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寒冬似乎永无止境。
窗外的梧桐树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在灰白色的天空下显得格外萧索。
陈建国的咳嗽在这个冬天变得格外顽固,即使吃了药,夜深人静时那压抑的咳声还是会穿透墙壁,敲打着林静淑本就敏感的心。
一天早晨,林静淑在整理丈夫的药箱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张折叠的纸片——
是上次住院时医生悄悄给她的建议:“患者肺部较弱,北方冬季干燥寒冷不利于恢复,建议考虑南方温暖湿润地区休养。”
这张被藏起来的纸条,像一簇火苗,瞬间点燃了林静淑心中的某个念头。
当晚,她试探性地对丈夫说:“建国,医生说南方气候对你的肺好。要不...我们去南方住段时间?”
陈建国从报纸上抬起头,推了推老花镜:“南方?去哪?住哪?”
“就去小序那边啊!”
林静淑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我们可以租个小房子,既不打扰儿子,又能休养。而且...”她的声音低了下来,“还能偶尔见见他。”
这个想法一旦生根,就以惊人的速度生长。
接下来的几天,林静淑悄悄开始了“南下计划”的筹备。
她先是研究了南方市的租房信息,发现儿子公司附近有几个适合老年人的小区;
然后开始查看机票价格,比较哪个时间段最划算;
甚至偷偷联系了南方的一位老同学,咨询当地的气候和生活情况。
最让她心动的是,这个计划还能给她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顺便”看看儿子——
特别是自从上次生日通话后,她总觉得陈序有什么事情瞒着他们。
那个“有个人可能不错”的暗示,像一只小猫的爪子,时时挠着她的心。
一周后的晚上,林静淑终于把自己的全盘计划告诉了丈夫。
“我们可以下周出发,机票我都看好了,不贵。租房子的事我也问过了,有个一室一厅的很合适,月租三千,带家具...”
她滔滔不绝地说着,眼睛闪着光。
陈建国惊讶地看着妻子:“静淑,你...都计划好了?”
“是啊!”林静淑的脸因兴奋而泛红,
“我们可以给儿子一个惊喜!突然出现在他面前,他一定很高兴!”
然而,随着出发日期的临近,林静淑开始感到不安。
首先是社恐的问题。
她已经多年没有出远门,想到要乘坐飞机、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人群,她的心跳就开始加速。
多少个深夜,她躺在床上,想象着在机场迷路、被陌生人包围的场景,恐惧得无法入睡。
其次是对儿子的担忧。
陈序的工作压力大,他们的突然到访会不会打乱他的生活?
会不会让他觉得是被监视?
那个“惊喜”会不会变成“惊吓”?
最大的担忧还是丈夫的健康。
南方的冬天虽然温暖,但湿度大,温差也大,会不会反而对陈建国的肺更不好?
万一在那里生病了,人生地不熟,怎么办?
这些担忧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出发前三天,林静淑已经开始失眠,食欲也明显下降。
陈建国察觉到了妻子的异常:“静淑,要是太勉强,我们就取消计划吧。我的身体没那么娇气。”
“那怎么行!”
林静淑立即反对,“都说好了,机票都快买了...”
但她的声音缺乏底气。
那天下午,当她试图在线购买机票时,手指颤抖得无法正确输入密码。
当晚,林静淑做了一个噩梦:
她和小序在南方的人群中走散了,她大声呼喊,却发不出声音;
她想打电话,手机没电;
四周都是陌生的面孔,她感到窒息...
从噩梦中惊醒时,她浑身冷汗,心跳如鼓。
陈建国被她的动静惊醒,打开台灯,关切地问:“怎么了?做噩梦了?”
林静淑扑进丈夫怀里,声音哽咽:“建国,我害怕...我怕去了南方反而给你添麻烦,怕影响小序工作,怕...”
陈建国轻轻拍着她的背:“那就不去。我们在家也挺好。”
“可是你的身体...”
“我的身体我知道。”
陈建国安慰道,“注意保暖,按时吃药,没问题。不一定非要去南方。”
第二天,林静淑鼓起勇气给南方的那位老同学打电话,想再咨询一下当地的情况。
不料同学告诉她:“最近南方流感挺严重的,医院都人满为患了。你们要是过来可得注意,老年人最容易中招。”
这个消息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放下电话,林静淑呆呆地坐在沙发上,良久没有说话。
她想象着丈夫在异地生病的情景,想象着给本已忙碌的儿子增添负担,想象着自己可能在陌生环境中的恐慌发作...
最终,她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定:取消计划。
当她把这个决定告诉陈建国时,丈夫明显松了一口气,但还是关切地问:“你想好了?不可惜吗?”
林静苦笑着摇摇头:“我想明白了,真正的爱不是突然出现给惊喜,而是不给自己爱的人添麻烦。”
那天晚上,她一个人躲在厨房,悄悄退掉了已经选好的机票,删除了收藏的租房信息,然后给那位老同学发了致谢的消息。
做完这一切,她感到一种奇特的轻松,混合着淡淡的失落。
周末视频时,陈序注意到母亲情绪不高,关心地问:“妈,您和爸最近怎么样?爸的咳嗽好点了吗?”
林静淑强打精神:“好多了,别担心。你工作忙吗?看起来有点累。”
陈序揉了揉太阳穴:“是啊,项目到了关键阶段,这几天都在加班。”
这句话让林静淑暗自庆幸——
幸好取消了计划,否则真的会给儿子添乱。
视频结束后,陈建国看着失落的妻子,提议道:“虽然不去南方了,但我们可以用别的方式‘参与’儿子的生活嘛。”
“什么方式?”
“你看,小序不是说南方有个科技展览很精彩吗?我们可以通过视频‘云参观’啊!”
这个主意点亮了林静淑的眼睛。她立即给儿子发消息:
“小序,听说有个科技展很精彩,能多拍点视频和照片分享给我们吗?让爸妈也开开眼界。”
陈序很快回复:“当然可以!周末我就去,到时候直播给你们看!”
这个承诺让林静淑重新找到了兴奋点。
她开始研究那个科技展的背景资料,甚至学会了使用视频通话的屏幕共享功能,计划着到时候可以边看边问儿子问题。
周六上午,陈序如约发来了视频邀请。
通过屏幕,老两口“参观”了充满未来感的科技展览,看到了机器人、VR体验、人工智能应用...
最让林静淑惊喜的是,在参观过程中,她偶尔能听到一个女性的声音在背景中与陈序交流,讨论展品的技术细节。
虽然儿子没有特别介绍,但她几乎可以肯定那是苏蔓。
这次“云参观”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比他们预期的还要精彩。
结束后,林静淑兴奋地对丈夫说:“这样真好!既看到了儿子,又长了见识,还没给他添麻烦!”
陈建国笑着点头:“是啊,科技改变生活,也改变关爱的方式。”
那天晚上,林静淑做了个奇怪的梦。
梦中,她和丈夫并没有取消南下计划,而是真的去了南方,给了儿子一个“惊喜”。
但梦中的陈序并没有表现出高兴,而是疲惫和无奈;
梦中的自己因为社恐发作,整天躲在租来的房子里不敢出门;
梦中的陈建国因为不适应南方气候,咳嗽反而加重了...
从梦中惊醒时,林静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取消计划是正确的选择。
清晨,她给儿子发了条消息:“昨天谢谢你的‘云参观’,爸妈很开心。注意休息,别太累。”
陈序回复了一个笑脸:“你们喜欢就好。下次有类似的活动再带你们‘云参加’。”
放下手机,林静淑走到窗边。
北方的天空依然灰蒙,但她心中却明朗了许多。
她终于明白,爱的方式有很多种。
有时候,最大的爱不是不顾一切地靠近,而是明智地保持距离;不是给予自以为是的惊喜,而是尊重对方的生活节奏。
那个装满南下计划资料的文件夹被永远地存在了电脑深处。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名为“云参与”的新文件夹,里面已经有了第一次科技展的照片和视频。
生活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有些东西已经悄然改变。
林静淑学会了更加克制地表达关爱,而陈序则更加主动地分享生活。
一周后,一个快递包裹意外地送到了家里。
打开一看,是南方特有的点心和一套智能家居设备,附着一张卡片:
“虽不能至,味可共享。智能设备可以帮助监测室内温湿度,对爸的肺好。安装很简单,有疑问随时视频教我。——小序”
林静淑的眼眶湿润了。
她忽然明白,爱的双向奔赴,不一定非要物理上的靠近,而是心与心的同频共振。
那个失败的“惊喜”探望计划,最终以一种更加温暖的方式,实现了它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