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奉旨摸鱼,天下无敌 > 第4章 蹲守史家村 初见九纹龙
换源:


       不说宋清跟着王进出去,先说小张、小李买了供品,在庙里从早上一直等到11点左右,也不见王进来。小李比较着急,跑到家里去找王进的时候,只见门是锁着的,庙里家里都找不到人,找了半天都没有找到王进。

眼看天快下午了,岳庙里的小张也比较担心,直接跑回家来,又和小李找到了黄昏。眼看天就黑了,两个见王进当天晚上没回家,又没看见他母亲。第二天,两个又去王进亲戚邻居家访问,也没有找到。

两个怕被王进连累,只得去殿帅府上报:“王教头弃家在逃,母子二人不知去向。”

高太尉听了,大怒道:“贼配军居然敢跑逃,我看那家伙能跑到哪里去!”随即写下文书,发到诸州各府,要求捉拿“逃兵王进”。小张、小李二人发现情况及时报告,就免了他们的罪责。

宋清跟着王教头母子二人,自从离开开封大城市,免不了吃不好、喝不好,白天赶路,晚上凑合找地方睡觉。就这样走了一个多月,有一天,在天快黑的时候,王进挑着担子跟在母亲的马后,嘴里对母亲说道:“真是老天开眼!保佑了我门母子两个逃脱了这天罗地网一样的危险!这里离延安府也不远了,高太尉就算要安排人来抓我,也抓不到了!”

母子二人欢天喜地,在路上不小心错过了住宿的地方,母亲道:“走了这一晚上,都遇不着一个村坊,我们去哪里投宿呢?”

正在没办法的时候,只见远远地林子里闪出一道灯光来。王进看了,说道:“太好了!咱们去那里赔个小心,借宿一晚上,明天早上就出发。”

当王进走进林子里看时,原来发出灯光的是一座大庄院,四周都是土墙,墙外有二三百颗大柳树。王教头来到庄前,敲了很久的门,才看见一个庄客出来。王进放下担儿,向他施礼。庄客问道:“你们来俺庄上有什么事?”

王进答道:“实不相瞒,小人母子二人赶路着急,错过了住宿的地方,来到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想要到贵庄借宿一晚上,明天一早就出发,房费我们也会给的,希望贵庄行个方便!”

庄客答道:“既然是这样,那你先等一等,等我去问庄主太公。如果他答应了,你们住一晚上也无妨。”

王进又道:“麻烦大哥了。”

庄客进去了很久,才出来说道:“庄主太公说,可以让你们两个进来。”

王进听了,先扶着母亲下了马,然后王进挑着担子,牵了马,跟着庄客到里面的打麦场上,放下担子,把马拴在柳树上。收拾好了后,母子二人,直到草堂上来见太公。

宋清目测,那太公年龄怕是有六十以上,头发胡子都白了,一身的地主打扮:头戴遮尘暖帽,身穿直缝宽衫,腰系皂丝条,足穿熟皮靴。

王进见了太公就拜,太公连忙道:“客人勿拜。你们是赶路的人,一路风霜太辛苦了,先坐一坐。”

王进母子二人谢了太公,都坐下了。太公又问道:“你们是哪里来的?为什么天黑了才到这里?”

王进答道:“小人姓张,是京师人。因为做生意赔了本钱,过不下去,要去延安府投奔亲戚。没想到今天忙着赶路,错过了住宿。想要到贵庄借宿一晚,明天早上我们就走,房费按惯例照常交。”

太公道:“无需如此见外。现在这世界上的人,哪个是头上顶着房子走啊。你们母子二位是不是还没有吃饭?”又叫庄客去安排晚饭。

不一会儿,庄客就在厅上摆好了桌子,摆着四个菜,加一盘牛肉,先烫酒来给王进喝。太公道:“村子里也没有什么好吃的,将就吃一下,请不要见怪。”

王进起身,谢道:“小人母子无故打扰太公,还得到如此厚待,此恩难报。”

太公道:“别这样说,请先喝点酒。”劝了王进六七杯酒,庄客又端饭出来给二人吃了,收拾碗碟。太公起身带着王进母子到客房里休息。王进又对太公道:“小人母亲骑的马,麻烦您寄养一下,给点草料吃,费用明天早上一起算给您。”

太公道:“这个没关系。我家也有骡马牲口,让庄客牵去后槽,一起喂养就行了。”王进谢了太公,挑着担子到客房里来。庄客点上灯,又提热水来给王进母子洗脚。太公自己回里面去了。王进母子二人谢了庄客,关上房门,收拾好睡觉了。

宋清:这老头也不像缺乏警惕性的人,难道他是个高手?

第二天天亮,庄主太公没看见王进母子起来,就故意溜达到客房前经过,听见王进母亲在房里喊难受。太公问道:“客官,天亮了,你起了吗?”

王进听了,慌忙出门来见太公,施礼说道:“小人已经起来很久了。昨天晚上多多打扰,真是不好意思。”

太公问道:“是谁在喊难受?”

宋清:问得好。

王进道:“实不相瞒,是我母亲鞍马劳累,昨天夜里突然得了心痛病。”

太公道:“既然如此,客人不要烦恼,先让你母亲在老夫庄上小住几天。我恰好有个治疗心痛的药方,叫庄客去县里买点药来给你老母亲吃。让她放宽心,慢慢地调养。”王进又对太公千恩万谢。

从此,王进母子二人就住在太公庄上。服药六七天后,王进觉得母亲的病好了,就收拾行李准备出发。宋清老怀大慰,毕竟在城里比较容易躲藏,在村子里大家都是熟人,全靠神行百变和超强听力,才没被众人发现。

王进收拾好后,来到后槽看马,只见空地上有一个年轻男子光着膀子,上半身布满了青龙文身,白面无须,大约有十八九岁,拿条棍子在那里练功。王进看了一会儿,忍不住说道:“这棍法使得也还行,只是有点破绽,嬴不了真正的高手。”

宋清:装逼遭雷劈。

那后生听了,大怒,喝道:“你是什么人,有什么资格来笑话我的功夫!我拜了七八个有名的师父,我不信他们比不过你!你敢和我比划比划吗?”

说还没说完,太公就到了,对那后生喝道:“不得无礼!”

那后生道:“谁叫这家伙笑话我的棍法!”

太公对王进道:“客人莫非还会使枪棒?”

王进道:“略懂些皮毛。敢问太公,这后生是家里什么人?”

太公道:“是老汉的儿子。”

王进道:“既然是宅内的小官人,如果真的爱学棍,小人就点拨他一下,如何?”

太公道:“这样的话就太好了。”就对那后生说道:“快来拜师父。”

那后生哪里肯拜,而且心里更生气了,说道:“阿爹,先别听这家伙胡说!只要他能嬴得我这条棍,我就拜他为师!”

王进道:“小官人要是不相信,我们比划两棍玩玩。”

那后生听了,就在空地当中,把一条棍使得风车一样呼呼地转,对王进道:“来呀!来呀!怕你的不算好汉!”王进看见了,只是笑,不肯动手。

宋清:我感觉到无形的装逼气息扑面而来。

太公见王进像个高手,又说道:“客官,你既然愿意教犬子,就请你随便使两棍,怎么样?”

王进笑道:“恐怕冲撞了令郎,让他脸上不好看。”

太公道:“这个不用担心,就算是打断了手脚,也是他自作自受。”

王进道:“请太公恕在下无礼。”就去枪架上拿了一根棍子在手里,来到空地上使个旗鼓。那后生看了一看,拿棍子冲过来,直奔王进。王进在地上拖着棍就往后跑。那后生抡著棍子又冲上去。王进回身把棍往空地里劈下来。那后生见棍劈来,就用棍去架。谁知王进偏偏不打下来,却把棍一收,又向后生怀里直捅过去,又再一缴。

就这两下,那后生的棍子就丢在一边,“扑”地一声往后倒了。王进连忙撇了棍,向前扶起来,说道:“休怪,休怪。”

那后生从地上爬起来后,就去旁边拿条凳子,请王进坐下,纳头就拜道:“我白瞎了那么多时间,原来学的这么多师父不值一文!师父,你是有真本事的,请你教教我!”

宋清:这小伙子能屈能伸,不错。

王进道:“我母子二人连日在此打扰宅上,又没有什么可以报答的,必当效力。”

太公听了大喜,叫那后生赶紧穿了衣裳,一起来后堂坐下;叫庄客杀一个羊,安排了酒食果品之类,请王进的母亲一同赴席。四个人坐好后就开始喝酒。太公起身劝了一杯酒,说道:“师父如此武功高强,必然是个教头;小儿真是‘有眼不识泰山’。”

王进笑道:“‘奸不厮欺,俏不厮瞒’。小人不姓张,俺就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这枪棒也是从早练到晚。因为和新任的一个高太尉有仇,他以前曾经被先父打翻过,现在做了殿帅府太尉,怀恨在心,想报旧仇,要对我下手,小人运气不好,又恰好被他管着,和他争不过,只得母子二人逃上延安府,去投托老种经略相公处做点事情。没想到来到这里,得遇太公父子二位如此热情招待;又蒙救了母亲病患,连日照顾,打扰了你们很久。既然令郎愿意学,小人必当全力教他。只是令郎学的都是花棒,只是看起来好看,上阵的时候没什么用。小人需要重新点拨他。”

太公听王进这样说了,就对史进说道:“我儿,现在知道为什么输了?快来再拜师父。”

那后生又拜了王进,太公道:“教头在上,老汉祖居在这华阴县界,前面就是少华山,这村就叫做史家村,村中总共有三四百家都姓史。老汉的儿子从小不务农业,只爱舞枪弄棒;他母亲批评他也没什么用,还被他气死了。老汉只得随他性子,不知花了多少钱财请师父来教他;又请高手匠人给他剌了这一身的花绣,肩膀胸膛,总共有九条龙。满县人口顺,都叫他‘九纹龙’史进。教头今天既然到了这里,一起成全了他更好。老汉自当重重酬谢。”

王进大喜道:“太公放心,既然您有这个想法,小人一定把本事都教给令郎,才离开这里。”

宋清大喜,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合着这精神小伙就是史进,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文身”在这里被叫做“花绣”,现在只要蹲在周围就可以坐等任务完成了,真的很轻松,道义之神诚不欺我。

自从史进拜师成功,几人吃好喝好,史太公留住王教头母子二人在庄上。史进每天求王教头点拨,十八般武艺全都从头指教。史太公见史进寻得名师,恰逢家中无事,又去华阴县中做里正了。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间,宋清已经在史家庄蹲守了半年多,其间无人发现宋清的存在。虽然刻意躲着别人,但是宋清觉得这有点不合逻辑,应该是“隐鳞藏彩”这个能力给了他额外的帮助。闲来无事,史进练功的时候,宋清也暗中观察,在不经意间完成了任务,五层的神行百变加身,这个世界应该没有人能追得上,这让宋清非常有底气。也幸亏王进尽心指教,史进的十八般武艺──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扒,全都学得精通,掌握了其中的奥妙。

王进见史进学得差不多了,寻思在史家庄虽然好,但也不是长久之计,一天,下定决心,对史进告辞要上延安府去。史进哪里肯放他,说道:“师父就在这里生活就行了。小弟奉养你母子二人以终天年,才是两全其美的办法。”

王进道:“贤弟,非常感谢你的好意,在这里当然是非常好;但是怕高太尉派来追捕我的人找到这里,如果连累了你,那就非常不妥了。走与不走,这是个两难的决定。我现在一心要去延安府,在老种经略处找点事情做。那里是边境之地,而且正式用人之际,足可以安身立命。”

史进和史太公苦苦相留,见王进一心要去延安府,只得安排一个宴席送行。饭后,史进托出一盘礼物谢师,上面装着两匹绸缎,一百两花银。

第二天,王进收拾了担子,备了马,母子二人告辞了史太公。王进扶母亲上了马,往延安府方向出发。史进叫庄客为王进挑了担儿,又亲自送了十里路,心中十分不舍。王进一再劝说,史进才拜别了师父,洒泪分手,和庄客往回走。王教头依旧自挑了担儿,跟著马,母子二人往延安府方向去了。

王进按他的计划到延安府去安身立命,史进回家去准备继承家业,看着他们一东一西分了手,没有最新的任务提示,宋清顿时没有了主意,不知道该往哪边走。这个时候只有史进的头像是闪烁状态,宋清就准备继续去史家庄混着。

宋清跟着史进还没走到半路,感觉到脑海中任务系统有了更新。当前任务:跟随史进,收集少华山三匪信息。任务奖励:骑术(粗通),白银100两。妥了,这下可以继续蹲守史家庄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