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院士眼中闪过一丝惊异,但还是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鼓励:“了不起啊,年轻人。光是能看懂这些公式的指向,就已经很不简单了。那你对我们现在的计算,有什么看法吗?”
苏明深吸一口气,看着黑板上那一处明显的疏漏,说道:“我感觉……第三个公式里,关于海水密度跃层对声波折射影响的修正系数好像取得有点理想化了,忽略了当时水深和附近可能存在的水温梯度。还有第五个积分项,对于导弹末段微动效应的考虑可能不够充分……”
他越说,刘教授和李院士的眼睛瞪得越大!因为苏明指出的这两个点,正是他们目前计算中遇到的最大难点和争议点!几个专家争论了半天都没能完美解决!
李院士猛地走上前,目光灼灼地看着苏明:“小伙子,你既然能看出问题,那你有思路吗?或者说,你敢不敢试试,来黑板上计算一下?”
李海在一旁看得有些担心,小声对李院士说:“院士,这……这计算很重要吧?让苏明他来……合适吗?”他怕苏明万一算错了,面子上过不去。
刘教授却对苏明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期待,他笑着说道:“老李,就让小苏试试嘛!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说不定能有意外惊喜呢?小苏啊,你要是真能帮我们解开这个难题,那又是大功一件啊!”
李院士也点了点头,目光中充满了鼓励和期待。
苏明看着两位顶尖专家鼓励的眼神,又看了看那布满公式的黑板,心中涌起一股挑战的欲望。他不再犹豫,点了点头:“那我……就试试看。”
他走到黑板前,拿起一支粉笔。瞬间,【捕鱼计算机大脑】技能全力发动,所有相关的知识、公式、参数、以及昨天水下观测到的细节数据,在他脑海中井然有序地排列组合,形成了一条清晰无比的计算路径。
他抬手,粉笔落在黑板上,发出清脆的“哒哒”声。
一行行全新的、逻辑极其严密、排列无比清晰的公式和推导过程,开始迅速取代原本杂乱的部分。他将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损失、水下压强变化、温度梯度影响等因素巧妙化为一个个精确的系数融入计算;同时结合导弹当时的剩余速度、重力加速度、浮力变化、以及推进剂耗尽后的微弱推动力残留和能量守恒定律,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更加复杂却也更加精准的综合计算模型!
他甚至直接擦掉了原本公式中的几个错误项,代入了自己推导出的正确表达式。
他的动作行云流水,没有丝毫停顿和犹豫,仿佛早已将答案烂熟于心。
一旁的刘树清教授和李院士,从一开始的鼓励和好奇,逐渐变成了惊讶,然后是彻底的震惊!
他们原本以为苏明只是理论知识不错,或许能提出一两点看法,但万万没想到,他竟然真的能上手计算,而且展现出的数学功底、物理直觉和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深度,简直堪比沉浸此道多年的资深研究员!
看着黑板上那迅速成型、严谨缜密、甚至弥补了他们之前疏忽的计算过程,两位教授的眼睛越瞪越大,嘴巴不自觉地微微张开。
当苏明最后写下那个简洁而优美的结论表达式时,李国文院士猛地倒吸一口凉气,指着黑板,因为过于惊讶,一时之间竟然说不出完整的话来:“这……这……这……”
李海看着两位院士如此失态的反应,一头雾水,忍不住小声问道:“刘教授,李院士,这……这是什么情况?苏明他算得……对不对啊?”
李院士激动得手指都有些颤抖,他指着黑板上那堪称完美的计算过程,声音因为极度兴奋而提高了八度:“奇才!简直是奇才啊!老刘,你看到没有?这思路!这方法!完全跳出了我们的思维定式!”
刘树清教授同样激动得满脸通红,他看看黑板,又看看一脸平静的苏明,难以置信地对李海说道:“李队长,这……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我和李院士带着团队研究计算了一晚上,卡在几个关键参数上毫无进展,他……他不到十五分钟,竟然就基本解决了?!
你确定他真的是个钓鱼主播?不是什么隐藏的数学天才或者哪个秘密研究所出来的?”
李海此刻也是一脸懵,他虽然看不懂那些复杂的公式,但从两位国宝级院士的反应来看,苏明绝对是完成了一件极其了不起的事情。
他下意识地回答道:“刘教授,他的身份我们核实过,确实是东南海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之后就一直从事钓鱼直播和相关自媒体工作……”
PS:更新到了,鲜花破100加更,评价票破30加更,求鲜花求收藏求点数据支持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