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君心知我意归处 > 盛世暗藏微澜起,帝后携手育栋梁
换源:


       秋去冬来,奉国迎来了又一个丰年。各地粮仓充盈,百姓安居乐业,朝堂之上,萧承安自江南治水归来后,协助萧玉轩处理政务已愈发娴熟——从灾后重建的赋税减免,到水利设施的长效维护,皆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深得百官信服;青州那边,萧承宁送来的奏报也尽是喜讯:改良后的双轮水车在全州推广,粮食亩产较去年提升三成,丝绸工坊的产品甚至远销海外,为朝廷赚回大量银钱。

这日早朝,萧玉轩看着满朝文武脸上的轻松笑意,心中却未敢全然放松。退朝后,他留下萧承安,父子二人一同前往长乐宫见沈若初。刚进殿门,便见沈若初正对着一幅舆图沉思,舆图上标注着各地世家的势力分布,红圈密密麻麻,尤以西南、西北两地最为密集,旁边还附着江南治水后各地水利设施的维护记录。

“父皇,母后,可是有烦心事?”萧承安见二人神色凝重,主动开口问道。萧玉轩示意他走近,指着舆图上的红圈说:“承安,你在江南治水时,应已察觉地方世家对新政的抵触——虽表面配合修堤疏河,却暗中克扣民夫粮饷。如今虽天下太平,但西南沐家、西北陆家仍盘踞一方,表面归顺,暗中却囤积粮草、豢养私兵,若不加以遏制,日后必成大患。”

沈若初也补充道:“沐家掌控西南铜矿,陆家垄断西北马匹交易,这两样皆是军国重资。你治水归来后,工部奏报称,江南部分水利器械因铜料质量不足易损坏,查下去竟牵扯出沐家私自铸造劣质铜钱、挪用优质铜料的事;而西北军马场想买马扩充兵力,陆家却故意抬高价格,还频繁与边境小部落接触,不知在谋划什么。”

萧承安看着舆图,想起治水时曾因铜制闸门损坏导致河堤渗漏,当时只当是工匠偷工减料,如今才知是沐家在背后作祟,眉头瞬间紧锁:“儿臣以为,当先派亲信探查两地虚实,再从根基削弱他们——收回铜矿与马匹专营权,交由朝廷统一管理,断了他们的财路,私兵自然难以维系。不过江南水利刚稳定,需留专人盯着维护,儿臣可推荐治水时表现出色的寒门官员负责,确保万无一失。”

萧玉轩点头:“此计可行,但需步步为营。西南山路崎岖,沐家经营数十年,势力盘根错节;西北陆家与部落素有往来,若逼得太紧,恐勾结外敌。”他看向萧承安,语气郑重,“朕打算让你先以‘巡查新政落实情况’为名前往西南,既摸清沐家底细,也顺便查看西南各地水利设施是否需要修缮——你有治水经验,此事交给你,朕与你母后更放心。”

沈若初担忧道:“西南路途艰险,沐家心狠手辣,你独自前往,会不会有危险?”萧承安笑着安抚:“母后放心,儿臣治水时曾在江南山林历练,且跟着您习武多年,寻常刺客近不了身。此次会带五百禁军,还会带上治水时结识的几名干练下属,再暗中联络当地寒门官员,定能平安归来。”

几日后,萧承安带着人马启程。临行前,他特意去工部交代江南水利维护的细节,又给远在青州的萧承宁写了封信,告知她自己要去西南的事,叮嘱她若青州有水利问题,可随时传信回朝。沈若初亲自送到城门口,将一枚刻着“沈”字的令牌交到他手中:“这是沈家在西南的旧部令牌,当年你外祖父平西南时留下的人手,若遇危急,可持此令牌调动他们相助。”萧承安接过令牌,郑重行礼:“谢母后,儿臣定不负重托。”

萧承安离开后,萧玉轩与沈若初开始着手处理西北陆家的事宜。沈若初提议:“陆家最看重马匹交易,你治水时曾说‘粮草与战马,乃国之根本’,咱们可在西北设立‘皇家马场’,派你当年在军中的旧部负责,从部落手中收购马匹,给出比陆家更高的价钱,同时下令禁止私人垄断马匹买卖,让陆家无利可图。”

萧玉轩依计而行,很快,皇家马场在西北建成。部落首领见朝廷出价公道、交易规范,纷纷放弃与陆家合作,转而与朝廷交易。陆家的马匹生意一落千丈,族长江陆远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却又不敢公然对抗朝廷,只能暗中派人去西南联络沐家,想联手给朝廷施压。

此时,萧承安已抵达西南渝州。他并未声张,而是先去查看当地的灌溉水渠——因铜料劣质,水渠闸门频繁损坏,农户们苦不堪言。他乔装成治水工匠,深入民间探查,很快发现:沐家不仅私自铸造劣质铜钱,还强行要求百姓用高价购买,若有拒绝,便会被沐家私兵殴打关押;当地官员要么是沐家亲信,要么被收买,对百姓的哭诉视而不见。

萧承安心中震怒,当即联系上当地的寒门官员,暗中收集沐家私铸铜钱、挪用铜料、豢养私兵的证据。一日,他在茶馆听百姓议论,说沐家少主沐言近日要迎娶渝州知府的女儿,届时会大摆宴席,沐家核心成员都会到场,还会邀请西南各地的世家代表,名义上是婚宴,实则是商议如何对抗朝廷新政。萧承安眼前一亮,决定趁此机会,一举拿下沐家众人。

如何当日,沐府张灯结彩,宾客盈门。正当婚礼进行到高潮时,萧承安带着禁军突然闯入,当场出示沐家的罪证。沐家众人惊慌失措,沐家家主沐苍想让私兵反抗,却发现私兵早已被寒门官员策反——原来萧承安早已料到沐家会顽抗,提前联合当地受压迫的百姓与官员,断了私兵的退路。最终,沐家核心成员被悉数擒获,私铸铜钱的作坊、囤积的优质铜料也被一并查封。

萧承安将沐家罪行与西南水利受损的情况一同上奏朝廷,萧玉轩下旨:沐苍及其子沐言斩首示众,其余族人贬为庶民;西南铜矿收归朝廷,由户部派专人管理,优先供应各地水利与军械所需;同时拨款修缮西南受损水渠,派江南治水时表现出色的官员前往指导。消息传回京城,沈若初悬着的心终于放下,萧玉轩则笑着说:“承安此行,既解决了沐家隐患,又兼顾了西南水利,还赢得了百姓的心,看来他已能独当一面了。”

西北的江陆远见沐家倒台,吓得魂飞魄散,连忙解散私兵,主动向朝廷上交所有马匹生意的账本,请求从轻发落。萧玉轩念其并未犯下大错,只是将他贬为闲职,令其闭门思过,西北的马匹交易也彻底纳入朝廷管控。

解决了世家隐患,萧玉轩与沈若初终于能松口气。这日,他们收到萧承宁的书信,信中说青州借鉴江南治水的经验,疏通了境内的河流,还举办了“技艺大赛”,农户、工匠们纷纷展示新发明——有能自动脱粒的农具,还有织出精美花纹的新织机,她已将优秀发明上报朝廷,希望能在全国推广,尤其是在水利需求大的地区,助力农耕。

萧玉轩笑着将书信递给沈若初:“宁宁在青州做得有声有色,还懂得借鉴承安治水的经验,比咱们预想的还要好。”沈若初看着书信,眼中满是笑意:“等承安从西南回来,咱们一家人去青州小住几日,看看宁宁治理的地方,也好好放松一下——这几年,你忙着朝政,承安忙着治水、查世家,都没好好歇过。”

不久后,萧承安从西南回京。他不仅带回了铜矿治理方案与西南水利修缮的进展,还带来了西南百姓为他绘制的“爱民图”——图上画着他与百姓一同检修水渠、分发官钱的场景。萧玉轩与沈若初看着图,又听萧承安讲述西南百姓的变化,心中满是欣慰。

这日,御花园中,萧玉轩、沈若初带着萧承安,还有特意从青州赶回的萧承宁,一家人坐在银杏树下品茶。萧承安说起未来的打算:“父皇,母后,儿臣想在全国推广‘水利与技艺结合’的法子——把治水时摸索出的经验教给各地农户,再结合宁宁那边的技艺大赛,设立‘农艺发明奖’,鼓励大家改进农具、修缮水利,这样既能稳定收成,又能让百姓日子越过越好。”

萧承宁也附和道:“是啊!青州疏通河流后,农田收成好了不少。女儿还想在青州开设‘女学’,不仅教女子读书,还教她们纺织、农具修缮的手艺,说不定能培养出更多懂农艺、会治水的人才,帮着哥哥一起做事!”

萧玉轩与沈若初相视一笑,眼中满是赞许。萧玉轩起身,走到儿女身边,沉声道:“好!朕准了你们的请求。承安,全国水利与农艺推广的事就交由你负责;宁宁,女学的事你放手去做,朝廷会给你们拨款支持。”

沈若初也笑着说:“你们兄妹一个懂治水、善统筹,一个巧思多、接地气,相辅相成,这才是咱们奉国需要的栋梁。”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四人身上,温馨而美好。萧玉轩知道,这太平盛世并非终点,未来还有更多的事要做——比如完善全国水利网络,比如让更多百姓靠技艺致富,但看着身边的妻儿,看着已能独当一面的儿女,他心中充满了底气。只要一家人同心同德,携手并肩,奉国定会愈发繁荣昌盛,这江山社稷,也终将在萧承安与萧承宁的手中,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