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灵异小说 > 直播考古我在古墓开盲盒超解压 > 第三十六章:余晖下初探七星盘,星象图引新方向
换源:


       夕阳的金辉透过研究舱的舷窗,斜斜地洒在检测台上,将七星盘的青铜表面镀上一层暖光。李岩和潜水队员们刚换好干燥的衣服,就迫不及待地围了过来,小张扒着检测台边缘,眼睛直勾勾盯着圆盘:“队长,你说这七星盘到底怎么用啊?真能调控其他星枢器物吗?”

李岩还没开口,张教授已经戴上白手套,拿起放大镜凑近七星盘:“先别急着讨论用途,我们得先弄清楚它的构造。你们看,圆盘边缘的七颗星纹,每一颗都对应着北斗七星的位置,而且星纹中间还有细小的凹槽,像是用来嵌入什么东西的。”

海叔凑过来,手指轻轻拂过凹槽:“‘守海录’里提过‘七星嵌珠,阵启万方’,说不定这些凹槽是用来放星枢珠的——不过目前我们还没找到星枢珠的踪迹。倒是这圆盘中央的圆孔,看着和星枢钥的顶端形状很像。”

守墓人头目立刻从口袋里掏出星枢钥,将顶端对准圆孔——果然严丝合缝,刚好能嵌进去。“没错!”他眼睛一亮,“按照守墓人的传说,将星枢钥插入圆孔,转动到特定星象位置,七星盘就能激活,到时候会显现出下一处遗迹的星象图。”

直播间的观众早已搬好“小板凳”,弹幕刷得不停:“哇!星枢钥刚好能插进去!也太巧了吧!”“快激活看看!下一处遗迹在哪里啊?”“终于要知道新方向了,好期待!”

张力将直播镜头对准七星盘和星枢钥,声音带着期待:“各位观众,接下来我们要尝试激活七星盘,看看它能不能给我们指引下一处遗迹的方向。大家一起见证这个时刻!”

张教授对着守墓人头目点头:“可以试试,但动作要慢,注意观察七星盘的反应,有任何异常立刻停下。”

守墓人头目深吸一口气,将星枢钥缓缓插入七星盘中央的圆孔,然后按照北斗七星的“天枢”“天璇”“天玑”顺序,缓慢转动钥匙。当星枢钥转到“天玑”位置时,七星盘边缘的七颗星纹突然亮起微弱的绿光,绿光顺着星纹间的凹槽流动,逐渐在圆盘中央汇聚成一个小小的光点。

“亮了!亮了!”小张激动地喊出声,引得众人都屏住呼吸。光点越来越亮,渐渐在圆盘上方投射出一幅悬浮的星象图——星象图上有七颗明亮的星点,其中三颗已经亮起(对应赤礁岛、珊瑚海沟、暗沙群岛的遗迹),剩下四颗星点中,有一颗正闪烁着红光,旁边还标注着模糊的海域轮廓。

“那闪烁红光的就是下一处遗迹!”守墓人头目指着星象图,“你们看旁边的海域轮廓,像是‘雾隐海脊’——那是一片常年被海雾笼罩的海域,传说中藏着七星守护阵的第四处遗迹。”

海叔立刻翻出“守海录”,找到记载雾隐海脊的篇章:“没错!‘雾隐海脊,星藏雾中,需借星镜辨路’——意思是雾隐海脊的海雾太浓,能见度极低,必须用星枢镜才能找到遗迹入口。而且海脊附近有‘雾流’,会干扰罗盘和雷达信号,探索难度比暗沙群岛还大。”

直播间的观众听到“雾流”和“低能见度”,弹幕瞬间多了几分担忧:“海雾浓还会干扰信号?这也太危险了吧!”“又要带星枢镜去吗?一定要保护好啊!”“考古队要不要先休整几天再出发?队员们刚经历危险,肯定很累。”

张力看着弹幕,对着镜头说:“大家放心,我们会先让队员们休整两天,同时对七星盘和星枢镜做详细检测,制定完善的探索计划。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不会贸然出发。”

李岩揉了揉肩膀,笑着说:“确实得好好歇两天,刚才在暗礁区被水流冲得浑身酸痛。不过休整完,我们随时能出发——潜水队已经做好准备了!”

“检测方面,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张教授推了推眼镜,“首先要分析七星盘的材质,看看它和星枢镜、定海神针有没有关联;其次要研究星象图的投射原理,为什么只有激活后才能显现;最重要的是,要测试星枢镜在模拟海雾环境下的辨路功能,确保到了雾隐海脊能派上用场。”

负责检测的小林立刻点头:“我已经准备好光谱分析仪和模拟雾箱了,明天一早就开始检测。对了教授,七星盘上的绿光会不会消失啊?要是消失了,我们就看不到星象图了。”

守墓人头目摇了摇头:“不会,只要星枢钥插在圆孔里,星象图就会一直保持。不过要注意,不能长时间激活,否则会消耗七星盘的能量,我们每天激活一次记录星象图就好。”

夜幕渐渐降临,研究舱内的灯光亮起,将七星盘和星象图照得格外清晰。海叔和张教授坐在桌前,对着星象图和海图,开始标记雾隐海脊的大致位置;李岩则带着潜水队员们去餐厅吃饭,顺便讨论下次探索的注意事项;张力则留在研究舱,继续直播七星盘的细节,回答观众的提问。

“观众朋友们,大家看七星盘边缘的星纹,每一颗都刻得非常精细,甚至能看到星纹上的细小纹路。”张力将镜头拉近,“而且这些绿光很柔和,不刺眼,说明星枢文明在能量控制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弹幕里有观众提问:“张力老师,下次探索会带水下机器人吗?雾隐海脊能见度低,机器人应该能帮上忙吧?”

张力笑着回答:“会带的,而且我们会给机器人加装高清夜视摄像头和抗干扰信号装置,确保在海雾中也能正常工作。另外,潜水队还会配备夜视潜水镜,双保险更安全。”

另一观众又问:“七星盘和星枢镜会不会有感应啊?能不能试试让它们放在一起,看看有没有奇迹发生?”

这个问题让张力眼前一亮,他立刻看向旁边的星枢镜:“这个提议好!我们来试试!小林,能不能把星枢镜搬到七星盘旁边?”

小林赶紧过来,小心翼翼地将星枢镜放在七星盘旁边。当两个器物靠近的瞬间,七星盘上的绿光突然变得明亮,星象图中闪烁红光的星点也更加清晰,甚至显现出了遗迹入口的大致形状——一个月牙形的洞穴。

“我的天!真的有感应!”张力激动地喊道,“大家看到了吗?星象图变得更清晰了,还显现出了遗迹入口的形状!这说明七星盘和星枢镜之间确实存在能量连接!”

直播间瞬间沸腾,弹幕刷满了“太神奇了!”“这就是古代黑科技吧!”“越来越期待雾隐海脊的探索了!”

张教授和海叔听到动静,也赶紧凑过来看。张教授盯着星象图中的月牙形洞穴,若有所思:“‘守海录’里提到过雾隐海脊的‘月牙洞’,说是遗迹的入口,看来星象图显示的是真的。有了这个线索,我们制定计划就更有方向了。”

夜色渐深,研究舱内的检测工作还在继续,七星盘和星枢镜的微光交织在一起,照亮了海图上雾隐海脊的位置。潜水队员们已经休息,养精蓄锐准备下次探索;指挥舱内,小陈正在调试雷达的抗干扰装置,确保能在雾流中正常工作。

科考船在海面上平稳航行,朝着雾隐海脊的方向缓慢前进。虽然下一处探索充满未知和挑战,但所有人的眼中都充满了期待——他们知道,每解开一处遗迹的秘密,就离星枢文明的核心更近一步,离守护这片海洋的目标更近一步。而那片被海雾笼罩的雾隐海脊,正等待着他们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