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我,石猴,开局选择不做棋子 > 第34章 道是桃子,风动幡动?
换源:


       第34章道是桃子,风动幡动?

此言一出,整个世界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睡着了,就什么都有了?”

这句充满猴子逻辑的浑话,像一记重锤,砸在每个弟子的心头。

什么意思?

这算什么回答?

这是在公然挑衅祖师的智慧吗?

玄风道人脸上的狂喜之色瞬间僵硬,随即转为一种混杂着鄙夷与愤怒的扭曲表情。他几乎要忍不住再次跳出来,指着这只满口胡言的猴子,痛斥其无知与狂妄。

可他不敢。

因为高台之上的菩提祖师,没有发怒。

祖师非但没有发怒,那双古井无波的眸子深处,反而泛起了一丝无人能察觉的、极其细微的波澜。

他见过天资聪颖的,见过勤勉刻苦的,也见过天生道胎、与道相合的。

但他从未见过……这样的。

将“大道”与“睡觉”画上等号。

这是愚钝到了极致的表现,还是……返璞归真到了某种不可思议的境界?

“呵呵……”

一声轻笑从菩提祖师的口中发出,打破了这死一般的寂静。

他看着孙悟空,声音依旧平淡,却多了一丝探究的意味。

“你这猴头,倒是有趣。你说你睡着了,那为师且问你,你从这‘大觉’之中,又听懂了什么道理?”

所有人的心脏都提到了嗓子眼。

这个问题比之前更尖锐,更直接!

看你这猴子还怎么胡编乱造!

孙悟空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打了个大大的哈欠,仿佛真的刚刚从一场酣睡中醒来。

他环顾四周,看着那些师兄们或鄙夷或看好戏的表情,脸上露出了更加憨厚和困惑的神情。

【系统,继续维持‘天生道种、脑路清奇’人设。用最粗俗的比喻,讲最接近本质的道理。】

孙悟空的内心冰冷如铁,没有半点波动。

他抓了抓脸颊,忽然像是想到了什么,眼睛一亮,对着菩提祖师咧嘴笑道:“懂了!俺懂了!”

“祖师讲的那个‘道’,就像……就像俺们花果山上的桃子!”

“噗嗤——”

不知是谁第一个没忍住,笑了出来。

随即,整个讲道台下,响起了一片压抑不住的低笑声。

“桃子?哈哈哈哈,我没听错吧?”

“粗鄙!简直是粗鄙不堪!竟敢拿仙桃比喻无上大道?”

“这猴子果然是山野精怪,脑子里除了吃就是睡!”

玄风道人更是发出一声响亮的冷哼,脸上写满了“果然如此”的轻蔑。

他昂着头,一副不屑与之为伍的高傲姿态。

把大道比作桃子?

这是对道法最彻底的亵渎!

孙悟空仿佛没有听见周围的嘲笑,依旧兴致勃勃地对着菩提祖师比划着:

“祖师您看啊,那桃子挂在树上,红彤彤的,看着就好吃,闻着也香得很。”

他一边说,一边还砸吧砸吧嘴,一副回味无穷的样子。

“可是呢,你看别人吃,看别人说有多甜,都没用!”

说到这里,孙悟空猛地一拍大腿,声音都高了几分。

“得自己吭哧吭哧爬上树,亲手把它摘下来,然后啊呜一口咬下去!自己尝了,才知道这桃子到底是甜的,还是酸的!”

话音落下。

整个道场,再一次陷入了诡异的寂静。

那些原本还在嗤笑的弟子,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

他们反复咀嚼着这猴子粗俗不堪的话,隐隐约约,好像……咂摸出了一丝不对劲的味道。

而玄风道人,那高傲的表情也僵住了。

他比其他弟子道行更深,几乎是瞬间就明白了这猴子话里的含义。

大道需亲证!

这四个字,是所有修行法门的根基!

任你听讲万卷道经,任你旁观他人飞升,若无自身的苦修与体悟,一切都是镜花水月!

这个道理,他们都懂。

可他们需要用无数经典,无数玄奥的词汇去阐述。

但这猴子,就用了这么一个简单粗暴、却又精准无比的“摘桃子”比喻,把这至理说得明明白白,彻彻底底!

高台之上,菩提祖师的眼帘,第二次垂了下来。

他那放在膝上的手指,无意识地动了一下。

大道至简。

这猴子……当真是歪打正着,还是……

“善。”

菩提祖师缓缓吐出一个字。

他没有说好,也没有说不好,只是一个“善”字,却让玄风道人的脸色瞬间变得无比难看。

这一个字,说明祖师认可了这猴子的说法!

“玄风。”菩提祖师忽然开口。

“弟子在!”玄风立刻躬身,声音洪亮。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此为‘有’。然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遁去其一,此为‘无’。”

菩提祖师的声音不疾不徐,开始讲述一个更加深奥的法则节点。

“你且说说,这‘有无相生’之理。”

玄风心中一凛,随即大喜。

这是祖师在给我机会!给我一个将这猴子彻底比下去的机会!

他清了清嗓子,朗声道:“启禀师尊!弟子以为,《道德经》有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此乃道之本体与现象。‘无’,是道之始,是混沌未开之态;‘有’,是万物之母,是宇宙演化之基。故而,有无乃一体两面,互为根基,循环往复,方成世界……”

玄风引经据典,洋洋洒洒说了一大篇。

他将道家典籍中关于“有”与“无”的论述阐发得淋漓尽致,逻辑清晰,言语优美,听得周围弟子们如痴如醉,纷纷投去钦佩的目光。

这,才是真正的仙家弟子!

这,才是真正对大道的理解!

讲完之后,玄风长身玉立,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对着菩提祖师深深一拜。

“善。”

菩提祖师再次说出一个“善”字,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点了点头。

玄风心中狂喜,他挑衅地瞥了一眼角落里的孙悟空。

怎么样,猴子?

听懂了吗?

知道什么叫云泥之别了吗?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场“论道”已经结束时,菩提祖师的目光,却再一次转向了那个百无聊赖的猴子。

“你这猴头,又有何高见?”

全场的焦点,瞬间又回到了孙悟空身上。

玄风脸上的笑容还没散去,就僵在了那里。

还问他?

他能有什么高见?他能听懂一个字吗?

【系统,调取禅宗公案数据库。目标锁定:六祖惠能,风幡之辩。】

【启动‘猴子化’语言模块…处理完毕。】

孙悟空被点名,一脸茫然地站了起来。

他没有去看祖师,也没有理会玄风,只是呆呆地看着讲道台外,那里有一面指引方向的幡旗,正在山风的吹拂下猎猎作响。

他看了半天,然后伸出猴爪,指着那面幡旗,一脸天真地转过头,问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始料未及的问题:

“祖师,俺想问问。”

“您说,是那面旗子在动,还是……这山里的风在动啊?”

问题一出,全场皆静。

这是什么问题?

跟“有无相生”有关系吗?

风吹幡动,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玄风道人更是嗤笑一声,正要开口斥其“胡搅蛮缠”。

然而,他却看到,高台之上的菩提祖师,整个人都愣住了。

那万年不变的淡漠表情,第一次出现了一丝裂痕。

因为这个问题,超出了“气”与“理”的范畴,超出了道家所有经典论述的范畴。

这是一个直指“心”的问题!

这猴子……到底从哪听来的这种问法?

这分明是……那西方教派的机锋!

就在菩提祖师陷入短暂的震惊与沉思之时。

孙悟空自己挠了挠头,不等任何人回答,就自言自语地给出了答案。

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安静的道场。

“唉,都不是。”

他摇了摇头,脸上带着一种天然的、理所当然的笃定。

“是俺的心在动。”

说完,他仿佛解决了什么天大的难题一样,长舒了一口气,重新坐回石柱旁,抱着柱子,闭上眼睛,竟然又准备开始睡他的“大道之觉”。

整个讲道台,死一样的寂静。

只留下满场呆若木鸡的弟子,和高台之上,那个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困惑之中的菩提祖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