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化龙诀 > 第三章 炼精
换源:


       夜幕低垂,玄艮峰杂役弟子的居所“青木舍”内,灯火昏暗。

这是一排简陋的木屋,每间屋子挤着十余人,空气中弥漫着汗味、草屑味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疲惫气息。结束了一整天繁重劳役的杂役弟子们,大多瘫倒在通铺上,低声呻吟着揉捏酸痛的四肢,少数人则盘膝而坐,试图利用这睡前的短暂时间进行修炼。

张小书坐在靠墙角的一个铺位上,这里通风最差,但也最不引人注意。他同样盘膝坐着,双手结着一个简单的手印,置于丹田之前,眉头微蹙,努力感应着体内那缕若有若无的精气。

《先天炼精诀》的口诀在心间缓缓流淌:“意守丹田,气沉涌泉,引先天之精,化后天之气,周而复始,炼体培元…”

这口诀他早已倒背如流,但实际做起来却艰难无比。所谓“先天之精”,藏于人体深处,乃生命之本源。炼精期的修炼,就是要通过意念引导和呼吸配合,将这部分潜藏的精气激发出来,炼化为可以初步运转的“气”,从而强健体魄,滋养神魂,为后续吸纳天地灵气打下基础。

资质上佳者,心念一动,精气自生,运转自如,很快便能气力大增,踏入炼精中期。而像张小书这般资质平庸者,却如同在沙漠中掘井,往往耗费极大心力,才能勉强凝聚起一丝微弱气息,还时常因心神不稳或外界干扰而瞬间溃散。

此刻,他努力摒除杂念,将意识沉入丹田那片混沌之地。他能模糊地感受到一点温热的能量,如同风中残烛,微弱地闪烁。他试图用意念去引导它,按照功法路线运转。

那缕精气却像是调皮而不听话的游鱼,刚被意念捕捉到,稍一驱动,便又倏地散开,难以凝聚。反复尝试多次,额角已渗出细密的汗珠,精神感到一阵疲乏,那缕精气却依旧懒洋洋地盘踞在原点,几乎纹丝不动。

“唉…”张小书在心中轻轻叹了口气,涌起一股熟悉的沮丧。

两年了,进展微乎其微。照这个速度,恐怕再有十年,也未必能突破到炼精中期。炼精之后,还有炼气、炼神…之后才是真正的“得道”境界:化神、返虚、合道…那对于他来说,简直是遥不可及的神话。

据说玄天宗的宗主李太玄,便是合道境的恐怖大能,神通广大,堪称陆地神仙。而各峰峰主,也至少是化神后期乃至巅峰的强者。管理他们这些杂役的弟子,也多是炼气期,甚至炼神期的修士。

修道之路,一步一登天,境界壁垒森严。每突破一个大境界,实力和地位都将有天壤之别。

正当他心神摇曳,有些气馁之时,隔壁铺位传来粗重的鼾声,夹杂着几句模糊的梦话。这细微的干扰,瞬间将他好不容易凝聚起来的一点意念击碎,丹田内那缕微弱的气感彻底消失无踪。

修炼,中断了。

张小书无奈地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疲惫和黯然。他知道,今晚的修炼大概也就到此为止了。以他的精神力量,很难在如此嘈杂的环境中再次入定。

同屋的其他弟子,有的已经睡得死沉,有的还在小声交谈,抱怨着今天的活计多么累人,哪位师兄又多么刻薄。没有人关注墙角这个默默无闻、修炼失败的“胆小鼠”。

他默默地收起手印,躺了下来,拉过那床薄而硬的被子。木屋的窗户有些破损,夜风带着寒意灌入,让他瑟缩了一下。

他想起远在老家的父母。那是轩辕国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凡人,一年到头辛苦劳作,也仅能糊口。为了送他入仙门,家里卖了唯一的一头耕牛,还欠了不少外债。母亲送他出门时,眼里含着泪,却笑着对他说:“小书,去了好好干,别挂念家里…好好跟仙师学本事…”

好好学本事…

张小书心里一阵酸楚。他学到了什么?除了伺候草药、挑水劈柴,就是这练了两年依旧在原地踏步的《先天炼精诀》。他甚至不敢想象,如果父母知道他们在宗门里其实是这般光景,该有多失望。

还有今天赵虎他们的嘲笑…“光宗耀祖”…多么讽刺。

他翻了个身,将脸埋进带着霉味的枕头里。一种深切的孤独和无助感包裹了他。在这个浩瀚的修仙世界,他渺小如尘埃,无力如浮萍。未来一片灰暗,看不到丝毫光亮。

或许,赵虎他们说得对,自己能在这里混口饭吃,不被饿死,就已经是侥幸了?那些斩妖除魔、御剑飞行的仙家风采,终究是别人的故事。

带着这样的念头,疲惫终于战胜了杂念,他沉沉睡去。

睡梦中,他仿佛回到了那个小小的山村,看到了父母慈祥却布满风霜的面容,看到了自家屋顶升起的袅袅炊烟…那是他内心深处,唯一温暖的寄托。

然而,他并不知道,一场突如其来的灭顶之灾,即将将他这仅有的、微不足道的温暖,也彻底摧毁。命运的阴影,正悄然迫近。

窗外,玄天宗的月色清冷依旧,照耀着仙山楼阁,也平等地照耀着杂役弟子简陋的屋舍,冷漠地注视着所有人的悲欢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