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战地记者靠韭菜盒子干停世界大战 > 第28章:“食契者”的叛徒
换源:


       周卫国把最后一屉韭菜盒子端进餐车角落的保温柜,顺手摸了摸胸口口袋里的军牌。铁片贴着皮肤,有点凉,但压着手心就踏实。

他没回铺位,转身去了后舱改的通讯角。屏幕还亮着,是莉娜半小时前传来的加密日志。他点开,一行行往下扫,看到第三条时,手指停了。

“信物坐标档案”被调阅过一次,时间是苏曼殊受伤当晚十一点十七分。访问IP跳了六个国家,最后断在蒙古戈壁的一处废弃基站。这种手法,外行搞不来。

更不对的是权限来源——显示为“三级认证通过”,用的竟是一个两年前注销的账号。

周卫国盯着那串代号看了三秒,起身就往外走。

老磨坊在餐车西边一公里,藏在塌了半边的谷仓底下。门是铁铸的,带三重锁,钥匙由苏曼殊、瓦西里和他三人分持。

可现在苏曼殊躺着,瓦西里守车,他一个人也打不开。

但他得看看。

路上风不大,他走得急,外套拉链都没拉。推开谷仓门时,锈铰链“吱”了一声,惊起几只麻雀。

密室入口在碾米机下面,掀开铁板,梯子直通地下。他打着手电下去,第一件事是摸墙角的信号屏蔽器——还在运转,绿灯闪着。

可当他打开主控面板,调出日志备份,发现有条记录被手动覆盖过。时间,正好是那晚十一点二十三分。

有人来过。

不是撬锁破门,是用权限开门,像回家一样熟门熟路。

他蹲在控制台前,脑子里过苏曼殊昏迷时说的话:“三级验证,一是钥匙,二是声纹,三是心跳节律比对。

少一个,门不开。”可系统日志显示,那天晚上三项全过了。

“心跳节律也能伪造?”他低声自问。

身后传来脚步声,轻,但没躲。他没回头,听得出是谁。

“玛露霞。”他说。

“你来得比我快。”女人声音冷,像早春河面刚裂的冰,“但还是晚了。”

她穿着灰绿色工装裤,背着个扁包,蹲下来打开,掏出一台掌上设备,插进控制台接口。屏幕跳了几下,她眯眼看了会儿,拔掉线,合上包。

“备用通道被激活了。”她说,“用的是‘已注销成员’的生物密钥模板,叠加了动态心跳模拟。不是外人干的,是内部人远程接入,而且……知道苏曼殊那天没法做活体验证。”

周卫国没吭声。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叛徒就在他们身边,可能还参与了救人。

玛露霞站起身,拍了拍裤子:“我已经切断所有外联线路,接下来七十二小时,这里进入黑箱模式。任何操作,必须双人在场,物理验证。”

“行。”他说,“你布陷阱,我守出口。”

她没动。“你觉得是谁?”

“现在问这个,等于打草惊蛇。”他抬头看她,“我们得让对方再动一次。”

玛露霞盯着他看了两秒,忽然从包里抽出一张薄膜,递过去。“贴通风口内壁。有人经过,会留下荧光痕迹,肉眼看不出。”

他又接了一小盒,写着“声波共振器”。

“装在假箱子里。”她说,“触发就震,频率能震破耳膜。”

周卫国点头,转身爬上梯子。

夜里十一点,风停了。

瓦西里躲在三百米外的废弃拖拉机里,手里攥着无人机遥控器。屏幕上,热成像画面里五个红点正贴着沟沿往老磨坊摸。

“来了。”他压着嗓子说。

周卫国趴在磨坊东侧的土坡后,玛露霞在他左边五米。两人没说话,只互相抬手,做了个“三指朝下”的手势。

红点分两路,一路直扑正门,另一路绕到后侧,目标明确——通风管道。

“真当自己是熟客。”周卫国冷笑。

那队人动作利索,领头的用工具撬开通风口栅栏,钻进去一个。三分钟后,通风口外壁闪过一道极淡的蓝光,像是水波划过。

“碰了。”玛露霞低语。

又过两分钟,里面人撬开了密室门。他们没碰主柜,直奔墙角那个不起眼的铁箱——那是周卫国白天放的假信物箱,里面除了追踪信标,还有玛露霞调的声波装置。

“咔。”

一声轻响。

下一秒,整条通道炸了声浪。那队人全捂住耳朵,有人直接滚倒在地。瓦西里那边立刻放烟雾弹,白色浓雾顺着沟道漫开,堵住退路。

周卫国和玛露霞同时起身,冲进磨坊。

战斗没持续两分钟。对方被震得反应迟钝,枪都没举稳就被缴了械。领头的还想咬腕表自毁,被玛露霞一脚踹中手腕,表盘裂了。

“境外雇佣兵。”她翻着人身上证件,“东欧口音,装备制式,但用的是民用频道。”

周卫国蹲下,从其中一人背包里掏出一台加密终端。屏幕还亮着,最后一条上传记录显示:数据已发送。

他立刻拔掉电池,把机子塞进防干扰袋。

“能破吗?”他问。

“得时间。”玛露霞接过机子,“但我知道他们知道什么——信物在老磨坊,今晚防御空虚,苏曼殊重伤,钥匙只剩两把。”

“所以他们敢来。”周卫国站起身,“因为他们知道内部情况。”

“而且知道得特别准。”她补充,“比如,你不会半夜巡防,瓦西里负责通讯,苏曼殊没法验证心跳。”

两人对视一眼。

“当晚在场的人。”玛露霞说,“只有四个——你、瓦西里、莉娜、苏曼殊。”

“苏曼殊昏迷,瓦西里跟我一起抬人,莉娜在外头打电话,信号断了三次。”周卫国回忆,“但系统访问时间是十一点十七分,那时候我们刚把她抬进餐车,我在清伤口。”

“也就是说,有人能在不露面的情况下,远程接入系统。”玛露霞声音冷下来,“而且权限够高,能调用已注销账号的备份密钥。”

“内部后勤组。”周卫国说,“能接触权限池,但不出任务。”

玛露霞打开终端,调出通讯日志。果然,当晚十一点十五分,有个加密信号从餐车内部发出,经卫星跳转,连上了“食契者”内网。信号源ID已被清除,但设备指纹还在——是一台登记在“后勤支援组”的平板。

“设备归属?”他问。

“张立。”她报出名字,“负责物资调度,上周送补给去南部,没跟我们汇合。”

“但他能远程登录系统?”

“能。所有后勤员都有基础权限,用于更新库存。”她顿了顿,“可调阅‘信物坐标’需要三级认证,他不可能有。”

“除非有人给他开了后门。”周卫国眼神沉了,“或者,他根本不是后勤员。”

玛露霞把终端收好。“这事不能公开查。”

“我知道。”他点头,“现在清账,只会让锅塌。”

“锅得支稳。”她重复他的话,“但得换个火头。”

周卫国没接话。他走到密室主柜前,输入密码,拉开抽屉。真正的“食契印”还在——一块青铜牌,刻着火焰与锅的图腾,边缘磨损严重。

他轻轻合上柜门,锁好。

回程路上,两人并肩走,谁也没说话。快到餐车时,玛露霞忽然停下。

“你今晚没睡。”她说。

“睡不着。”他摸了摸胸口,“总觉得有人在看。”

“不是觉得。”她盯着他,“是真有人看着。从苏曼殊倒下那一刻起,眼睛就没闭过。”

他点头,忽然问:“你信做饭能救命吗?”

玛露霞愣了下。

“苏曼殊说,饭香走到哪儿,命就往哪儿跑。”他看着远处餐车的灯光,“可现在,有人想把这锅饭掀了。”

“那就看谁的手更稳。”她说。

他们走进餐车,瓦西里正在煮姜汤,看见他们进来,抬了抬下巴:“审了,嘴硬,但终端里有名单。”

周卫国接过他递来的文件,扫了一眼,目光停在某个名字上。

“张立。”他念出来。

“昨天还往咱们这送过面粉。”瓦西里冷笑,“人模狗样,一口东北腔。”

玛露霞站在一旁,手指轻轻敲着桌面,三下,停,再三下。

周卫国看她。

她没说话,只把一张纸推过来——是张立的权限记录。最后一次升级,是在三个月前,审批人一栏,签的是一个早已退役的代号。

他把纸折好,塞进内袋。

“锅还在。”他说。

手搭上灶台,火苗“啪”地跳了一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