内的人听了都笑出声来了。

郭子兴也笑道“投军?你这借口也太扯淡了,两军对峙何人会来投军!你若从实招来,我尚且可以饶你性命,你若执迷不悟小心你的小命。”

“我都说了快八百遍了,我真是来投军的。”朱元璋大声说道。

“好,有种!既然如此,也没什么可说的,来人,拉出去砍了。”

一旁的士兵齐声答道“是”

几个士兵上前来押朱元璋,朱元璋并没有反抗,也没有申辩。只淡淡的说了一句“杀便杀了。”

郭子兴并没有从眼前这位年轻人的表情和眼神里看出一丝的害怕,他觉得很奇怪,心想“自己也是统领几万军队的人,一声令下任何人都可能成为刀下之鬼,别说一名小小的士兵,就是那些手底下高级军官见了我都会有三分恐惧,面前这小和尚为何一点都不惧怕我呢!我要让他在死之前知道我的虎威。”

随即说道“且慢!你说你是来投军的,你怎么不去投官军?”

“我的朋友在濠州城内当兵,是他写信叫我来的。”朱元璋很淡定的说道。

“你朋友叫什么名字?”

“汤和”

郭子兴故意环顾左右,问道“汤和是有谁认识?”

其中一位肤色很黑的中年人说道“汤和现在是左翼军的千户长。”

“哟...还确实有这么一个人!”郭子兴惊讶的说道。“既然这样,立刻把汤和叫过来问话。”

士兵跑出账外去请汤和,随后汤和赶过来,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解释了一番,郭子兴听了之后面露喜色。

“我险些错杀好人,既然是来投军的苦兄弟就赶紧松绑吧!”郭子兴给底下的士兵使了眼色,士兵见机给朱元璋松了绑。

“你叫什么名字?”郭子兴问道。

“朱元璋”

一旁的汤和听了有些没摸着头脑,心想“他什么时候改了名字,要是我不过来,别人跟光我说这名字,说不准他今天就交代在这儿了。”

“有诛灭元朝的寓意,名字取得好。”郭子兴道。“好,我记住你了,小伙子。”

随后转过脸对汤和说“汤千户,你们既然是老乡,你就带他下去编入你下边的队伍里,相互也能有个照应。”

“大帅,遵命。”

汤和带着朱元璋向郭子兴及军中其他头目行了礼,俩人转身走出中军帐,门外还在等候令牌的俩士兵见朱元璋和汤和有说有笑走出中军帐,俩士兵见状心里直呼“惨矣,惨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