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梁人喻 > 第十三章 鸡犬不宁
换源:


       吴楠被何老请出竹林后,回首呆呆望着竹林脑中一片混乱。何老一家并非黑袍人,那黑袍人是谁?黑袍人以掌断树,功力不俗,大可与自己正面一战,为何尚未切磋而一味逃跑?自己到底漏掉了哪个线索,又是在哪个环节推断错了方向?吴楠思忖半刻,仍是毫无头绪,偶然望见何老赠送的紫红色茶杯,再想到马清之院前让他迷路的竹林布局,与其在此干耗,不如先去马清之住处一问这茶杯出处,或许能找到一些思路。

正当吴楠路过上、下山必经的石径时,发现了石径最后一块石阶处有了异样,除了吴楠自己往返留下的足迹外,竟然多了两对足印,一大一小、一深一浅,吴楠推测应是一男一女、一先一后路过此地。但足迹有去无回,显然此二人还在山上。

吴楠寻思着:“黑袍人明明是走在自己之前,为何来之时不见任何足印,而返回之时却反而凭空多出,还多出两对!不同的两对!自己在入林时是见到了一个黑袍人,但也只有一个,而回来途中并未遇见任何人,难道?难道黑袍人是在自己之后上的山巅,而且有两人,不出所料的话,此刻两人应都在何老家中!”

吴楠心下大急,赶忙返回竹林,虽已知山坳入口在天然竹门之后,自己也偷偷做上了标记,可竹林之中竹子数不胜数,看似错落无章,却是迷阵难破,怎么寻都寻不着标记之处,吴楠此刻只恨自己不识阵法,无黑袍人引路只能在竹林之中徒劳。吴楠心下明了,当下唯一的线索,便是紫红色的茶杯,当下唯一能做的,就是速去寻马清之,当面对质,一问究竟。如若能解开这个结,或许能离解开这个谜更近一步。

与此同时,竹林内的何老已饮下黑袍女所添的毒茶,在告知黑袍女宝藏的秘密后便毒发身亡。

何老深知若黑袍女执意要将自己的子嗣赶尽杀绝,自己也无力阻拦,与其去求她大发慈悲,倒不如索性将家眷生死全压她一念之间。更何况,他也已经无法分辨,对于林中何家,生与死究竟何者更为痛苦,索性也让黑袍女为自己和子嗣去做抉择吧。

黑袍女号蛇心,自然如毒蛇一般冷血无情,如何可能心慈手软,即便何老已言明从未将秘密传给任何子嗣,但为以绝后患,她必然会斩草除根。但蛇心还是大意了!只因她并未亲自动手,而是将清理之事交给了马面马清之,自己则急忙出林回建木教复命,顺路去国山县衙看望一眼萧齐少主。

马清之收到蛇心命令后,起初并未有任何犹豫,一拳一掌,便将挺身挡在最前面,手握石斧、石锄的何丙、何丁轻松解决掉。何家人向来只读修身之文,从未习护身之武,男丁尚且无还手之力,更别提何寅和何卯两位女眷。像马清之这等高手,取何家之人性命便如同捏死小鸡一般。

二位妇人虽知难逃一死,但仍是紧紧抱着何戊,一来不忍让孩子看到亲人被杀害的血腥的场面,二来也企图以身躯护住这个幼小的生命,但这无非是自欺欺人罢了。

可这举动,却让马清之犹豫了半刻,只因他自己本是个孝子,看到人母如此护子不免想起自己已逝的老母。

就在马清之出神之时,一条黄狗从角落蹿出,马清之忙避身闪过。黄狗眼见一扑不成,转身又是一扑。马清之这回已是有备而来,迎着舍身飞扑的黄狗就是一掌,直拍脑门而去。就在千钧一发之际,黄狗灵性地将头低下,避过了致命的一击,只是,背上实实地挨了重重一击。黄狗企图再扑向马清之,只是无论如何挣扎都已无法起身,躺在地上不停地摆着后腿呜咽。

何寅和何卯趁马清之与黄狗缠斗的时机忙抱着何戊逃出屋外,向竹林奔去,但她们的腿脚怎么可能快得过习武之人。马清之不紧不慢,动身追去,却不知道黄狗是在何时挪到了自己身后,一口咬住自己的黑袍死死不放,还发出“呼呼呼”的威胁之声,马清之怒不可遏,一脚踹去。

何寅和何卯带着何戊跑至竹林不远处,正以为三人可以就此逃出生天,却见一条黄狗被踹至三人身前。何戊见着黄狗已无声息,心疼地哭喊“黄仙!黄仙!”但黄狗显然已经无法听见。

紧接着,马清之已神不知鬼不觉地来至何寅和何卯身后,何寅企图回身相拦,却是不及回头,背后已挨上一掌,还未来得及叫痛便一命呜呼。何卯望着近在咫尺的竹林,将何戊一把推出,一个“跑”字刚说出口,便已含泪而亡。此时,马清之的任务已只差送何戊这个五岁的垂髫小童去和家人团聚了。

何戊不懂这个陌生人为什么要“打”自己的家人,也不懂母亲为何眼中含泪,更不懂母亲为何要喊他跑,这里明明是他们的家,该跑的不是外人么?虽未来及想明白那么多的为何,但自小乖巧听话的何戊还是按着母亲的嘱咐跑了起来。

可悲的是,他根本不知道竹林外还有世界,他非但没有跑进竹林,反而折返跑回了太公何老身边。

何戊向太公哭喊道:“太公,太公,戊儿没有不听话,您快赶这个坏人走,快喊爹爹娘亲起来做饭,快喊黄仙起来陪我玩耍。”何戊拼命摇着何老的身躯求救,却不知何老早已撒手人寰。

当马清之缓步来至何戊身前,何戊赶忙躲到何老身后,闭上双眼假装来人也看不见他。马清之正要绕过何老,却见跪坐的何老侧身倒去,听得哐啷一声,手中捧着的茶杯已碎了满地。何老的尸身拦在二人之间,紫红色的茶杯碎片正好落在何老指尖,仿佛是何老举着锋利的碎片在保护孙儿,可莫说何老已死,莫说茶杯碎片,便是活着的何老举着神兵利器也拦马清之不住。

可这个茶杯却真的拦住了马清之!

马清之摘下马面,捡起一片碎片细细观察,不敢置信眼前所见,突然放声大哭,而后又失声大笑,口中念道:“山巅婴啼,山间子呜,一少一老,一生一死,往来交替,命兮缘兮。”隔着何老尸身,俯身蹲至何戊身前,温柔地细致地看着何戊。

何戊偷偷睁眼,看见坏人已蹲在自己身前,再一次紧紧闭上双目,还将双手捂上。何戊整个人都已被吓得不知所措,想起刚刚听见坏人念了诗歌,自己也跟着默念起太公教的诗歌,“青山青来黄湖潢,青山黄来黄湖清。一朝看破水月光,乘风扶摇齐天上……”

往日,何戊每凡贪玩捣蛋,只要好好背诵这首诗歌,太公就会宽恕自己,心想这招兴许不仅只对家人有用,对这个坏人也会有用。何戊将诗歌当作护身咒语,紧闭双目,反复念诵,一直念到口干舌燥。

但显然,这个护身咒只能哄哄五岁的孩童!突然,一双大手将何戊的手腕轻轻握住,缓缓掰开他捂着双眼的双手,何戊更坚定以为,只要自己不睁眼,坏人便无法看见自己,更为用力地闭着眼睛,但无助的眼泪还是源源不断地从眼角溢出。

马清之望着何戊的眼泪在眼角汇聚成珠,滚滚滑落,划过稚嫩的脸颊,划过抽搐的鼻尖,划过颤动的嘴唇。而他迟迟不动手,只为看一眼何戊的眼睛。

何戊最终还是没能忍耐住,睁开双眼,看见坏人还在眼前,记住了一身黑袍,而后立马吓得昏死过去。

马清之却因为目睹了这双眼睛而怔怔出神,反复念叨着“一模一样”。马清之犹豫再三,最终还是运气提劲,一掌拍下。而后起身,又哭又笑,对着苍天嘶吼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为何我一心杀身成仁,你却要我屠戮无辜,将弱小赶尽杀绝,留罪魁为祸人间,为何啊?为何!”

不知过了多久,何戊被一条湿润软糯还带着一股血腥味的舌头舔醒。何戊睁眼一看,大黄狗黄仙正趴在自己身上,何戊激动喊道:“黄仙!黄仙!刚刚吓死我了,我做了一个噩梦,梦到坏人来打我们,把爹爹娘亲、爷爷奶奶都打晕了,还把你踢飞了。”

可当何戊看到黄仙嘴里不住溢出的鲜血,和身旁迸裂的石块,惊得止不住浑身打颤,忙起身四处张望,噩梦竟然不只是噩梦,眼前场景比他以为的噩梦还要恐怖得多。何戊吓得放声大哭,推着太公再次叫唤他醒来,可他还是没有回应。何戊又依次跑到奶奶和母亲身边,她们也都没有回应。

何戊急得哇哇大哭,对着黄狗问道:“黄仙,我饿了,可大人都不理我们了,我们怎么办啊?”却见黄仙并不搭理自己,颠颠撞撞、一瘸一拐地从他身爬走。何戊忙问:“黄仙,你要去哪?不要留我一个人,我怕。”

黄狗仍旧没有理会,径直爬至洞口边上,忍着剧痛回头对着何戊“呜呜汪”了一声,还如同平时逗何戊一般摇起了尾巴,只是,此时它的尾巴已无法如往常一般摇得飞快。

此时的何戊早已六神无主,见黄仙叫唤自己过去,便也就跟了上去,跟着黄仙穿过山洞,来至竹林。这片竹林自何戊出生以来便一直在,他曾在这竹林周围玩耍过无数次,但这却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踏入竹林。何戊回首望着陪伴自己长大的这方天地,又望了望对自己“呜呜”呼唤的黄仙,抹了抹眼泪,追着黄仙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