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揽着赵德昭的肩膀,走向紫宸殿东边的偏殿。
他身形魁梧,身高超过一米八。
赵德昭只有一米四,父子并肩而行,他觉得自己很渺小,像依偎在大树下的小猫。
来到偏殿,赵匡胤遣退宫人,只留下王继恩。
他取下一坛酒,开始自斟自饮,一个人喝着闷酒。
这场景像极了怄气的父子,老子等着儿子服软,儿子等着父亲放下身段。
赵德昭不想浪费时间,想到了破局的办法,便轻笑一声。
“笑什么?”赵匡胤立刻抬头。
“二叔说你爱喝酒,一喝就醉,酒醒就后悔,后悔完再喝。这叫知错就改,改了再犯。”赵德昭笑道。
“混账,敢编排老子?”赵匡胤被逗笑,狠狠的瞪他一眼。
赵德昭给他倒一杯酒:“阿爹,我陪你喝。”
“加冠之前不许饮酒。”赵匡胤抓起酒杯,一饮而尽。
赵德昭给他满上,前世滴酒不沾,这辈子也不想喝酒。
赵匡胤连喝了八杯:“日新,我冤枉你了。说吧,我满足你一个愿望。”
肉戏来了,赵德昭瞥了王继恩一眼。
赵匡立刻开口:“继恩,你先退下。”
“奴婢遵旨。”王继恩退出偏殿,随手关上了殿门。
赵德昭轻声说:“请阿爹批准,我想在京城开一家当铺。我不出面,让下人代我经营。”
赵匡胤一听,顿时皱起了眉头。自古以来,皇室和官员不许经商。
这不仅有损皇室尊严,还会让皇子积累巨额财富,建立广泛的经济利益网络。
如果赵德昭用钱收买人心,结交朝中大臣,那是对皇权的威胁。
若是搁在以前,他不仅会严词拒绝,还会严厉训斥儿子。
可儿子刚刚受了那么大的冤枉,被御史骂成了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差点身败名裂,他不忍心呵斥。
“为何经商?郡王每年有两千石禄米,两千贯俸钱,不够用?”赵匡胤皱眉问道。
“阿爹,两个原因。”赵德昭说道,“俸禄是民脂民膏,我不想吃,我想试试能不能自给自足。第二呢,您都皇帝了,还穿着以前的旧衣服,坐着以前的旧轿,我想挣钱给你做衣服新轿子。”
赵匡胤一愣,笑道:“记住,奢侈亡国!君王以一人治天下,不可以天下奉一人。”
赵德昭立刻点头,这句话的意思是君王可以治理天下,却不能把天下的财富据为己有。
赵匡胤一口喝完杯子里的酒:“走吧,我带你去个地方。”
他伸手揽住赵德昭的肩膀,爷俩一起走出紫宸殿。
赵德昭第一次来皇宫,立刻患了特工职业病,用眼角余光观察四周,猜测巡逻队和暗哨的位置。
他赫然发现,老赵的皇宫太小太寒酸了,跟前世的故宫比起来,简直就不像个皇宫。
许久后,两人来到一处重兵把守的宫殿,走进殿中,是一座加了三把重锁的库房。
王继恩和侍卫打开库房,里面堆着许多金银珠宝,只堆满了仓库的一角。
“日新,这是南方诸国送给我的开国贺礼。此库名封桩库,以后每年的财政结余,都存在库中。”
“等我攒够五十万贯,就去找辽国索要幽云十六州。若是辽国同意,我就把库里的钱给他们。”
“辽国若是不同意,我就用这五十万贯招募天下勇士,夺回燕云十六州。”
赵德昭听罢,身上的血开始发热。
幽云十六州是儿皇帝石敬瑭留下的历史问题,是赵匡胤和两宋皇帝遥不可及的梦想。
从东边的天津蓟州区,到西边的山西朔州,是中原王朝的北边门户和天然长城,也是中原王朝的马场。
赵德昭想到一个历史笑话,历朝历代,只有两宋坚决不修长城,因为想修没得修。
“日新,你可以开当铺,有三个条件。”赵匡胤严肃道。
“阿爹请讲。”赵德昭立刻点头,只要当铺能开起来,什么条件都可以商量。
“第一,不许用皇家旗号经商。第二,我会安排当铺都监,每个月给我报账,我要知道每一文钱的来历。第三,所有盈利全部入封桩库,你我父子一起图谋幽云十六州。”赵匡胤说道。
“德昭谨听教诲,一切听从您的安排。”赵德昭直接答应,同时心中一惊。
不愧是跟秦皇汉武唐宗齐名的宋祖,不仅扼杀了他用金钱收买官员的苗头,还要彻底掌握他用金钱建立的利益网。
赵德昭有了应对之策:当铺都监可以慢慢收买,账单可以造假。与父斗,其乐无穷。
“你我约法三章,你不守约定,我就取缔店铺。”赵匡胤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阿爹放心,我就是吃雄心豹子胆,我也不敢忤逆您!”赵德昭拍着胸脯保证。
“雄心豹子胆?不如吃老虎胆,哈哈……”赵匡胤大笑,喊道,“王继恩!”
殿门打开,王继恩跑过来,跪在赵匡胤跟前。
“武功郡王准备开当铺,你给我推荐一个当铺都监。”赵匡胤道。
“官家,您觉得继忠如何?”王继恩谄媚道,“继忠精通术算,您还夸过他呢。”
“你的同胞弟弟?内侍黄门王继忠?”赵匡胤追问。
“回官家,正是老奴的亲弟弟。”王继恩笑着回应。
“好,就他吧。”赵匡胤说完,命令他关闭封桩库。
赵匡胤又揽住儿子的肩膀,离开了封桩库大殿。
当铺的全部收益要入库,赵德昭并不心疼,因为他心里已经默认了,这封桩库将来要由继承。
等他当了皇帝,收复燕云十六州也是必须做的事情。
父子二人走到了后宫门口。
赵匡胤停住脚步,本想带着儿子去见太后,让儿子亲口解释周中掺沙的玄机。
“罢了。”他低头看着赵德昭,“日新,去太庙吃斋念佛吧。”
“德昭遵旨。”赵德昭向他行礼,跟着一个宦官走向太庙。
接下来在太庙禁足十二天,他换个思路想想,可以陪伴母亲十二天,这是好事。
一路来到太庙外,十六岁的白面宦官急忙迎上来,跪倒在赵德昭的脚下。
“奴婢王继忠,给君王殿下磕头。”王继忠说完,一个头磕在地上。
“免礼!抬起头来。”赵德昭说道。
“奴婢遵命。”王继忠依旧跪着,慢慢的仰起头。
他剑眉星目,五官端正,长相俊美,这颜值可以迷倒万千女生。
赵德昭把他扶起来,觉得这个名字很熟悉,好像也是宋史上的名人。
“王爷,奴婢送您进太庙。”王继忠柔声道。
赵德昭点点头,迈步走进太庙大殿。大门关上那刻,他终于想到了宋史的记载。
这王继忠果然是牛人,他与辽国交战时被俘,却凭借着过人的才能,得到了辽国萧太后的赏识。
他促成澶渊之盟,官拜辽国南院大王,又被封为楚王。
赵德昭感到了压力,王继忠是人中龙凤,不好收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