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仙侠小说 > 酒馆通万界:我靠酿酒改写封神榜 > 第6章青梧听魂,山风里藏着旧山神
换源:


       那粒米在石缝里不动了。

我蹲下身,指尖刚碰上它,一股寒气顺着指骨往上爬,像是有根冰线从皮肉里钻进去,直扎进脑仁。耳边响起一声呜咽,极轻,又极近,像风穿过枯树洞,又像有人在喉咙里憋着没哭出来。

我缩手,米粒瞬间暗了。

可空气里飘着一股味儿——陈年木香,带着酒糟的微酸,是“凡尘醉”的底香。昨夜这酒还没开封,它怎么沾上的?

我盯着门槛,心里头第一次有了点拿不准的空落。

风从山口灌下来,吹得门板晃了两下。红布旗还在杆子上挂着,空荡荡的,像谁被抽走了魂。

我刚要起身,眼角余光扫到门口人影。

她站在那儿,没踩尘,也没带风。青衣素裙,发间别着一枝梧桐叶,绿得不像这个时节该有的颜色。她低头看着那粒米,声音不高,却像贴着地皮传过来的:“它听见了。”

我没动。

她不请自来,话也不说全,可我知道她不是冲着米来的。地窖里的黑雾还在翻,愿力压不住,早晚要炸。昨夜白鹤破窗,玉简落地,我就知道这地方藏不住了。

“你能镇?”我问。

她点头,从发间取下那片梧桐叶,轻轻点在米粒上。

叶尖泛起微光,米粒浮了起来。接着,一道影子从米中渗出,模糊,短角,赤袍,背后隐约有座山的印记。它没嘴,也没动,可一句意念直接撞进我脑子里:

“……我不想当神……我想守我的山……”

话落,影子散了。

米粒掉回石缝,再没动静。

我盯着她,手按在酒葫芦上。这女人来历不明,本事却不小。她能引出残魂,还能让魂说话——这不是普通的听风辨位,是直通魂底的术。

“你是谁?”我问。

“记账的。”她说,“你这儿愿力乱流,再不压,三日内会成乱魂渊。我能镇,但得进地窖。”

我冷笑:“我这儿不招工。”

“女娲童子来过。”她看着我,“他腰上的玉牌,沾着狐火味。你动过它。”

我眼皮没跳,心里却沉了半分。她知道的事,不该是一个路过的精魂能知道的。

“你到底想干什么?”

“听魂。”她说,“你酿的酒里,有东西在哭。我不止能镇,还能让它们说出名字。”

我沉默片刻,侧身让开。

她走进门槛,脚还是没沾地。衣角掠过门框时,我闻到一丝土腥,像是从坟里刚翻出来的根茎味儿。

地窖门在后堂,我走在前头,她跟在后头,一步不差。木梯吱呀响,往下走三丈,空气开始发闷,黑雾贴着墙根爬,像有东西在呼吸。

她停在最里头那坛酒前。

坛身冰凉,封泥裂了道缝,渗出灰黑色的液体,顺着坛壁往下淌,落地无声,却在地上蚀出细小的坑。

“这一坛,”她伸手,梧桐叶贴上坛身,“是用沾过愿力的米酿的。”

我点头。

“愿力引魂,魂不散,执念就在。”她闭眼,指尖抚上封泥,“我要开了它。你别拦我。”

我没拦。

她指尖一压,封泥碎了半圈。刹那间,风从坛里涌出来,不是气流,是带着重量的风,撞得我后退半步。风里混着腐土、铁锈、山石崩裂的闷响,还有……哭声。

千百种声音叠在一起,压得人耳膜发胀。

她站在风里,梧桐叶在她指间颤,像是被什么拉扯着。她的嘴唇动了,声音却不是她的:

“我们不是战死……是被推上祭台……名字上了榜,魂就被钉住……不能转世,不能安息……只能听着山风,一遍遍吹过无人祭拜的墓……”

我抓住酒坛边缘,指节发硬。

“三百山神,”她的声音又变了,冷得像冰,“封神劫里,他们被抽魂定榜,连死都不得自由。榜说他们是神,可他们连坟都没有。他们的山,早被人占了,香火供了新神。”

风更大了,坛口黑气翻滚,像有东西要爬出来。

我伸手要盖坛,她抬手拦我。

“再听一句。”她说。

风里传来新的声音,极弱,像是从地底挤出来的:

“……我不想成神……我只想……守我的山……”

话落,风停。

她退了一步,膝盖一软,我伸手扶住她胳膊。她没挣,也没靠,只是站着喘气,唇角渗出血丝,滴在坛口,顺着黑液滑下去,消失不见。

我松手,从腰间取下酒葫芦,拔开塞子,弹了一滴酒进去。

酒落坛口,没响,也没溅,像是被吸了进去。

“这坛酒,”我说,“以后叫‘听魂酿’。”

她抬眼看我。

“你说山神听了一千年风里的哭声。”我盯着坛口,“从今往后,我让他们听见人世的选择。”

她没说话,只是把梧桐叶重新别回发间。叶子边缘已经发黄,卷了角。

我转身往梯上走,脚步沉。地窖门在身后合上,锁链缠了三圈。

回到堂前,天光斜进来,照在空酒坛上。我拿起抹布擦桌子,手稳,心却没静。

三百山神,不是战死,是被献祭。他们的魂被钉在榜上,名字成了符咒,肉身化为尘土,连哭都无声。而天道说这是定数,封神是荣光。

可他们只想守山。

我停下擦桌的手,看向门外。

山风还在吹,卷着枯叶打转。可现在我听出来了——风里不止有风声。

有哭声。

有喊声。

有求而不得的执念,在年复一年地刮。

我摸了摸左耳的疤,痂还在,碰一下,还是麻的。

可这次,不是雷伤的疼。

是醒过来的疼。

我转身进后厨,掀开灶台下的暗格,取出一坛新酒。坛身未刻字,封泥完好。我把它搬到堂前,放在“听魂酿”旁边。

“下一坛,”我自语,“该用谁的米?”

我刚要转身,忽觉脚边一凉。

低头,那粒米不知何时又从石缝里爬了出来,正贴着地皮,缓缓朝酒坛滚去。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