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狠狠打脸打脸钟正国,梁群峰,四亿订单,这是四亿订单!
赵立春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份加密文件,推到桌中央,手指在“订单汇总”四个字上点了点:“红星机械厂加上刚成立的外贸公司,三个月时间,拿下的中东订单总额,一共四亿人民币。”
顿了顿,他继续道:“定金已经到账一亿二,剩下的按交货进度付。现在红星集团的生产线,已经排到了半年后,别说还五千万贷款,就是再扩两条生产线,资金都够。”
“四亿?”
钟正国猛地站起来,快步走到桌前,拿起文件翻了起来,手指都在微微发抖,他怎么也没想到,红星集团居然有这么大的订单,这比汉东省上半年不少省属国企的营收总和还多!
梁群峰也凑了过去,眼睛死死盯着文件上的数字,也是不敢相信。
梁群峰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他之前算着红星机械厂根本就没钱,没订单,赵立春贷款就是给赵小蕙铺路。
只是,打死他都不相信,赵小蕙居然会这么赚钱。
有这么大的订单支撑,之前说的“冒进”“以权谋私”,瞬间变得站不住脚了。
人家能弄来四个亿,你呢?
会议室里的常委们也炸了锅,高志明拿过文件看了一眼,忍不住惊叹:“四亿外贸订单!这可是咱们汉东国企近几年最大的一笔外贸单!赵省长,你怎么不早说?”
“之前订单涉及保密,不方便公开。”
赵立春坐回椅子上,语气依旧平静,“现在既然有人质疑我以权谋私、改革冒进,那我就得把实底亮出来。红星集团能接债务、能扩产,靠的不是我的权力,是实实在在的订单。要是这也算冒进,那我倒希望汉东多几个这样的冒进企业。”
钟正国拿着文件,手背上的青筋都露了出来。他原本想借“冒进”“违规”敲打赵立春,甚至把红星集团的整合停下来,可这四亿订单一出来,所有的批评都成了笑话。
有这样的政绩,赵立春的“破格”不仅没问题,反而成了“改革魄力”的证明。
梁群峰站在原地,脑子里一片空白。
他原本盼着赵立春出纰漏,好趁机在政法系统乃至省委内部争取更多话语权,可现在别说找纰漏,怕是连之前的质疑,都要变成自己“保守僵化、不懂改革”的把柄。
梁群峰盯着文件上“四亿人民币”的数字,喉结狠狠滚动了一下,突然抬手按住文件,声音带着几分尖锐的质疑:“不可能!这绝对是假的!红星机械厂之前连工资都发不出,怎么可能突然拿到四亿国际订单?中东那边的生意哪有这么好做?你是不是为了应付批评,故意做了假报表?”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刚缓和的气氛又瞬间紧绷。钟正国也回过神,虽然没说话,但眼神里明显带着“认同”——他也觉得四亿订单太离谱,大概率是赵立春为了搪塞质疑编出来的。
赵立春抬眼看向梁群峰,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轻蔑笑意,手指轻轻敲了敲文件边角:“梁书记,你在政法系统待久了,是不是忘了‘证据’两个字怎么写?这订单上有中东买家的签字确认,有银行的定金到账凭证,还有海关的报关记录——省银行审核时,这些材料都查过,你要是不信,现在就让省国资委把原件送过来,咱们当着所有人的面核对。”
他顿了顿,语气更冷了些:“而且,我赵立春在汉东当省长,就算要推进改革,也犯不着用假订单骗你一个政法委书记。你觉得,我需要靠这种手段来证明自己?”
梁群峰被这话怼得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发现自己找不到任何理由——他之前只盯着“赵小蕙的职级”“贷款流程”,根本没去查订单的佐证材料,现在赵立春把“证据”摆出来,他的质疑瞬间成了没根的浮萍。
旁边的纪委书记张卫东也开口:“梁书记,我之前让纪检组去过省银行,确实看到了定金到账的流水,还有阿卜杜勒-拉赫曼先生的付款凭证,不是假的。”
这话像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压垮了梁群峰的底气。他僵在原地,手指还按在文件上,却没了之前的强硬,眼神渐渐变得呆滞——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以为的“漏洞”,居然是实打实的政绩,而自己的质疑,反而成了笑话。
而钟正国的脸色也是万分的难看。
这件事儿,最操蛋的地方在于,他不知道。
自己被隐瞒了!
他们集体隐瞒,而自己就好像是一个大傻子一样。
钟正国感觉脑袋有些发晕。
赵立春没再看他,转头看向钟正国,语气恢复了平静:“钟书记,现在订单的事说清楚了。红星集团的整合,确实有破格的地方,但都是为了抢时间、抓订单——中东那边的机会不等人,要是按部就班走流程,别说四亿订单,就是四千万也拿不到。”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