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君心知我意归处 > 承安初啼传吉兆,春泽遍洒润山河
换源:


       甘霖连下三日,终于渐渐停歇。都城内外的田地吸饱了雨水,干裂的土块变得松软,刚种下的秧苗冒出嫩绿的芽尖,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百姓们忙着在田间补苗、除草,田埂上随处可见扛着锄头、唱着农歌的身影,连空气里都飘着泥土与草木的清香。

长乐宫内,沈若初的身体日渐恢复,已经能靠着软枕,抱着小皇子承安喂奶。小家伙食量渐长,每次吃饱了,就会睁着圆溜溜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周围,小拳头攥得紧紧的,偶尔发出几声软糯的咿呀声,总能把殿内的人都逗笑。

这日上午,萧玉轩处理完朝政,便急匆匆赶回长乐宫。刚进殿门,就看到沈若初正低头逗着承安,阳光透过窗纱落在她身上,温柔得像一幅画。他放轻脚步走过去,从身后轻轻环住她的腰,下巴抵在她的发顶:“今日承安乖不乖?有没有闹你?”

沈若初笑着回头,指了指怀里的小家伙:“你看,刚吃饱,正精神着呢。早上林御医来诊脉,说他长势比寻常婴儿还要好,哭声洪亮,脉象有力,是个康健的孩子。”萧玉轩伸手轻轻碰了碰承安的小脸,小家伙像是感受到熟悉的气息,小手猛地抓住他的手指,力道竟不小。萧玉轩愣了一下,随即笑道:“这孩子,手劲倒大,将来定是个有担当的。”

正说着,青禾捧着一个锦盒走进来,笑着道:“陛下,皇后娘娘,这是江南织造局刚送来的襁褓和小衣裳,说是用新收的云锦做的,又软又透气,特意给小皇子做了百十来件呢。”萧玉轩打开锦盒,里面整齐叠放着各色绣着瑞兽、祥云的小衣裳,还有绣着“长命百岁”“岁岁平安”的襁褓,针脚细密,配色雅致。他拿起一件嫩黄色绣着小龙的小褂子,比划着给承安试了试,笑道:“这尺寸刚好,咱们承安穿上,定是个俊俏的小娃娃。”

沈若初看着他笨拙又认真的模样,眼底满是笑意:“你呀,现在倒是比刚开始熟练多了,还记得刚给承安换襁褓时,手忙脚乱把他弄哭的样子。”萧玉轩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随即又正色道:“朕是承安的父亲,自然要学着照顾他。将来,朕还要教他读书、骑马、射箭,让他成为一个能守护奉国、守护百姓的君主。”

沈若初轻轻拍了拍他的手,柔声道:“承安还小,眼下最重要的是让他平安长大。不过,你说的也对,咱们不仅要给他安稳的生活,更要教他心怀天下,懂得百姓的不易。”她顿了顿,又道,“对了,前几日你说,苏州府和归化县的百姓都给承安立了平安牌,这事我总觉得有些不妥。百姓们感念甘霖,才把这份心意寄托在承安身上,可若是太过张扬,反倒容易引来非议。”

萧玉轩闻言,沉思片刻,点了点头:“你考虑得周全。朕明日就下旨,让各地官府劝诫百姓,不必特意立牌供奉,只需好好耕种,安居乐业,便是对朕和皇后,对承安最好的祝福。另外,让户部再拨一批粮种和农具,送到受灾最重的州县,帮百姓们尽快恢复生产。”

沈若初笑着应下:“这样才好。咱们要的不是百姓的供奉,而是这天下的太平,这百姓的安稳。”

没过几日,都城迎来了一场热闹的事——按照奉国的习俗,婴儿满月时要办“洗三礼”,邀请皇亲国戚和朝中重臣的家眷入宫,为孩子祈福。萧玉轩本想大办一场,却被沈若初劝住:“如今虽已度过难关,但各地还有百姓在恢复期,不宜铺张。简单办一场,邀请亲近的人过来即可,省下的银两,不如用来补贴贫苦农户,让他们能多买些肥料,好好打理田地。”

萧玉轩听了,越发觉得沈若初想得周到,当即吩咐下去,洗三礼一切从简,只邀请了太后、几位亲王王妃,以及朝中几位重臣的夫人入宫。

洗三礼当日,长乐宫的偏殿布置得温馨雅致,地上铺着厚厚的地毯,中间放着一个鎏金铜盆,里面盛着用艾草、金银花煮过的温水,旁边摆着几个锦盒,里面放着玉石小如意、银质长命锁、绣着平安符的小荷包。

太后抱着承安,笑得合不拢嘴,一边轻轻晃着怀里的小家伙,一边对沈若初道:“若初啊,你真是咱们皇家的功臣,不仅帮着陛下稳住了朝局,还生下这么康健的皇孙,连老天都送来甘霖,这都是你的功劳。”沈若初连忙起身行礼:“太后言重了,臣妾只是做了分内之事,能得老天垂怜,让甘霖解了旱情,让承安平安降生,才是咱们奉国的福气。”

几位王妃也纷纷上前,送上准备好的贺礼。镇王妃笑着将一个玉石小如意递过来:“这是老王爷特意寻来的暖玉,戴在孩子身上能安神,祝小皇子岁岁平安,茁壮成长。”沈若初一一谢过,让青禾将贺礼收好。

随后,萧玉轩亲自上前,将承安抱进铜盆里,用温水轻轻为他擦拭身体。小家伙似乎很喜欢温水,不仅没哭,反而咯咯地笑了起来,小手小脚在水里扑腾着,溅起不少水花。殿内众人见了,都忍不住笑出声来,太后更是笑得眼角泛起泪花:“你看这孩子,多有灵性,将来定能成大器。”

洗三礼结束后,萧玉轩当着众人的面,将一枚刻着“承安”二字的玉牌挂在小家伙的脖子上,沉声道:“朕的皇长子萧承安,今日行洗三之礼,愿他日后承天之佑,安邦定国,以民为念,守护这万里河山。”

消息传到宫外,百姓们虽没能亲眼见到洗三礼的场面,却也纷纷在自家门前挂起红绸,为小皇子祈福。西城门附近的农户张老汉,特意带着刚收获的新茶,送到皇宫外的侍卫处,笑着道:“这是俺家头一茬新茶,托你们给陛下、皇后娘娘和小皇子带进去,感谢他们让咱们有了好收成,也祝小皇子平安长大!”侍卫笑着收下,承诺一定会送到宫里,张老汉这才满意地转身离开,嘴里还哼着“帝后贤明,麟儿降福”的小调。

日子一天天过去,承安渐渐长开了,眉眼间越来越像萧玉轩和沈若初,既有着帝王家的英气,又带着几分温润。他很是乖巧,很少哭闹,每次萧玉轩和沈若初忙完事务,只要一逗他,他就会露出甜甜的笑容,伸出小手要抱抱。

这日傍晚,萧玉轩处理完奏折,抱着承安,陪沈若初在长乐宫的庭院里散步。夕阳西下,将天空染成了金红色,远处的宫殿轮廓在余晖中显得格外壮丽。庭院里的花草长得格外茂盛,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偶尔有晚归的鸟儿落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

沈若初看着远处田间的炊烟,轻声道:“你看,百姓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前几日听青禾说,苏州府的知府递上奏折,说今年的早稻长势极好,预计能有个好收成,百姓们都在筹划着秋收后,要给朝廷上缴粮食呢。”萧玉轩点头笑道:“这都是你我携手的结果。当初若不是你在榻上为朕出谋划策,查清余孽,稳住民心,恐怕现在还不知道是什么光景。”

他低头看着怀里的承安,小家伙已经睡着了,小嘴巴微微张着,呼吸均匀。萧玉轩轻轻拍着他的背,柔声道:“将来,朕要把这太平盛世交到承安手上,让他继续守护这天下百姓,让奉国的山河,永远这般安稳,这般充满生机。”

沈若初靠在他的肩上,望着漫天晚霞,心中一片安宁。她知道,这场由旱灾和余孽引发的风波,早已在帝后同心、民心齐聚中消散,而属于奉国、属于萧玉轩、属于她和承安的太平岁月,才刚刚开始。未来的日子里,他们会一同看着承安长大,看着百姓们安居乐业,看着这万里山河,永远沐浴在祥和的春光里。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