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该谈婚论嫁的年龄从没有收到过情书,这是件多么遗憾的事情。朱重八不算遗憾,虽然没收到情书,但收到一封工作推荐信。这封信将改变朱重八的一生。
至正十二年春(1342年4月),送信人小王受托将信笺送给黄觉寺的朱重八,小王甩着鼻涕来到黄觉寺的时候朱重八没在。随手便将信笺递给了在寺里正在扫地的和尚,看来小王并不是一位专业的邮递员,顶多算是跑腿,工作责任心较差。
扫地的和尚是朱重八的师兄,他师兄知道这小子准是又跑到隔壁老张那儿去了。老张在外卖柴火,经常在外边跑路,能及时听到外边发生的新鲜事儿。加之老张有着一张会说故事的嘴,对听到的事情添油加醋这么一加工,就成了极具传奇色彩的故事了。
为听故事,夜里老张的家里总是聚满了人,火煮竹叶茶,月影现英雄。
当时的朱重八也是贫嘴张先生的一名忠实的粉丝。
最近生意难做,老张赋闲在家,朱重八闲来无事跑的次数就频些了。
开仓放芝麻揭竿起义的芝麻李,去年的时候,带着八个人扮作挑夫混进徐州城,里应外合,一举占领了徐州的故事;濠州城最近被一个叫郭子兴的人占了;江浙一带的起义军方国珍打败了孛罗帖木儿;徐寿辉在蕲水称帝,国号天完。这些惊天动地的事情都是从老张那儿听来的。
他还听说这些各地起义的红巾军都有一个信仰——明教。这不是那些年在外乞讨时,花钱买门票去学过的玩意吗!这玩意现在这样吃香吗!
然而老张并不知道朱重八早已是一位资深的明教信徒。
这位扫地僧与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相比可差得太远了,这位师傅的工作除了扫地还是扫地,外加喜欢偷窥别人的隐私。
送给朱重八的这封神秘的信笺就被这位扫地僧先一睹为快了,看完之后,这家伙装作若无其事的又将这封信转给另一个小师弟。小师弟看见信封上写着“朱重八亲啟”几个字,小师弟就是小师弟,为人比较诚实,没再偷看信笺内容。诚实并不代表愚笨,他发现信笺有被拆封过的痕迹。
夜里,朱重八重隔壁老张家返回寺里,小师弟见他回来便跑到禅堂外把他叫住“师兄,有你的书信。”
朱重八见有自己的书信,便问“是谁送来的?”
“我不知道,是扫地的王师兄叫我转交给你的。不过我看信笺有被拆封过。”
朱重八仔细一看,果不其然,信封拆封过后又被粘上,粘的皱皱巴巴的,三岁小孩都看得出来是绝对是被动过手脚的。
朱重八微微一笑,用手抚摸了一下小师弟的刚长出毛茬的脑袋说道“谢谢你兄弟,你快回去休息吧!”
这个乱世,人都会多长出几个心眼,你惦记我的,我觊觎你的,这都是本能反应。
朱重八饶过禅堂,独自一人踅摸往柴房里走去,摸出火捻子吹燃,借着微弱的火光仔细看了书信的内容。
书信是他小时候一起放牛的伙伴汤和寄来的,大致内容是说:八哥,你在家乡还好吗?兄弟我参加了义军,现在混的还不错,在部队里当了个千户(管千把人的老总,相当于团级干部),我们兄弟谁跟谁,都是自家兄弟,有福当然要一起享。前几天听老家来的兄弟说起你,现在还在寺庙里当和尚。
你还记得咱们小时候一起放牛的那些快乐时光吗!那会都是你带着我们闯祸斗地主,现在这个世道,做个老实本分的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有兴趣的话过来跟着我们一起干革命,凭你的本事,今后在部队里一定能有大作为。
如果你要来的话记得到濠州城郭子兴元帅的帐下来投军,来的时候记得报我的名字。另外,没来投军之前此事万不可告知他人,被官府拿住绝对小命不保。兄弟珍重,期待你的加入。
朱重八看了之后第一时间把书信烧了,就在他准备离开柴房的时候,听到门外有人的脚步声渐渐走近,他赶紧吹灭火捻子,用脚在地上扒拉烧剩下的灰烬。
那人说道“你别躲了,我知道是你。你的事情我都知道了。”
朱重八一听这意思带着几分挑衅,心里想到“咦!我这暴脾气,还能让你威胁咋地!”
重八从容的走出柴房,借着熹微的月光看见了面前那张臭脸,心里骂道“就是这小子,偷看我的书信,还TM的想在这儿敲诈勒索,我不怕,就算杀了一个我还有千千万万个我。”
“你别以为烧了书信就安全了,我早就知道你是叛军分子,之前老是往老张那儿跑,我就觉得不对劲,今天终于露馅了。我要去告发你,不能让你祸害咱寺院的众僧。”扫地僧说道。
先是心里骂道“我去你大爷的,你还他娘恶人先告状,我把你小子给废了。”
随即风轻云淡的说道“我不知道师兄在说什么?”
“别装了,你的义军兄弟叫你参军的事你不知道!要不要我把书信内容给你念一遍!”
朱重八见忽悠不过去了,便道“你想咋地?”
“我要把你的事情拿去报官领赏,一来可以解一下寺里的燃眉之急,二来可以肃清咱寺里的毒瘤。你也别怪师兄我无情,我这全是为了寺里的前途着想,出家人讲就是的大无畏精神,正所谓你不如地狱谁入地狱,牺牲一个你,可以挽救多少生命。”
“我与师兄素来无冤无仇,师兄为何这般刁难于我”
“实话跟你说了吧!就是平时看不管你那不可一世的表情,搞得像是有多大本事似的。”
这种无理由的刁难别人的人不是现在才有,自古以来就有很多,比如中国足球的祖师爷高俅就这这么一个人,看谁不爽就拿过来开刷。
朱重八并不想在此时激怒他,扯了一个犊子就回禅房休息去了。
这个夜里,朱重八翻来覆去没有睡意,汤和书信里的内容反复在他脑海里盘旋。
心想“现在官府正四处捉拿叛军分子,这封信来得真不是时候,凑巧又被那杂碎看了书信内容,自己一定得想个万全之策脱身,不然早晚会成为官军的刀下之鬼。”
“跑路?何去何从,只能继续当乞丐,那工作实在太苦太累,搞不好还会被叛军和官军当做俘虏结果了。”
“留在寺里?那杂碎迟早要告官,只要官府一知道,不出两日就得乖乖的去领盒饭。要不把这杂碎废了,让他没机会去告官,这样会吃上官司,最终也是一死。”
“投军?去汤和那里,官府打过来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投官军?自己被这些鞑子害得家破人亡,外公尚且还跟鞑子斗上一斗,自己坚决不做汉奸走狗........”
想着想着也没个头绪,越想越乱,此时夜已深,想得累了便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