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十七分,林川的后颈刚碰到枕头,放在床头柜上的手机就震动得跳了起来。
他迷迷糊糊地摸索了半天,才把手机抓稳。
屏幕发出的蓝光刺得他眼皮生疼——原来是“川晚生鲜”业主群有消息提示,那小红点就像一串炸开的鞭炮。
“叮——”刘婶的语音消息弹了出来,语气明显很急切:“川子!我闺女从上海回来过生日,明天非要吃活虾,三斤!要那种活蹦乱跳的,比超市里的还要新鲜!”语音的尾音还带着被女儿催促后的笑意,“你这个小老板要是能弄到,婶子给你发个大红包!”
林川的困意瞬间消散得无影无踪。
他坐直身子,手指快速往上滑动屏幕,五六条新消息随之冒了出来:“我也要两斤!”“加我一盒鲍鱼!”“刘婶说的那种虾我家也想要!”在对话框的最上面,刘婶又补发了一条语音:“川子,你说句话啊?要是这单成了,我把隔壁楼的宝妈群都拉到你这儿来!”
冷汗顺着林川的脊梁骨往下流。
他掀开夏凉被,跳下床,光着脚踩在车库的水泥地上,凉意直透脚心。
码头的供货商老张每天凌晨四点收摊,冷链车最晚六点回仓,现在已经三点十七分了,根本来不及补货。
昨天是首日接单,生意异常火爆,他特意留了三百块应急金,可这时候就算加钱,也找不到愿意半夜出海捞虾的渔船。
手机屏幕在他掌心发烫,业主群里的消息还在不断往上滚动。
林川盯着黑屏中自己皱着的眉头,突然想起系统签到记录——昨天在宁州硅谷签到,获得了一张“创业孵化园绿色通道卡”。
园区的B3仓是24小时智能仓储试点,既能冷藏又能分拣,要是能把这里当作临时中转点……
他抓起搭在椅背上的外套,钥匙串撞在铁架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
周秀芬的房间传来翻身的声音,他赶紧屏住呼吸——母亲最近总说“听见动静就醒”,可不能让她知道儿子又要熬夜了。
清晨五点的风带着潮气,林川骑着电动车在宁州创业孵化园门口猛地刹车,发出刺耳的声音。
保安室的灯还亮着,一位穿着制服的大叔探出头来:“没有预约不能进去,知道不?”
“叔,我有绿色通道卡。”林川从外套的内袋里摸出卡片,卡面泛着淡金色的纹路,“这是昨天系统刚发的。”
保安接过卡片,在闸机上刷了一下,电子音“滴”的一声响起:“持卡人林川,权限认证通过,已分配B3智能仓。”大叔抬头看了看他,眼中的怀疑减少了一些:“这张卡是园区发给优质项目的,小伙子挺有本事啊。”
B3仓里的冷气夹杂着金属的味道扑面而来。
林川搓了搓冻红的手,迅速拿起手机拨通了号码:“老张,是我,小林。”电话那头传来模糊的鼾声,“我想跟你商量个事儿——从今天起,你凌晨三点直接把货送到B3仓门口,我给你每箱加五块钱的中转费。”
“半夜送货?”老张的声音突然清醒了过来,“我倒是可以调车,可谁来接货呢?你雇人吗?”
林川望着空荡荡的仓库,墙角的监控摄像头闪烁着红点。
他想起父亲昨夜贴传单时,藏青色西装袖口的针脚;想起母亲在标语上描的歪歪扭扭的字迹;想起妹妹举着手机说“我能帮忙”时发亮的眼睛。
“有人。”他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种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笃定,“我亲自守仓。”
中午十二点,车库里弥漫着周秀芬煮的西红柿鸡蛋面的香味。
林川蹲在小马扎上,大口吃着面条,眼睛却盯着墙上的白板——上面用红笔写着“凌晨补货→B3仓分拣→清晨配送”的流程图。
“你这眼下都青了。”周秀芬端着汤碗走过来,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昨晚又没睡?阿杰那孩子也跟着熬夜,这哪是做生意,简直是玩命!”她的围裙上沾着面粉,说话时嘴角向下撇,就像小时候林川逃课时她生气的模样。
林小雨咬着筷子,盯着哥哥通红的眼尾。
她把高三的课本摊在旁边,数学卷子上还画着没完成的函数图:“哥,我下午放学能去仓库帮忙分拣……”声音越来越小,“晚自习老师说调休,不查人。”
林建国坐在最里面的折叠椅上,手里捏着茶杯。
他今天没穿工装,灰色衬衫洗得发白,领口扣得严严实实。
听到女儿的话,他突然放下杯子,瓷杯底磕在铁桌上,发出“当”的一声:“我下午去厂里办停薪留职。”
“爸?”林川差点把筷子掉在地上。
“你妈血压高,一个人上夜班我不放心。”林建国摸出兜里的降压药盒,对着光看了看,“我白天守仓,晚上回家陪你妈。”他咳嗽了两声,手背上青筋凸起,“我咳了半辈子,还没死。你这个生意……”他抬头看向墙上“川晚生鲜·为家人而战”的标语,“是咱家的命。”
林川的喉咙突然哽咽了。
前世,父亲最后一次咳血时,他正在公司接投诉电话;最后一次喂药时,他正挤在晚高峰的地铁里。
此刻,父亲衬衫的第二颗纽扣没扣好,露出锁骨处淡粉色的旧伤疤——那是他年轻时在车间被铁片划伤留下的,现在正随着呼吸轻轻起伏。
“爸……”他刚开口,林建国就挥了挥手:“赶紧吃面,面都凉了。”
傍晚六点,宁州的天还亮着。
阿杰的电瓶车“嗡”的一声停在B3仓门口,后车筐里的保温箱结着白霜:“川哥,今天的常规订单分好了!”他晒得黝黑的脸上挂着汗珠,车把上还挂着没吃完的煎饼果子——林川知道,这小子为了赶在放学前送完订单,午饭都没好好吃。
林小雨背着书包跑了进来,校服裙角沾着粉笔灰:“哥!数学老师说我今天作业写得快,提前放学了!”她把书包扔到墙角,套上林川递来的橡胶手套,“先分刘婶的虾,三斤活的,对吧?”
林建国站在冷藏柜前,戴着周秀芬织的蓝线手套,正把冰块码放在泡沫箱的四周。
他每放一块冰都要敲一敲,确保没有尖锐的棱角:“小雨,把标签贴正了,看清楚楼栋号。”
林川盯着手机里的订单表,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
他刚刚谈好了水产市场的账期,供应商同意先供货后结款;又跟社区主任确认了明天的地推位置。
他用余光瞥见父亲弯腰搬货时,后背的衬衫被汗水浸湿,形成深色的印记,就像一朵开在旧布料上的花。
“叮咚——”刘婶的视频通话弹了出来。
林川接起电话,手机里立刻传来“噼里啪啦”的水声:“川子你看!”镜头往下一俯,三斤活虾在白瓷盆里活蹦乱跳,溅起的水花四处飞溅,“我闺女说比上海海鲜市场的还要新鲜!你们这服务,比京东还要厉害!”
业主群里瞬间炸开了锅。
林川看着群人数从137人跳到289人,又涨到482人,覆盖了周边三个小区。
系统提示音在他兜里震动,他掏出来一看:【亲情值 15(全家协作创业)】【签到地点:宁州创业孵化园B3仓】【奖励:创业资源·社区团购平台流量扶持包(首月免费推送5000次)】。
深夜十一点,B3仓的灯还亮着。
林川靠在冰柜边打盹,折叠床上,林建国蜷缩成一团,鼾声轻得像一片羽毛。
墙上的标语被空调风吹得微微晃动,“为家人而战”的“战”字,是林小雨用彩色粉笔描的,带着少女特有的圆润笔锋。
“叮——”手机在他裤袋里震动。
林川掏出来,银行短信的亮光刺得他眯起了眼睛:【您尾号8821账户入账50,000元,摘要:宁州创业基金·初创企业补贴】。
他猛地坐直身子,调出孵化园系统后台。
绿色通道卡的使用记录里,赫然写着“自动触发青年返乡创业扶持计划资格”,园区已经代为申报成功。
冷风从门缝钻了进来,吹得桌上的订单表哗啦作响,最上面那张是刘婶的订单,备注栏里他手写的“润肺茶试用装已放”,被风吹起一角,露出下面林小雨补写的“生日快乐”四个小字。
窗外,第一缕晨光正漫过冷链车的车顶,把“川晚生鲜”的logo照得发亮。
林川望着父亲睡梦中皱起的眉头,突然想起前世医院走廊里消毒水的味道,想起母亲临终前攥着他的手说“别累着”。
此刻,仓库里有虾的腥味,有冰块的凉意,还有家人均匀的呼吸声——原来所谓的“弥补”,从来不是一个人咬牙硬撑,而是把遗憾摊开,让爱渗透进来,填满每一道裂缝。
“咔嗒——”
仓门传来轻微的响声。
林川抬起头,看见门缝里透进来的光线中,有三个模糊的身影。
最前面的那个人穿着碎花裙,声音带着晨雾的湿润:“川子……”
(清晨,刘婶带着两位中年妇女走进B3仓:“川子)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