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任的省委书记刘建华,并非等闲之辈。
他年富力强,曾在多个中央部委历练,理论水平高,视野开阔,是最高层颇为看重的人物。
空降江东,明显带着整合资源、贯彻中央意志、并制约凌薇势力的使命。
初到江东,刘建华踌躇满志。他带来了几位自己的得力干将,安插在省委办公厅、组织部等关键部门,试图迅速打开局面。
在第一次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他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讲话,强调要“紧跟中央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地方壁垒和利益藩篱”,言语之间,虽未点名,但矛头隐隐指向了江东过往可能存在的“本地派”和“家长制”作风。
台下,凌薇面带微笑,认真记录,偶尔点头表示赞同,姿态无可挑剔。
她如今已是江东省的“女主人”,三十六岁的正部级高官,岁月似乎格外眷顾她,并未留下多少痕迹,反而褪去了些许青涩,增添了更浓的成熟风韵和不容置疑的权威气场。
一袭剪裁合体的深色套装,衬得她身姿挺拔,顾盼之间,不怒自威。
坐在她侧后方的萧遥,则是一身笔挺的警服,肩上的副总警监警衔熠熠生辉。
三十四岁的副部级公安厅长,年轻得令人咋舌。
他面容冷峻,眼神锐利如鹰,扫视会场时,带着一种掌控一切的冷静和压迫感。这十年,他已彻底磨去了最后一丝稚嫩,变得深不见底。
刘建华的“新政”很快遭遇了无形的铜墙铁壁。
他提出的几个重大改革方案,在常委会上讨论时,总会遇到各种“实际情况”的掣肘。
凌薇从不直接反对,甚至常常表示“刘书记的思路很有前瞻性”,但随后话锋一转,便是“要充分考虑江东的省情”、“需要时间进行更细致的调研”、“相关配套措施必须跟上”,她手下的几位常委也会适时补充各种数据和困难。
每一次看似充分的讨论,最终结果往往是方案被“完善”或“暂缓”,其核心内容被稀释殆尽。刘建华感觉自己一拳拳都打在了棉花上,空有气力,却无法着力。
他试图调整一些关键岗位的人事。但组织部长虽然是他带来的人,却发现在具体操作上举步维艰。
拟提拔人选总能被找出各种“瑕疵”或“需要再锻炼”;而凌薇和萧遥推荐的,或者在现有位置上不动如山,或者总能顺利通过。
省委常委会研究人事时,那种微妙的氛围让刘建华深感无力,他发现自己这个书记,竟然无法有效掌控人事权。
经济领域更是如此。凌薇经营多年,与省内各大企业、商会关系深厚。
她主导引进和扶持的重大项目,早已形成了盘根错节的利益链条。
刘建华想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或者调整产业布局,动辄就会触及这些固有利益,遭到或明或暗的抵制,推进极其缓慢。
那些企业家们对凌薇的认可度,远高于他这位新书记。
更让刘建华感到如芒在背的是萧遥执掌的公安厅系统。
公安系统自成体系,高度封闭。
萧遥用了数年时间,早已将其经营得水泼不进。上至副厅长,下至关键地区的市局局长,几乎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亲信。
这些人只认萧厅长,对于省委书记的指令,往往是表面恭敬,执行起来却要看萧遥的脸色。
刘建华想了解某些敏感情况,或者想通过公安系统调查一些可能涉及凌薇阵营的线索,最终要么石沉大海,要么得到的是一些无关痛痒、经过精心过滤的信息。
他甚至怀疑自己的行程和接触的人,都处于某种无形的监控之下。
一次,刘建华抓住一个由头,试图调整省公安厅一位重要副厅长的分工,削弱萧遥的权力。
会议之上,萧遥没有激烈反对,只是冷静地陈述这位副厅长正在负责的几个大案要案的重要性,突然调整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并暗示其中某个案子可能牵扯到某位刚刚调离的、与刘建华关系不错的中央领导。
刘建华顿时投鼠忌器,只能作罢。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这位年轻的副省长、公安厅长,手段是何等的老辣与凶狠,其背后编织的关系网又是何等的庞大深邃。
强龙不压地头蛇。
刘建华这位空降的强龙,在凌薇和萧遥这对深耕十年、早已将江东经营得铁桶一般的地头蛇面前,显得格格不入,寸步难行。
他的政令出不了省委大院,他的权威无法有效覆盖全省。江东省的各项工作,看似按部就班,实则依然沿着凌薇和萧遥设定的轨道运行。
刘建华更像一个被高高供起来的泥塑菩萨,而非真正的掌舵人。
这种憋屈和无力的状态持续了近两年。刘建华的健康状况甚至都受到了影响。
最终,一起突如其来的突发事件,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省城一家由凌薇早年引进、与凌家关系密切的大型企业突然爆发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造成多人伤亡,舆论哗然。
刘建华试图抓住机会,亲自挂帅成立调查组,想彻查事故背后的责任问题,甚至希望能牵出背后的利益输送。
然而,调查工作一开始就陷入困境。关键证据缺失,证人改口,企业负责人出面承担了所有责任,将问题定性为“管理疏忽”。
凌薇则第一时间站出来,表示“痛心疾首”,强调“绝不姑息”,并迅速部署善后和全省安全生产大检查,姿态做得十足。
更致命的是,几乎同时,网络上突然爆出刘建华秘书的亲属利用其影响力经商的丑闻(真假难辨,但炒作得沸沸扬扬),瞬间转移了公众视线。
萧遥统辖的公安系统和宣传部门,在这两起事件的舆情控制和引导上,展现出了惊人的“效率”和鲜明的倾向性。
内外交困,彻底心灰意冷的刘建华,最终以“健康原因”和“工作需要”为由,向中央引咎辞职,黯然离开了江东这个他未能征服的舞台。
江东省委书记的位置,自此空悬。三个月过去了,中央似乎仍在权衡考量,未有定论。
而这三个月,江东省在省长凌薇和副省长萧遥的实际主持下,运转如常,甚至更加高效。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下一任省委书记,无论是谁,若要在这片土地上有所作为,都绕不开这对野心勃勃、根基深厚的夫妻档。
夜色下的江东,平静的湖面下,暗流汹涌,正在等待着新的搅动者,或者,正在酝酿着更大的风暴。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