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后桃花村外的土路上,出现了一辆奇怪的“车”。
底盘是两根粗松木,上面铺竹排,竹排用藤条绑成“井”字格;
没有轮毂,整块圆木做“滚杠”,外面套一圈铁箍,走起路来“嘎吱嘎吱”像老龙咳嗽。
车前套着两头老黄牛,牛背上盖着破棉被,棉被上抹满黑灰——远远看去,就像拉了一车废石渣。
这是林飞设计的“保密运输车”。
焦炭装袋,袋内衬油纸,袋外再套一层装“草木灰”的破麻包——就算路上遇到人,也只当是林家在拉灰肥田。
第一车共二十袋,每袋七十斤,合计一千四百斤。
赶车的是阿九,他爹坐在车尾,怀里抱着一杆老火铳——不是用来打仗,是用来“报信”。
火铳里装的不是铁砂,是一截干竹筒,竹筒里塞满“煤精”,一种质地极硬的煤块,点燃后扔进水里都不会灭。
这也是林飞新研究出来的。
遇到紧急情况,阿九爹就朝天放一枪,竹筒炸开,黑烟笔直冲上天,像一条乌黑的狼烟,十里外都能看见。
阿九甩了个响鞭,黄牛“哞”的一声,迈开蹄子。
车轮碾过土路,发出“咯吱——咯吱——”的闷响。
看似悠闲,但阿九却不敢大意半点,这次可是世子爷亲口吩咐的。
更加是桃花村这一月来第一次出的宝贝嘎达。
林飞在将煤炭炼出来后,便联系了怡红楼的白薇。
白薇收到信息后,很快便发了回信。
表示对新奇的玩意很感兴趣。
特别是林飞信中说得信誓旦旦的。
有了这玩意再也用不着劈柴和木炭,造饭生火以及取暖保温都能很好地解决。
初步谈好的是,林飞先往怡红楼送一车的精煤,白薇要眼见为实。
牛车咯吱吱,看似晃悠得慢,但也只花了半天功夫便到了县城。
交了进城的分子后,直接往怡红楼行去。
阿九还是第一次来到这对他来说异常热闹之地。
一路打问终是到了怡红楼。
点头哈腰一顿通报,很快怡红楼能做主的人出现了。
白薇蒙着面纱带着两个小丫鬟。
“给贵人请安了。”
阿九很知分寸,笑脸盈盈先是行礼。
白薇微微点头,随后直接示意将车卸到后院,待得一堆黑黝黝的煤块全部卸下后问起正题。
阿九喝了一杯丫鬟端来的茶水,受宠若惊。
但很快他就缓过神,从自己的怀中取出一封信来。
双手呈上,白薇的丫鬟接了递向白薇。
白薇双眼很快扫了一遍书信,随后吩咐另一个丫鬟去取银钱。
片刻十张一百两银子的银票交到了阿九手上。
阿九千恩万谢后,才回去复命。
待得阿九连人带牛车走后,白薇才细细看信以及地上堆的小山般的煤块。
煤块如黑石头一般,看上去并没有稀奇的,但好东西往往不能看表面这个道理白薇自然明白。
“来人,取一簸煤块,生火试试。”
信中说这煤块很好烧,她要立刻试试是不是真的。
若是真的好烧,她才会继续按信中所说命人企业打造那什么煤炉子。
日头偏西,院墙的影子斜斜切过青石条,像一把冷刀。
白薇立在影里,面纱被风撩起一角,露出鼻尖一点冷白。
她抬手,示意丫鬟把煤块端到厨房隔壁的小灶。
那原是给姑娘们冬日炖银耳用的,黄铜小炉,只巴掌大,却精巧得像件玩器。
“先取三块。”
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利落。
丫鬟翠环用火箸夹煤,刚一落炉膛,便听“叮”一声脆响。
煤与铜底相击,竟有金属之音。
白薇眉梢微动,没说话,只抬了抬下巴。
引火的是一节松明,火苗刚舔到煤缝,“噗”的一声,蓝焰暴起半尺,像一尾灵狐甩尾,险些燎到翠环刘海。
翠环“呀”的后退,火箸当啷掉地。
白薇却笑了。
她弯身,两根葱白手指捏起一小块煤,对着日光。
煤体乌亮,断面竟映出她面纱的轮廓,像一面极小的黑镜。
“果然透亮……”
她轻声道,回头吩咐,“取风箱,旺火。”
小风箱拉得呼呼作响,炉膛里很快传出“噼啪”细密爆裂,却不见丝毫黑烟,只有淡青火气贴着炉壁游走。
半刻钟,三块煤竟化去七成,留下一撮银灰色细渣,轻碰即碎,不烫手。
白薇以扇掩鼻,低低“嗯”了一声:“比炭耐烧,比柴干净,只有一点点呛味……”
她抬眼,望向那堆小山似的黑金,眸色深深。
“姑娘,要试‘保温’么?”
另一个丫鬟翠玉小声问。
白薇点头,从袖中摸出一枚小小“计时香”——那是怡红楼姑娘接客用的,一寸香燃尽恰两刻。
她把香插在炉边,亲手合上黄铜炉盖,只留一条缝。
香寸寸短,炉壁却始终温热,待香烬,掀盖后。
煤渣仍暗红,像冬眠的兽,一捅即醒。
“比炭长一倍。”
白薇终于出声,嗓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轻快。
她转身,面纱在风里扬起,露出一点红唇弧度。
“去找牛铁匠吧。”
怡红楼在这县城还是很出名的,吩咐下去的事情一夜的功夫,县上最好的铁匠的牛铁匠便不负众望终于打造出了煤炉。
完事后感叹不已,想到这东西的真的是大才啊。
白薇才不会理会牛铁匠的感慨。
煤炉子一经打造好,便试了起来。
煤炉由两个小厮抬来。
林飞信中附图所示的“蜂窝煤炉”亮相了,内膛糊了耐火泥,底部有铁栅,侧开一进风眼。
翠环将五块煤垒成“井”字,中间塞一团点燃的松明,合上炉盖。
不多时,青蓝火苗从炉盖孔里齐齐窜出,像一朵朵小莲,安静燃烧,无烟无味。
白薇拿过一柄铜壶,注水八分,置于炉面。
仅两刻,壶嘴“呜呜”作响,水滚如珠。
她伸手,纤纤五指贴住炉壁,掌心感到一股均匀的热,不灼人,却源源不断。
……“好个‘无人添柴亦自暖’。”
她低声笑,眸光闪动,像已有算盘在心底噼啪打响。
“翠玉,记账。”
她转身,语速飞快:“煤块百斤,价三两八钱,耐烧三倍于炭,无灰无味,可入闺阁。”
“炉具另算,尊客定制,每台索银五两,不还价。”
“今夜起,后院三灶全改煤炉,妈妈那边我去说。”
另外明儿一早,给林世子送口信——就说:“货好,再要三车,银货两讫。”
她略一沉吟,又道:“再拿我的私章,封一枚‘丹唇’香饼,随信赠他。”
翠玉抿嘴笑:“姑娘这是犒劳世子爷?”
白薇面纱微动,声音却淡:“犒劳?不,是拴住。”
她抬眼,望向桃花村方向,眼底映着炉中蓝火,像两丸冷星。
“这火,既然点起来了,就不能让它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